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强攻北门(1/2)
第394章 强攻北门
二日,焦琏领第四镇万余人马渡江,扎营于捞刀河、浏阳河、袁家岭一带。亲兵第一协无后顾之忧,在炮兵协、水师第一协的支援下,开始进攻湘春门。
长沙北垣有捞刀河、浏阳河两条大河,因而交通不便,只开有一座城门,即湘春门。相比之下,西城临湘江,有四门:临湘门(大西门)、德润门(小西门)、潮宗门(草潮门)、通货门;东城有三门:浏阳门、新开门、小吴门;南城有一门:黄道门。
赤军从南面攻来,清军的防御重点在黄道门一带。为防御赤军水师,西城三门亦有重兵防卫。唯独北门一带,不受清军重视,却偏偏成为赤军率先进攻的方向。
这长沙城始筑于西汉初年。大明洪武年间,守御指挥邱广重新筑城,外为砖石,内为夯土,墙高两丈四尺,周长十四里,是湖南第一大城。
明时,湖南、湖北合为一省,称为湖广。随着明人对湖南的大力开发、对湘西土司的有力羁縻,湖南的地位日趋重要。
长沙为湖南最大城市,俨然已是湖南的中心。赤军夺下长沙,无疑将动摇清军在湖广的统治。
赤军在湘春门的进攻简单粗暴,直接在城北排列红夷大炮、十成炮,猛轰城墙。
北城守军为沈永忠的兵马,渊源自东江镇,虽不擅长野战,却也颇为顽强。城墙略有破损,守军立即抢上去修补。傍晚时,赤军轰塌一段城墙,组织敢死队进攻。
守军拼死抵抗,用上各式武器:火炮、鸟铳、弓箭、擂石、滚木……
敢死队勉强登上城头,但伤亡太大,敌军炮火太猛,只得从城墙缺口处退下。
为鼓舞士气,洪承畴重金悬赏死士,竟有一批死士从缺口处追出,反过来追击赤军敢死队。
丹初已把湘春门定为主攻方向,闻讯不免惋惜,亲至北门外营盘督战。
第十二协协统刘芳亮过来求见,开门见山地说道:“国主,四年前的秋天,正如今日这般,李补之(李赤心)奉堵文忠公(堵胤锡)之令,率忠贞营围攻长沙。
“是时,大汉奸徐勇枯守长沙。忠贞营围长沙日紧,补之督战日急,死士在城墙下凿出三个大洞。若非何腾蛟私心自用,忠贞营必能克复长沙。
“今日形势,沈永忠无徐勇之勇,赤军精锐远过忠贞营。若能急军攻湘春门,接二连三,连番多次,日久必能成功。”
“不然,”亲兵第一协协统杨方说道:“明远兄,不是某怯战,你未免把破城看得太简单了。当年忠贞营数万人马进攻长沙,城内只有徐勇一个署理总兵,人马不过三千,尚且不能克城。
“今者,洪承畴坐镇长沙,守城鞑子有三万之众,南门外还有八旗、绿营四万余众。以某观之,我军虽然猛攻北门,但人马不众,不能吸引屯齐回援。
“只要屯齐还在南城,守军便有信心,便敢放胆与我交战。一旦城南有变,守军动摇,我军破城必矣。”
刘芳亮资格甚老,不大瞧得起年纪轻轻的杨方,驳道:“不然,我军既然突进至城北,便要在城北努力破城,不必寄希望于城南战场。难道说,马镇台不打败屯齐,我们便不进攻北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