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土办法(1/2)
猪八戒泡冷水澡治感冒这件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成了剧组最受欢迎的一个段子。
作为事件主人公的马德桦还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煞有介事的介绍着经验,应该用什么姿势入水,在水里浸泡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每次听他绘声绘色的说起这件事,总能引起“观众”们的哄笑。
顾北也是很佩服这个年代的电视工作者苦中作乐的精神。
说“苦”也当真是一点儿都不虚。
剧组的条件即便是放在当下,也算是非常差的了。
吃的住的差一点儿,大家克服一下也就挺过去了,真正“苦”的是拍摄条件,这根本不是咬牙就能挺过去的事。
更不是多了一个合格的现场统筹就能解决的问题,顾北就算是再怎么有本事,最多也就是在拍摄现场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将需要提前准备的准备好而已。
怎么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一大堆高科技设备,来协助拍摄啊!
硬件不足,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拍《西游记》这么一部大型神话剧,剧组居然只有一部老旧的摄像机,这件事本身就很神话。
拍任何一场戏,总不能只切单一方向的画面,可只有一部摄像机怎么办,只能将一场戏来回的拍,反复的拍,等到所有角度的画面,近景中景特写全都拍下来才能结束。
好不容易选来的演员,顾北可不希望因为他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再造成剧组减员。
土办法用上了,随后剧组的其他部门干脆连笨办法都拿了出来。
现在问题已经摆在眼前了,就算以前没做过,也只能大着胆子尝试。
比如录音的问题,以剧组的现有条件,根本不具备同期录音的可能性。
顾北当时得知台里的回复之后,也是真的醉了。
杨婕导演也已经放弃跟台里寻求支援了。
顾北听着都没好意思告诉杨婕导演,京影也有这么一台机器,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现在只能当个教具使用。
拍电视剧没有足够的摄像机,你来给我克服一个
难不成让一帮人现场作画,把要拍摄的内容都给画下来
好吧!
当然了,就算是具备,也没办法同期录音,因为演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南腔北调,经常彼此说着台词,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玩意儿。
为了取得现场效果,录音组就在剧组拍戏的地方配音。
顾北前世是个体育迷,每逢大赛必看,尤其是奥运会,熬夜也要关注,其中最喜欢的项目就是体操。
拍摄《除妖乌鸡国》第一次用到特技,就是孙悟空变的小猴子跳上桌子和王子对话的那个镜头。
年前开会,大家倒是提了好些土办法,可真的开机了才发现,很多根本用不上。
土办法。
后来给台里打了电话,问过之后才知道,这台机器只是硬件,想要正常工作,还需要软件配合,而一个软件就要五万美元。
顾北当然有办法,吊威亚呗。
一小部分镜头能凑合着用用,但是,有些部分就不行了。
杨婕导演也只能抖擞精神,重新上阵了,能凑合的只能先凑合着了,而那些不能凑合的,就要用土办法来解决了。
《除妖乌鸡国》这一集里,妖道和孙悟空有一段打戏,地上打完,还要在天上接着打,显然这就需要用特技了。
一开始,剧组把两个演员放在蓝幕前拍摄“抠像”的画面,但不论演员怎样表演,也没有腾空的感觉。
顺祝工作顺利!
当初,台里派去大老美订购这部机器的人不舍得这笔钱就没买,也就是说,缺少软件的机器本身就不具备使人立体的条件。
在这个尚不知特技为何物的年代,也仅仅听说过有个什么蓝幕抠像,可以在任何背景上把人抠上去
但谁也没见过,更没有亲自动手实验过。
这年头根本就没有蹦床这个项目,不过跳水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会用到。
没问题,剧组干脆错峰出行,跟围观群众打时间差。
每次剧组只要出现,立刻就会引发轰动,拍摄的时候,四周围都是人,树上还趴着好些,孙悟空一亮相,现场就跟嘉年华似的,一阵欢呼。
机器没多少钱,一个软件居然要五万,还美元,咋不去抢呢。
但是,这种做法没多长时间,就发现根本行不通。
虽然想法是好的,可是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录音组需要日夜加班,时间长了,身体根本没办法坚持。
顾北每天泡在片场,经常因为对戏的演员鸡同鸭讲,笑得直不起腰来。
说了也是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