第一二三章 李老虎的条件(两章 合一)(1/2)
“我不是偷跑出来的,大哥知道,大姐也知道,我这脸?易容,好玩吧,给我十两银子,我也给你易个容。”
赵廷暄望着面前这张陌生的面孔,听着熟悉的声音,他忍不住笑了,笑容直达眼底,他忽然怔了怔,自从来到京城,他好像还是第一次笑得这样开怀。
“二哥,你怎么了?十两银子而已,你就舍不得了?”赵时晴伸出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
赵廷暄想起小妹让镖行给他送来的一千两银子,他的小妹,是兄妹中最穷的,除了一座并不富饶的白鹤山,就只有每个月那几十两月银,对了,小妹被母妃赶出府了,月银会不会已经没有了?
“你还有月银吗?”赵廷暄问道。
“有,姐姐给我留着呢,过年回家时,姐姐一并给我了。”赵时晴说道。
赵廷暄松了口气,忽然又高兴起来,小妹说的是“回家”,她仍然把梁王府当成自己的家。
“小妹,你和母妃毕竟是一家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母妃她”
赵时晴不想听他和稀泥,岔开话题:“二哥,你那个陪读,不太行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不太行”便戳到了赵廷暄的痛处。
他是个温和的人,可是那两个伴读,却连他这个一向温和的人也快要忍不住了。
“可他们是母妃特意为我精挑细选的人,再说,二舅舅已经不在了,若是把他们送回聂家”
赵廷暄脸露难色,那两名伴读虽然在国子监里收敛了一些,但是回到王府,却还是颐指气使,聂二舅还在孝期里,他们便和丫鬟们胡作非为,其中一个还有了身孕,赵廷暄只好出银子,把那丫鬟送去了城外。
可是这些事情,他又怎么好意思告诉小妹,小妹还是个孩子,又是未出嫁的姑娘,这种事情会污了她的耳朵。
好在赵时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一句:“只要你也想换掉他们便好。”
赵廷暄忙道:“我当然想换了,只是”
赵时晴又岔开了话题:“对了,二哥,你对朱玉知道多少?”
赵廷暄的脑袋有点跟不上了,不明白为何小妹的话题跳得这么快。
他讷讷说道:“朱玉啊,那可不是什么好人,小妹你在京城,看到他一定要绕开走。”
赵时晴看他的神情,便猜到问了也白问,一朝被蛇咬,二哥现在八成听到朱玉的名字都要退避三舍了。
兄妹俩又聊了一会儿,赵廷暄关心地问道:“你现在住在哪里,要不你就这样易容住回王府吧,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他们梁王府的人,即使不在孝期里,没有圣旨也是不能进京的。
赵时晴摇摇头:“二哥,我找到亲生父母,可是他们都已去世多年,好在我还找到了外公,这次就是外公和我一起来的。”
赵廷暄没想到自己才离开梁地大半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小妹找到亲生父母了。
不过找到也像是没有找到,毕竟她的亲生父母都已不在,小妹真是太可怜了。
“你们住在哪里,改天我去拜访老人家。”
赵时晴笑道:“不用,我外公他爱清静,你还是先顾好自己的事吧,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兄妹俩又说笑了一阵,最后赵时晴答应不会乱跑,会找机会再见面,两人这才分开。
赵时晴带着凌波,主仆二人一身轻松回家去了。
赵廷暄出来时才发现,聂大郎不知去了哪里。
汇宝斋的伙计告诉他,说看到聂大郎自己走了。
赵廷暄心中对聂大郎越发不满,想走就走,你也打个招呼啊。
回到梁王府,依然不见聂大郎,赵廷暄也不在意,鬼知道这人又跑到哪里鬼混了。
他想起赵时晴的话,便叫来王府里为数不多可以使唤的人,让他们出去打听打听朱玉的事。
赵时晴回到家里,便听说外公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派去万全县的人找到了李老虎,说来也巧,李老虎入赘的那户人家正在打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没费力气便找到了正主。
“打官司,什么官司?”赵时晴问道。
来人说道:“李老虎大名叫李秋,这名字据说也是后来改的,是他的岳父给取的,可是家里人却还是叫他老虎。
他是赘婿,岳家姓杨,却是个倒夜香的。
不要小看倒夜香的,这杨家做这行已经三代,不仅是万全县,就连相邻的另外两个县,这夜香一行也是杨家独揽。
李老虎的岳父膝下只有一女,招赘也是想生个男丁继承香火,可是李老虎入赘多年,膝下只有三女。
如今妻子死了,按照妻死出门的规矩,李老虎便要离开杨家,从此娶妻生子,与杨家再无关联。
可是李老虎不答应,他打官司状告妻子的堂兄,说他妻子是被堂嫂推搡难产而死,那杨家虽然身份低下,但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李老虎刚出公堂,就被杨家人打得鼻青脸肿。
小人刚好遇到,便将李老虎救了下来,现在他已经到了京城,只是小人不敢直接将他带回来,便将他安顿在城外客栈里。
对了,是李老虎自己要求不进城的,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回京城,哪怕是到了京城,也不会进城。”
赵时晴和甄五多交换了目光,祖孙俩一刻也不耽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在城外那家客栈住下。
用过晚膳,赵时晴便见到了李老虎。
因为老虎这个名字,赵时晴先入为主,以为李老虎定然是个雄纠纠的粗壮大汉。
可是见到李老虎本人时,赵时晴却大跌眼镜。
李老虎竟然是个白皙秀气的文弱书生,即使被打成猪头,也是一个秀气的猪头。
他的眼睛只在赵时晴脸上一扫,没有停留,便看向坐在一旁的甄五多。
这白白胖胖的小老头,更像是主事人,至于坐在正位上的小姑娘,那就是个被自家大人推出来装模做样的。
“老先生,你们大老远把我从万全县带回京城,可是为了当年那场大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