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393章 洞庭起事

第393章 洞庭起事(1/2)

目录

第393章 洞庭起事

赤军水师只用六十艘三版战船,就把清军打得落流水。水师第一协不仅全歼清军战船,还顺流下行四十里至靖港,把沿途打着清军旗号的各式船只付之一炬。

橘子洲上、湘江西岸的绿营兵、乡兵望风而逃。只用一天功夫,赤军就牢牢掌握了制江权,控制了湘江西岸。别的不说,湘江西岸直至洞庭湖南岸分布着大量稻田,只等秋稻一成熟,赤军便可就地筹粮,粮草问题迎刃而解。

消息传到行辕,岑丹初大为振奋,亦深受启发。晚清时,太平军崛起于粤西,杀得清军落流水。此后,曾国藩创办湘军,历经十年剿灭太平军,最为倚重者即为水师。

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水网,航运便利。若能维持一支强大的水师,便可以扫荡敌军战船,可以封锁临江城市,可以输转粮草辎重。

湖广居天下之中,赤军据有湖广,便可以居重驭轻,取湖广江西之财赋而征江南,取江南之财赋而伐中原。

当天,赤军占领橘子洲,在橘子洲上修筑营垒,隔江与清军对峙。橘子洲形状狭长,南北长四里,东西宽仅一百步。其中心位置,大约与长沙临湘门平齐,直线距离约有二里。

使用望远镜遥望长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城墙上的旗帜、炮台、守军。赤军从水路逼近长沙,令守军大为惶恐。

次日,赤军在橘子洲上搭设浮桥,先沟通湘江西岸与橘子洲。当赤军准备在橘子洲与湘江东岸之间架设浮桥时,清军火炮、火箭、弓箭齐发。赤军只得改用渡船载运将士渡江,同样受到赤军猛烈阻击,将士伤亡太大,难以登陆。

没办法,赤军虽已掌握制江权,但三版战船太少,又在战斗中损失不少,不足以掩护陆师登陆。

“凡事知易行难啊!”丹初得知消息,不由得叹道:“鞑子比想象中的顽强,咱们想从橘子洲强攻湘江,恐怕难了。”

原打算以水师突破敌军防线,再强渡湘江,直扑长沙城下。这样以来,清军将不得不从石马铺回防长沙。东路军再从正面强攻石马铺,将减轻不少压力。

“在橘子洲强渡湘江,可以直逼长沙城下,固然再好不过。若不能在橘子洲渡江,不妨在下游择地渡江,虽不如橘子洲方便,亦无碍大局。”谋士钱秉镫说道。

“嗯,”丹初沉吟道:“鞑子主力都在城南石马铺一带,我军绕到下游,在浏阳河口处登陆。只是,这样一来,陆师面对长沙坚城,背浏阳河列阵,又有湘江拦阻,其势甚险。”

打仗总归是要冒险的。丹初不怕冒险,但赤军人马本来就少,若改在浏阳河口登陆,力量将更加分散,与石马铺以南的虎贲镇难以呼应,对战事颇为不利。

钱秉镫见他犹豫不决,便说道:“郭都贤是湖湘名士,又做过江西巡抚,前日刚来军中谒见。国主何不问一下他的意见”

“善,请他过来。”

郭都贤已经见过岑丹初了,此番来见,照例先毕恭毕敬地作揖行礼。进入正题后,郭都贤问道:“国主可曾听说过‘洞庭起事’一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