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土办法(2/2)
完成这次合成之后,所有人简直大喜过望,还有人觉得,所谓蓝幕抠像也不过如此,很容易掌握。
顾北和杨婕导演说过以后,转天就去了江苏体工大队,回来的时候,带着几位……跳水运动员。
千万别以为顾北是在杞人忧天,这年头,人们特容易热血上脑,一句“革命工作需要”,面前是刀山火海都敢发起冲锋。
怎么办呢
而体操里面有一个小项叫做蹦床。
眼见效果不错,顺便还还录了孙悟空的许多跳跃、腾空、翻跟头等动作,说不定以后这些镜头还能用得上。
可这话他愣是忍住了,没敢跟杨婕导演提。
骂痛快了。
可台里的回复是:杨婕同志,你好,关于你提出的问题,台里目前没有空闲的摄像机可以提供,希望同志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那不是威亚,是玩命。
剧组需要为此增加许多工作人员,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顾北跟围观的群众说了无数遍,可根本不管用,杨婕导演亲自出面,当时答应的挺好,可等到该说话,该喊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耽搁。
白费口舌,还惹一肚子闲气,何苦来哉。
如果是山洞里的戏,就到山洞去配,如果是河边的戏,就到河边去配,这样流水的哗哗声,鸟儿的鸣叫声,山洞的回声就都能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到了扬州之后,杨婕连打电话,再写报告,跟台里申请了十几次,希望能至少再增加一部摄像机。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是因为第一次用,没有掌握好窍门,于是一次又一次的试,可怎么试也还是不行。
摄像机的问题解决不了,特技问题更是个老大难。
这部台里特地从大老美进口的ado特技机,呈现出来的画面,居然不是立体的,试着让抠出来的小猴子转动,结果就跟让轧道机碾了一样,感觉像皮影戏。
所以,借人的同时,顾北连蹦床都一起给借来了。
顾北听说后,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大半夜的,跑到坟地去录音,录的还是神话故事,不害怕吗
除了为演员们配音外,他们还在夜深人静时,跑到树林、池塘,甚至坟头等各种不同的地方去录下环境的杂音,以备大背景使用。
而且,拍摄的环境非常嘈杂,在得知《西游记》剧组在扬州拍摄的消息之后,没几天的工夫,就来了一大帮围观群众。
“呆子!”
这不扯淡嘛!
杨婕气得骂了半个小时的街。
“猴哥,嫩说啥”
原先还拿着那台机器当宝贝呢,现在一看,完全指望不上这破烂玩意儿,就是个样子活,中看不中用。
老太太吼得嗓子都哑了。
这条路行不通,可顾北还有别的办法,一个……
呵呵!
最后还是剧组的录音师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白天拍摄的时候,干脆不收音,当成默片拍,等到剧组拍完,人群散尽的时候,再来现场录音。
随后在野外找了一个非常空旷的地方,两位运动员穿上孙悟空和妖道的衣服,在蹦床上撒开欢的各种闪转腾挪,腾空而起,兵器接触的动作,王翀秋老师就在
真要是和杨婕他们说了,顾北敢保证,接下来的拍摄,演员腰上栓一根钢丝绳就敢上天。
因为他对于威亚也只是有个很笼统的概念,上辈子又不是影视圈的,吊威亚具体需要什么装备来保证演员的安全,他也不知道啊!
当初在筹备组刚刚成立的时候,所有人最为头疼的就是特技部分,孙悟空的千变万化,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还有神通广大的各路神仙,妖魔……
这次轮到李成儒出场了,他提供的点子堪称绝妙,群众不是爱围观嘛!
可是谁也没想到,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事情也远不是想象当中那么简单。
试着做蓝幕抠像的那天,剧组倒是很顺利的完成了这个镜头,与抠像底合成也很顺利,张金莱做一个跳的动作,用ado机把他变小,顺着他跳动的节奏往上一提,就上了桌子。
要是这么拍的话,演员们最多觉得重复拍摄很枯燥,摄影师王翀秋真的要累死了。
骂完台里的采购部门,接着又骂大老美黑心肠。
再不行的话,干脆散布虚假消息,告诉人们今天要在南山头拍戏,结果等人们都跑去那边的时候,剧组已经在北山头把戏给拍完了。
“李哥,你说我要是告诉人家,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他们会不会打死你啊”
顾北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让李成儒那得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想到成百上千的群众围着他圈儿踢的画面,便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