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我本边军一小卒 > 第五百二十四章 读圣贤书,行圣贤道

第五百二十四章 读圣贤书,行圣贤道(2/2)

目录

“还是楚君懂我!”

说着,眼中浮现忧虑,感叹道。

“蛮族豺狼也!畏威而不怀德!”

“宣以兵锋之威,让之时时敬畏才是王霸之道,焉可信重?”

“而君上如今对乌丸蛮族……过于仁善了,实话说,张某实不敢苟同!”

他这话还是收着说的。

没敢直接说‘君上怕不是被那乌丸王族妖女蛊惑,这才定下此策’。

不过话里的意思,他却是表露清楚了。

按照他的想法,对于蛮族就应该不听话就打,打到听话为止。

怎么能将如此多的资源、精力投入到草原之上?

要是来日这些蛮族因此彻底开化,变得更加强大,届时岂不是一场泼天大祸?

不得不说,张君的担心与忧虑确实很有道理。

可王姓文吏却听不得这些。

在他看来,君上圣明无过,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只需听命行事,将手中的事情做好,克忠职守就好。

像张君这般提出质疑,他无法接受。

故而随即便是脸色一变,怒而拍案。

“闭嘴!君上之策,岂有我等臣子质疑的资格?”

“莫非你有二心?”

面对好友的这番指责,张君也是恼了,当即反驳道。

“为人臣者,弥君之过,乃是本分!”

“如何能称得上二心?你休要胡搅蛮缠!”

而眼看两位好友因为一句话突然翻脸,楚君也是哭笑不得。

于是赶忙上前打起了圆场。

一面安抚住王君,让他稍安勿躁。

一面对张姓文吏道。

“张君多虑了。”

“君上虽说过自己本为凡人之身,不可能凡事皆无过错,但此事……楚某觉得君上之策,方为定万世之策!”

这话的前一句否认了王君‘君上圣明无过’的主旨,而后一句则更是直接推翻了张君所有的担心与忧虑。

顿时让二人齐齐露出不满之色。

楚君这次没有安抚,只是径自道。

“君上说过,历来边患皆由内外之别而起,若无内外之别,混元一宇,便无边患一说。”

张君闻言,当即反驳。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区区蛮族,焉配与我雍人混为一谈!”

前一句还算在理,后一句则带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了。

当然,也不纯粹是个人情绪。

而是他这一脉传承的共性。

其性之烈,甚至远超武人。

楚君闻言没有直接反驳,只是淡淡提醒道。

“张君莫不是忘了楚某乃是楚人?”

楚,昔隔绝于中原诸侯,蛮夷也。

一语既出,张君顿时语塞。

真要论起来,除中原数州之地,余下吴、越、楚……甚至包括当今大雍起家的雍凉之地也算是昔日蛮夷。

可现在谁还会追本溯源,岂不是脑子有病?

更何况或因战乱、或因天灾、或因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历代大规模迁徙,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哪里还区分得清楚?

见张君愕然沉默,略显窘态,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楚君失笑一声,随后才道。

“没错,君上眼下正是要主动促成这一进程!”

“快则数代,慢则十数代,那茫茫草原便亦会如昔日吴楚等地一般,彻底化归我大雍所有!”

“草原之民,亦为我大雍之民!”

“地无分内外,人无分你我!如你我皆同!”

楚君这话说时,一改往日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模样,竟现出几分与王君类同的狂热。

“张君!王君说得不错!”

“君上文韬武略,皆天纵奇才!雄才大略,更是远胜历代明主!”

“屈身君上这等雄主为臣,此我等文士毕生之幸!”

一番慷慨陈词,顿时让一旁早已按捺不住的王君热血沸腾。

“说的好!”

“此生得幸蒙此明主!我等当共勉之!”

而这时,明显已经被说动了的张君,却依旧有些迟疑。

“可……可若是出了差错——”

若是出了差错,那可就是一场浩劫!

对此,楚君一挥衣袖,断然道。

“没有差错!就算有错,也非君上定策之过,乃是我等文吏之过!”

说着,忽然起身面向北方,半是呢喃半是坚定道。

“楚某已经决定了,待北迁一事顺畅成型,楚某会向君上请命,北上草原教化蛮民!”

“教他们学我雍人之语,识我雍人之字!”

“教他们蓄发易服,敬祖尊老!”

“穷此数代之功,必有所成!”

不得不承认,这一刻的楚君浑身散发的光芒,就连早已引为挚友的张、王二人也有些被其光芒所摄。

两人在沉默了一阵后,终是忍不住劝道。

“楚君何必如此决绝?”

“草原苦寒远胜幽州,蛮族又是野性未驯,万一出了事……”

说着,王君更是坦言直白道。

“是啊,咱们好不容易在这里扎下根基,未来可期。”

“这般轻易舍弃,岂不可惜?”

与后来北上人的相比,他们这些昔日不惜从神都北上的人来得早,也吃了不少苦。

故而占些便宜,也是理所应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而如今楚君竟是要毅然舍弃这一切,这如何不令人惋惜?

只是面对两位好友的劝阻,楚君却是洒脱一笑。

“若为富贵故,楚某又何必不远万里选择北上?”

二人闻言,一阵愕然。

这才反应过来,楚君家中豪富一方,只是商贾之道,地位不显。

选择汲汲于官场,谋得神都一小吏,所求者也不过是地位上的提升罢了。

后来舍弃神都一切,毅然北上,据说家里很是闹腾了一番。

见二人一脸古怪地看着自己,楚君哈哈一笑。

“我等读圣贤书,自当行圣贤道!”

“今日楚某得窥圣贤之道,欲要为之践行,尔等当恭祝楚某才是!”

说着,广袖一舞。

“更何况楚某可是听说了,那草原广袤风物也有别样风采,楚某早年闻之,便心生向往,如今也算是求仁得仁,两相兼顾,得偿所愿了。”

见楚君心意已定,二人终究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反倒是为其情绪所感染,一咬牙猛地起身道。

“如此能够践行圣贤之道的大好机会,怎可让楚君一人独享?”

“我等同往便是!”

听闻这话的楚君一阵怔愣,随即失笑着反过来劝慰道。

“你们就算了。”

见两人面露不满,“楚君瞧不起我俩?”

楚君赶忙摆手。

“非也,非也,只是你们二人都有家室,不似楚某孑然一身。”

说着,见没能说动二人,无奈之下只能搬出韩绍。

“君上不是说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楚某去草原,只是因为楚某的道在草原罢了。”

“而于二位贤兄而言,能够在君上身边替君上排忧解难,岂不同样是践行那圣贤之道?”

这话一出,王、张二人尚未开口,却忽听一声击掌。

三人慌忙行礼。

“君上!”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