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赤脚走来 > 第176章 戒酒之谈,小伙伴来借钱

第176章 戒酒之谈,小伙伴来借钱(2/2)

目录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在哪里住都一样”玉如义说。

“那是你,我的家人还有桥头村,我们这里生活习惯了,还有自己做这个生意虽然收入一般,也算是能养活自己,我们想过两口子的生活”孙莲说。

“李姨的意思是想接你们去那边生活,也是好事啊,再说那边公司的生意挺好的,你们有空的时候帮帮忙看着一些也可以的”玉如义说。

“好像也是哦”孙莲说。

“去那边开个店,也能生活的,租金又不高”玉如义说。用汤勺弄了一块鱼肉起来放在碗里,这可是肉多刺少的鱼,用来新鲜做着吃味道挺好的,如果是刺多的鱼还是烘干成干鱼比较好。

“还开服装店吗”罗新民问,他好像除了服装店别的不会了。

“是的,家里有公司在做服装,不管是尾货还是有商标的品牌衣服都有,去那边了,看你选择做什么,只要想做,找个店面,就行”玉如义说。

“也是,在这里是开店,到了那边还是开店,好像也没什么不同的”罗新民被玉如义说动了心似的附和着说。

他突然像是开悟了似的,对在哪里生活觉得似乎并不重要,如果人必须落叶归根的话,必须要守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的话,古人就不可能有迁移。也就是说古人也并不全把落地生根永远在一个地方当回事,同样是觉得哪里好讨生活就往哪里去,只要生活得好,到哪里都一样。不是有根挪死人挪活吗,大道至简。

“自己不愁进货渠道,就是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其余的就是看自己想不想干了”玉如义说。

比起玉如义自己这一路创业来说,罗新民现在是吃现成的,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想,随时可以租个店面开家店过日子。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新民好像有点不想去的意思”孙莲说完看了一眼罗新民。

“我也想去的好吧,只是没有心理准备而已”罗新民说。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大的想法,过一天算一天,挣点钱不乱花,也不乱搞,要么买点吃的,要么就是在家里上网看看,他的生活还算是相当有规律的。这个性格成了他给人不思进取的印象,这样的人其实挺好的,开创不足,守家还是可以的,没有太大的想法,没有过多的耗损。

“这乡下菜品不够多,只是一些常见的,到了蛮城那边各种海鲜想吃随时可以,不管是去买回来自己做还是去外面吃都十分的方便”玉如义说。

“知道,我只是平平淡淡的过就可以了”罗新民说。

“我也不太想过于刺激的生活,我们一起开个店就得了”孙莲说。她也不想过于挑战新的环境。

“说不通,不过呢,李姨叫你们过去肯定是想一起多说说话,她一个人在那边肯定是有些孤独的”玉如义说。

玉如义也只是说说,毕竟去不去省城生活,取决于罗新民两口子自己,没有钱的时候要想办法挣钱,而罗新民家里现在是不缺钱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比起去大浪淘沙般的在市场里做弄潮儿舒服多了。人嘛,没有几个人愿意放的一博的,就像玉如义,如果不是因为从小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自己没有很强的欲望,现在的他也不会那样不停的找生意去做,其实吧,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想过要放弃,回家陪着那丽莲,然后开车到处游玩多爽啊。但,玉如义做不到!

饭后,玉如义回家去了,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的女孩和她妈妈来家里坐客,说是来看看,一起说说话,实际好像是向田敏借钱的。这个辈分很低的女孩叫玉玲,是长沟村那边的,离玉如义长沟村的房子有五百多米远,在小溪对面的大弯子里。

她和玉如义差不多大,待字闺中。去年高中毕业的,这年头考大学很难的,她没有考上大学,毕业后待在家里,原准备去外面打工的,去年下半年她的爸爸因为意外瘫痪了,现在家里很困难。能借的亲戚借了个遍,现在也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们了。

玉玲看见玉如义就上前拉着玉如义的手说往外走,说有话跟他说。那丽莲回房间了,不知道,孙良燕也回对面家里了,自然就只有田敏看见,她也没有想什么,只是跟着玉玲的妈妈说话拉家常,问问家里的情况。

来到外面,看旁边没有人,玉玲轻声说“我们家很困难,爸爸要钱治病,我也没有办法,自己又挣不来钱,这次来求你们借钱是想带爸爸去省城看病的”玉玲拉着玉如义的手轻轻摇晃等着玉如义表态。

“我不知道情况,你爸现在什么情况,能行动吗”玉如义问。

“还不能,也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去年出事的时候身上也没有被砸到了,问人家老板要钱也要不了多少,人家赔给我们万把块钱根本不够用,现在医生不知道是哪家博导培养出的主任级医生,只要是你瘫了,他们只管搞各种检查然后要钱,不管你的家里是什么情况,至于病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瘫痪,他们随口就来,听起来非常专业似的,我一个高中生一句也听不懂,看他们一脸严肃好有道理似的样子也不得不信,我以为爸的病马上就能治好了,结果他们不管说得多有道理最后的结果就是治不好,一点作用也没有,现在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玉玲有些气愤的说道。

“去你家看看他吧”玉如义说。

“好吧,我叫上我妈一起回去”玉玲要往屋里走,被玉如义拉住了。

“我们去看看吧,然后我再带你来接她”玉如义说。

然后玉玲上车,玉如义载着玉玲在市场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去了,玉玲家。

“爸,如义来看你来了”玉玲很开心的跑进屋跟她爸玉柴贵说。

“叫小爷爷,没大没小的”本来开心的事,玉玲被玉柴贵骂了一句不说话了。按辈分是这样子叫的,不过都好多代了,家族老一辈的还是比较守辈分规矩的,玉玲也是守这个规矩的,可是在玉如义面前就不守这个规矩了,以前她曾想过做玉如义的老婆,自然心里就把玉如久给拉到同一辈了。

“没事的,老哥,你这腿能动一下吗”玉如义提着大包小包的进到屋里,把东西放在桌上问。

“不行,根本感觉不到什么,这脖子也疼得厉害”玉柴贵说。

“这样啊,你们到哪些医院看过?”玉如义问。他想知道玉玲他们是在哪些医院看过病,这样可以作出比较好的选择,不然重复去同一家医院未必能看出什么来了,主要是现在医生技术水平有限,加上很多现代医学的医生是理论培养的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而老中医对这种病在没有现代技术条件辅助的情况下一般比较难看,估计是某个位置出了问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来判断是什么情况,再作打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