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二章 买颗白菜搭头蒜

第二章 买颗白菜搭头蒜(2/2)

目录

精兵强将都让你挑了,加进去个新人,锻炼一下,帮着台里培养培养,也是理所应当。

老张倒是很高兴,原本这个办公室就他一个人,现在终于有伴儿了,聊得挺开心,完全体会不到年轻人急于为早日实现四化添砖加瓦的时代紧迫感。

按照他的想法,刚入职的新人,怎么着也该有个老员工带着熟悉一下台里的情况,再了解一下工作内容,虽说用不着手把手的教,可至少也该让他明白到底该干什么啊。

可分配的机会只有一次,定了就没法改,档案是随着推荐信一起过去的。

时候不长,来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将顾北带走。

“朱小峰、王翀秋、彭丽、孙永胜,还有……顾北,人都在吧,下午别忘了啊!”

看着老张那讳莫如深的笑,顾北渐渐明白了。

为此,李素芬大为不满,按她的想法,顾北应该进京影厂的。

再加上78级这一批学生,基本上都是有正式单位的,要么就是某家制片厂的职工子弟,入学前紧急入职,就等着毕业之后回原单位发光发热呢。

“小顾,你们学校出来实习的要么去了电影厂,要么回原单位,你怎么来央视了,这可算不上好地方。”

偏偏杨婕这小老太太是个脾气又拧又倔的主儿,领导派的人,她横竖看不上,就愿意自己选。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老张不光是个热心肠,还是个碎嘴。

顾北却傻了,呆立了半晌,最后还是看向了老张:“张哥,刚才是念我名了吧”

老张还在回味刚刚咽下去的那顿饕餮:“你要是叫顾北,就肯定是你了。”

这要是吃下去,都得犯恶心。

您这话也太谦虚了。

中年人看着顾北的材料,自言自语的说着,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别有深意的端详了半晌。

这个名字听着也熟悉。

“张哥!给您,我不爱吃肥肉。”

那上面也没有照片,不知道能看出什么来。

杨婕

“张哥,咱们部门领导是哪位啊”

“等会儿!”

这年头,人们的肚子里普遍缺油水,大肥肉片子绝对是餐盘里最靓的仔。

不光是他们俩,其他人也都一样,不时有老张的熟人过来打招呼,顺便认识一下新同事。

总体上来说,前途一片光明,就是……穷。

初来乍到,想要表现一下,可根本没机会,这间办公室里就三个人,其中一位请病假,据老张说打过完清明节就没见着,说是病了,其实就是在家等着退休呢。

整整一上午,屁事没有,报纸都快被他给翻烂了,茶杯兑了几次水,早就品不出味儿,从邻居小伙伴家顺来的烟也只剩了半包。

不服

“张姨,张姨,您手下留情,五百年前是一家。”

顾北前世在机关单位,私企国企都混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早从一个愣头青也混成了人精,现在这张青涩的脸,算是伪装。

电影才是艺术,电视……只是娱乐而已。

“待会儿我念到名字的,下午一点半,到三楼会议室。”

结果轮到他的时候,大妈直接帕金森,那手抖得,节奏感中带着喜感。

“我今天才刚入职。”

顾北有预感,要是这么咸鱼三年,也就别想什么宏图大志了。

每年上面的财政拨款,根本不足以支撑台里完成预定计划,每每到了没米下锅的时候,只能由台长带队,去广电计财司化缘。

整整一届,所有专业加在一起两百多人,最后被推荐到电视台实习的,就顾北一个。

文艺部,美工组,顾北。

再跟刚才见着的那个小老太太一结合,对方的身份,瞬间明了。

突然被点名,顾北心里有些忐忑,他前世经历的单位确实不少,可从来没进过电视台啊!

老张刚才也说了,杨婕导演用人习惯自己挑,可按照惯例,台里的人手都是专管领导派,点着谁就是谁。

这一套下来,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的。

顾北心里疯狂吐槽,脸上还得做出一副恭敬的模样,像极了前世单位安排给他带的小萌新,战战兢兢求指教。

“大家停一下,停一下,有个事宣布。”

看看,这就是顾北瞧不上这份工作的根本原因。

那就别去报道,三个月自动除名,然后欢迎加入社会闲散人员的行列。

“恢复高考那年的大学生吧”

“小顾,不用,不用。”

“往后咱们就是一个组的了,好好干,这里……挺锻炼人的。”

显然,顾北这个萌新不是杨婕点的将,而是台里安排的。

顾北第一次来央视食堂,看着很简陋,唯一可取的就是卫生条件很不错,至于提供的伙食,主要以吃饱为主。

顾北就是送出去的那头蒜。

虽然是个搭头,顾北却没有半分沮丧,反而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心中充满了期待。

耳边似乎已经传来了那魔性的前奏。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