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220章 搞基建

第220章 搞基建(2/2)

目录

不一会,心急火燎的王彧登门求见:“王景大开常平仓,开始卖粮了,而且那价格,简直……”

王彧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古代农业社会,世家豪族的主要收入,基本上都是靠在荒年售卖粮食来获得超额利润。

为了赚钱,他们这群封建地主往往无视底层百姓的死活,大搞囤积居奇,甚至在灾年时还利用饥荒,逼得升斗小民卖儿卖女来挣扎求存,实行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剥削。

如今王景开放常平仓,将粮价直接压到谷底的位置,他们这些人顿时就坐不住了,一个个急得上火。

许汜双眼微闭,一语不发。

王彧却急得上火,一阵口干舌燥,见许汜不说话,便催促道:“你倒是拿个主意啊,再这样下去,吾等可就要血本无归了。”

按照现在的粮价出售,他们能把棺材本都给亏进去。

许汜睁开眼,语气冰冷地说了一句:“等其他人到了再一起说吧。”

“唉……”

王彧没有再说话,耐着性子坐在原地等待。

不一会儿,王楷和徐翕等人也一一到场。

许汜这才开口:“眼下的情势,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了吧”

徐翕还是那个暴脾气,破口大骂道:“这时候平价卖粮,王景分明要断吾等生路!照我说,干脆找人一把火把白马津给烧了得了,到时候我倒要看看朝廷后续的粮食要怎么运来兖州!”

而一些人的想法更加激进,为了赚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叫嚣说道:“不止白马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索性连常平仓也一块烧了,一了百了,到时候朝廷无粮可卖,还不是只能任由吾等摆布”

想要和气生财的王楷却是摇了摇头,然后提议说道:“要不我们钱把常平仓的粮食买下得了,最好还是不要直接与王景冲突。”

烧常平仓,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以前敢那么干,那是因为刘岱是个废物点心,他根本掌控不了兖州的局面,政令难出濮阳城。

可王景不是刘岱,北军兵家犀利,煌羽烈刀是真的能杀人的!

“还有一事,诸位恐怕还不曾知晓……”

许汜等大家发表完意见,才说出自己打探来的消息:“王景打算修筑一条洛阳至兖州的官道。”

“嗯官道不是已经有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就曾大肆修路。

其中就有一条咸阳直达青州的驰道东方道,双枕木轨,能让马车日行百里,而洛阳和兖州两地,就正好被东方道贯通。

许汜叹气:“驰道乃祖龙专属,虽然快速,但还称不上可怕。而王景要修筑的大路,却截然不同。”

随后许汜把水泥公路的详细内情,告知了王彧等人。

很显然,王景要修筑的公路,宽度惊人,而且光滑平坦,还不受大雨天气影响。配合四轮马车,能够快速转移大军,战略意义率了驰道九条街不止。

王彧等人自然晓得其中厉害,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此路一旦修成,洛阳至兖州,将是一片坦途,快则数日,几万大军便可风驰电掣而至,届时岂还有吾等立身之地”

交通越是便捷的地方,越是无法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自古以来地方想要抗拒朝廷的掌控,必然依靠地利,最好是依靠高山大河,形成地理上的大隔绝。

否则道路通畅,天兵旦夕便至,谁那么头铁敢站出来和朝廷正面硬刚

徐翕一听王景要修路,便目露凶光:“绝不可让王景将此路修筑成功!”

这样一条六达大道,对兖州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世家豪族能够称雄一方,甚至隐隐形成割据的态势,靠的就是交通不够便利。

一旦朝廷的大军能够快速转移和投送,他们手里,哪还有和王景讨价还价的本钱

因此哪怕是为了自保,他们也要破坏王景的修路工程,使得其无法顺利进行,最好是把整个项目直接搅黄。

和修路比起来,常平仓卖粮的事情,反而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初平三年冬,平阴县令翟介被王景征召至昌邑城。

随后王景便对他委以重任,上表朝廷,拜翟介为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秩两千石。

此举传回洛阳,使得朝野哗然,只因为翟介升任此职,代表着墨家传人,正式进入权力中枢,代表着学派的复兴。

儒门士族,无不痛心疾首,却又对王景无可奈何。

昌邑城,州牧官邸。

翟介朝王景行大礼参拜:“主公,此等再造之恩,墨家上下铭感五内,必粉身碎骨以报之。”

“哈哈,言重了言重了,我要墨者的命做什么汝等若是真想报答我,就用心做事,成就一番功业。”

王景心情很好,虽说朝中文武大臣,很多都反对王景对翟介的任命,对墨学的看重,这其中甚至包括了王景在朝廷中枢的政治盟友兼老爹王允。

王允倒不是反对推行墨学,他只是担心此举会引起士族的激烈反对,从而让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局势,再起波澜。

但很显然,他没能说服王景。

而对王景来说,敌人越反对的事情,就越是要做。

他从来就没打算和世家豪族中的顽固派妥协,对这些冥顽不灵的守旧势力,任何退让都是没意义的,他们只会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

所以王景直接以强硬的姿态,强行任命翟介为将作大匠,然后让他利用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推动一些大型的基础建设工程。

王景对宫殿、庙宇和陵墓等项目没兴趣,但是对于修筑道路,开挖运河,还有兴建沟渠灌溉设施等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建筑,却非常感兴趣。

因此把翟介叫过来之后,立刻给他分派任务:“眼下兖州局势未稳,我打算修筑一条从洛阳至昌邑的水泥公路,来加快两地的物资和人员流通。这是具体要求,你先进行工程测绘,然后做好设计图纸,再进行施工。”

在王景的计划中,这条公路,必须能够同时通行六匹马,或者是三辆马车,沿途还要经过定陶、濮阳、陈留、白马、荥阳等重要城市,就像一条能够不断输送血液的大动脉,将洛阳和兖州这两个地方,彻底贯通起来。

只是听完这个构想,翟介就估算出了这个工程是何等的浩大,怕是以举国之力来修都需耗费钱粮无数,动用海量的人力。

若非王景拿出了水泥,单单是这样一条道路,就得动用十几万的民夫前前后后修上十年之久,期间但凡出现点天灾人祸,说不定就会演变成一次新的“大泽乡起义”。

不过如今有了水泥,翟介有信心在两年之内,完成整个工程,而且可以大量节省人力和物资的消耗。

正好王景现在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手,招降的百万青州黄巾军,其中裁汰下来的老弱,整天养着吃闲饭也不是个事儿,正好把这些人拉来修桥铺路,大搞基建。

而且王景还准备拨出一笔钱,用来招募兖州本地的工人,打破兖州世家豪族对佃户的人身依附和控制。

毕竟如果打工就能养活一家三口的话,谁乐意去当佃户给地主打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