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 第632章

第632章(1/2)

目录

王建业听着,不住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好,就这么办。

陈宇,调研团队你负责组织;李师傅,菜品研发就靠你了。

咱们动作要快,抢占先机。”

陈宇和李师傅应下后,迅速行动起来。

陈宇从各个部门挑选了一批沟通能力强、头脑灵活的员工,组成了几个调研小组,分别前往淄博周边的乡镇。

其中一组来到了杨庄。

这杨庄,村口立着一块班驳的石碑,上面刻着村子的名字。

村子里,水泥路笔直地通向各个方向,路旁是一排排红砖瓦房,偶尔能看到几座两层小楼。

不远处,工厂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与田间劳作的身影相映成趣。

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兵分几路,走进当地的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大爷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卖肉的大叔站在肉摊后,手里的砍刀上下翻飞。

小组成员们穿梭在人群中,与摊主、顾客攀谈起来。

“大爷,您平时下馆子不”一位年轻的调研人员笑着问一位正在买菜的大爷。

大爷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偶尔去,不过那得看价格。

咱挣的都是辛苦钱,太贵可舍不得。”

“那您喜欢吃啥口味的菜呢”

“口味重些的,吃着带劲。

像俺们自家养的土鸭,炖得烂烂的,多放点辣椒,那味道才叫绝。”

在工厂门口,工人们趁着午休时间出来透气。

调研人员走上前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大哥,你们平时工作这么累,吃饭都讲究啥呀”

一位中年工人抹了把脸上的汗,说道:“肯定得吃饱吃好,价格还得实惠。

不然辛苦一天,挣那点钱都不够吃饭的。”

“那对就餐环境有啥要求不”

“环境倒没啥特别讲究的,干净就行。

主要还是看饭菜咋样。”

小组成员们又走进居民家中,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详细记录下居民们对菜品口味、价格以及就餐环境的期望。

数日后,调研小组回到饭店。

陈宇带着整理好的资料,走进王建业的办公室汇报:“王总,杨庄那边的情况基本摸清了。

居民们对价格敏感,就像咱们之前预估的,喜欢口味浓郁、分量大的菜品。

而且,他们对本地的传统食材感情特别深,像土鸭、山芋这些,家家户户都常吃。”

王建业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行,那咱们就针对这些特点,设计专属的菜品和套餐。

李师傅,你这边重点研发一下利用当地食材制作的新菜,既要符合他们的口味,又得有咱们饭店的特色。”

李师傅领命,带着厨师团队一头扎进厨房。

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炉灶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

李师傅拿起一只杨庄的土鸭,仔细端详着,对身旁的厨师们说道:“咱们就把这土鸭和微山湖的湖鲜调料结合试试,看看能碰撞出啥火。”

厨师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土鸭切成大块,放入盆中。

李师傅亲自调配微山湖特有的酱料,将葱姜蒜、辣椒、香料等一一放入石臼中,用杵臼用力捣碎,不一会儿,酱料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将酱料倒入放着鸭肉的盆中,搅拌均匀,让每一块鸭肉都裹满酱料。

随后,把鸭肉放入砂锅中,添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的香气愈发浓郁,鸭肉的香味与湖鲜调料的独特味道相互交融。

另一边,有厨师正在研发以本地山芋为原料的甜品。

他们将山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蒸笼蒸熟。

蒸熟的山芋用勺子压成泥,加入适量的和面粉,揉成面团。

再把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球,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

出锅后,撒上一层细细的粉,“香甜山芋酥”便大功告成。

与此同时,在“鲁香阁”的办公室里,刘大山坐在雕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市场情报,眉头紧锁。

情报上详细记录着王氏全系饭店计划向乡镇拓展的消息。

刘大山看完,冷哼一声:“他们还想往乡镇发展,想得倒美。

咱们在淄博这么多年,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去,通知下去,咱们也在乡镇开设分店,主打传统鲁菜的亲民路线。

凭咱们的品牌影响力,还怕竞争不过他们”

很快,“鲁香阁”也紧锣密鼓地在几个乡镇筹备分店,张贴海报、招聘员工,试图在乡镇市场占据先机。

面对“鲁香阁”的再次竞争,王建业得知消息后,神色平静,他召集团队成员,在会议室里说道:“‘鲁香阁’动作倒挺快,不过咱们也不怕。

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制定个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最后决定,在杨庄举办一场盛大的美食节活动。

活动当天,杨庄的集市广场上彩旗飘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王氏全系饭店的厨师们在广场上支起几口大锅,炉灶里的火熊熊燃烧。

李师傅亲自站在一口锅前,开始制作“湖鲜风味土鸭煲”。

他将腌制好的鸭肉放入锅中,鸭肉入锅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周围的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张望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