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东汉版互联网(2/2)
王景点了点头:“不用。”“神乎其技啊!”
荀攸心情顿时激动不已,若是不需要依靠法术和圣言来驱动,那就意味着祈天灯这样物品并非法器或者名品器物,是可以被大量制造和普及的!
能飞的东西,用途必然广泛,尤其是在军事上。
几乎只是略加思考,荀攸心中就想到了十几种祈天灯的具体用途,惊觉北军手中又多一利器矣!
到了下午,申时三刻。
王景带着鲁方等墨家的能工巧匠,赶工制作了不少,仓库里还特意留了几个打算给学生做实验用,索性现在拿出来给荀攸演示了一番。
当荀攸亲眼看到被点亮的祈天灯浮上半空,越飞越高,最后仿佛或作满天星辰之一,他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拉着王景说道:“主公,此物有大用啊!”
祈天灯,相传是五代十国时所发明,最初就是用来做军事联络信号之用,类似于烽火狼烟,却省却了建造烽火台的麻烦,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黑夜中进行远距离传讯。
荀攸不由懊恼:“主公,如此重要之物,应当严格保密才是,作为关键时刻底牌,怎可轻易就泄露出去”
王景闻言大笑:“公达勿虑,如今已有大量墨者前来洛阳投奔于我,墨学书院人手日渐充足,我已命鲁方组织人手,准备开始各种物理实验和相关的技术研发,别说区区一盏祈天灯了,不久之后,我能让人直接上天!”
这一番话,落入荀攸耳中,不啻于一声平地惊雷。
居然能让人上天
祈天灯既非法器又不是名品,却能漂浮于天空之上,对此荀攸就已经深感不可思议了,若是能制造出这种带着人飞的器物,他甚至都不敢想象。
可若这一切能够实现,那军事上的意义可就太大了!
荀攸通晓军略,当然明白人能飞上半空,究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己方将拥有无与伦比的战场情报优势!
因此荀攸非常激动,连忙询问:“主公,此言当真”
王景自信一笑:“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
随着墨学书院的开办,随着奇巧阁招揽了大量的墨者,王景与墨者的合作不断加深,墨狮对王景非常信任,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而在墨狮的号召之下,原本藏匿各地的墨家门徒纷纷来到洛阳,其中墨家三大学派都在派人和王景接触,表达了投靠之意。
因此王景现在人手充足,随时准备好要攀一攀科技树了。
而所谓三墨,其实就是墨子死后,墨家三分。
其中相里氏之墨,也就是秦墨,派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匠师。除此之外,还有两大墨学流派,分别是相夫氏所代表的齐墨,以及邓陵氏的楚墨。
虽然三派各有侧重,思想上更是存在分歧,但如今墨学即将在王景的支持下完成复兴,他们立刻就受到了鼓舞,更看到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顿时争相来到洛阳投靠。
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墨家门徒,毫无疑问都是真正的精英,而且思想非常纯粹,意志坚韧如铁。
如今的王景,一人手握墨家三大流派,简直比当年的墨家矩子还要威风,一声令下,天下墨家弟子,无不为其所用。
而王景要他们做的,正是研发热气球。
没有内燃机,王景造不出飞机,但是热气球还是可以想想的,毕竟技术难度其实不高,主要难在想法和创意上。
当王景将心中的构想告诉荀攸,他也终于明白王景为何要帮助墨学复兴,随即感慨道:“昔日仙秦帝朝得以横扫六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暗中得相里勤之助,所造天志弩威力无匹,六国工匠皆莫能与之抗衡,最终成就仙秦帝朝箭阵无敌的威名。”
荀攸所说的,乃是秦墨的祖师爷相里勤,此派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务实。
昔日六国暮气沉沉,唯有大秦锐意改革,给予平民晋升的机会。此等理念,最是接近墨家的最终设想,以至于相里勤尽弃前嫌,带着自己的门徒暗中帮助仙秦帝朝,完成了统一战争。
但也因此,秦墨流派,在炎汉帝朝时一直受到严厉打击,许多传人不得不隐姓埋名,避世远盾。
若非墨狮作保,加上王景的信用可靠且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相里氏之传人也不会答应王景的招揽。
另一边,蔡琰回到家中时,已是月上枝头,夜色深沉。
晴朗夜空,群星辉映,亦如她此刻的心情一般灿烂。
“元旭……”
蔡琰倚在窗前,遥望夜空,念叨着王景的名字,嘴角不禁浮现起一丝笑容,今日她还真是看了一场好戏。
就在这时,家中雇佣的帮厨刘婶过来:“女郎回来了,要不要做些宵夜吃”
“不用了,父亲呢”
“主人还在司空府中饮酒,还未回来。”
回完这句,刘婶搓了搓手,准备赶紧去厨房里煮一碗醒酒汤,好等主人回来了能趁热喝。
结果,刘婶都还没来得及动身,他的小儿子吴四就回来了,嘴里还一个劲儿的大喊:“不好了!不好了!”
“四儿,你不是陪着主人去司空府了吗怎么一个人回来主人呢”
吴四和刘婶都是蔡邕请来照顾自己和女儿饮食起居的仆人,平日里待她们母子二人不薄,所以刘婶心中一直挺感恩的,现在一看这情况,立马心情就有些慌了。
“主人……主人被押入大牢了!”
吴四也才十三岁的年纪,是个半大的孩子,遇到这种大事,哪里还能扛得住,顿时哭成了泪人儿:“主人被抓走前,让我赶紧回家中报信。”
惊闻此等噩耗,蔡琰顿时容失色,急忙问吴四:“父亲不是去司空府赴宴的吗怎么会被抓可知是何人所为”
吴四边哭边解释,蔡琰这才明白,居然是蔡邕喝嗨了酒后失言,以至于得罪了司空王允,才遭此横祸。
“怎会如此”
蔡琰捂着心口,面色已然发白。
自己的父亲得罪谁不好,怎么偏偏是得罪了性格执拗为人刚直暴躁的王允王子师啊!
此时,洛阳大牢。
马日磾皱着眉头走进深处,腐烂的臭味让他很不适应,时不时爬过的老鼠和蟑螂,更是让他看了膈应。
但是没办法,在家里听闻自己的好友蔡邕被收监的消息之后,他便连夜赶了过来,想要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
马日磾好歹也是当朝太常,位列九卿,加上牢头也听过蔡邕的名声,对蔡邕的为人十分敬仰,所以非但没收马日磾的钱,还亲自在前面为他带路:“回禀太常,蔡中郎就在里面,我已经命人给他开了一个最好的单间了。”
马日磾微微颔首,随后见到了蔡邕。
牢头还真没有夸口,眼前的单间虽然粗陋,但至少比较干净。
不然以大牢内糟糕至极的卫生状况,马日磾非常怀疑,以蔡邕这样的体质,住进来都不用十天半个月,怕是就得直接“病故”了。
马日磾拿出一小串铜钱,递到牢头手上。
牢头陪着笑脸:“太常没药如此,你这钱小老儿我可不敢收啊,蔡大家名扬天下,享誉士林,我收押他已经是职责所在不得不为,岂敢为难他就算伱不给钱,我们也不敢怠慢蔡大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