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生意红火(1/2)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
面粉加工成半成品,比如,压成面条、饺子皮等看似小本经营,其实利润也很可观,一斤面粉的毛利能达到一至两倍。尤其进入夏季,北方气候炎热起来,吃过水面条的多了起来,面条卖得非常好。到了周末,饺子皮、烧麦皮、混沌皮卖得更好一些。李倩的操作技术也熟练了,生意逐渐的好了起来,做生意挣钱了,就有了动力,积极性就高了。赶上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五六百元,利润就是两三百。
每天李倩早早起床,把头一天晚上泡在水中的胡萝卜、和菠菜捞出来,洗干净,装进保鲜袋,扎上口,放到食品整理箱中,连同其他物品捆绑在两轮小拖车上,拖下楼,再搬到车上,开车来到市场。她是来市场最早的摊主之一。她加工的鲜面条不放任何添加剂,蔬菜面条也是纯绿色食品。之所以每天把蔬菜泡在水中第二天再洗干净,她对石大庆说,蔬菜面条卖得贵,买蔬菜面条大多是给孩子吃,小孩抵抗力弱,怕蔬菜中残留农药,泡上一夜能减少农药残留。石大庆对她的负责态度大加赞赏。李倩说,做食品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咱不能投机取巧坑人。
每天晚上石大庆都做好饭,在六点半左右他就站在北窗前向外张望,看着李倩的车子开过后,开始准备碗筷,李倩进屋就吃饭,常常是每人一瓶啤酒,边吃边聊,李倩就把在市场一天的见闻说给他听。吃过饭,李倩把钱袋子里的各种面值的纸币、硬币,一股脑地倒在沙发垫子上,石大庆帮她数着一天的成果。不出两个月,硬币就积累了十来斤,纸币也有一万多元。算下来一个月也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明天就是二伏了,是北方进入了炎热的季节,这一天是当地家家吃面条的习惯。李倩下午就让粮油销售点送来了五袋内蒙古河套面粉,这个牌子的面粉价格高,但是它筋性强,口感好,不易混汤,李倩一直都是使用这个牌子,她做生意从来不投机取巧,宁可自己吃亏,也不骗人。
收拾完摊子都快到七点了,石大庆已经做好饭等着她回来。他照例站在北屋窗边向外张望,盯着过往不息的车流,就是想看着李倩开着车子从他的眼前驶过,他心里才舒服。今天都快到七点了,李倩还没有回来,他有些着急。他已经发过微信,可她没有回,石大庆又不好意思总打电话,怕让别人以为他把老婆看得太紧,被人笑话。他想打开手机看看GPS,可是GPS昨晚被他摘下来充电还没有放回车里呢。正准备和她视频,就见李倩的车子从十字路口左转弯过来了,心里一下子舒畅了。
不一会儿,李倩拖着小拖车走出电梯,掏出钥匙正准备开门,早已等候在门口的石大庆,推开房门伸出手接过小拖车,拉进屋子里,说:
“今天怎么这么晚?”李倩一脸笑容地说:
“等着那个小四川送面粉呢,明天不是二伏吗,得多备几袋。”石大庆看着李倩疲惫的面容,沾满面粉的衣服,心疼地把她轻轻地搂了过来,拍了拍她的后背,亲吻一下脸颊,说:
“老婆你辛苦了。饿了吧,洗洗脸,吃饭吧。”李倩满不在乎地说:
“不辛苦能挣到钱吗?能挣到钱辛苦点也高兴,你每天上班回来还得给我做饭,我回家就吃现成的,也知足了。”石大庆很是愧疚,心想,自己现在上不上班都一个样,快要退休的人了,也没人攀比,只是自己抹不开面子到市场帮她,让她自己辛苦,内心有些不忍。
吃过饭,李倩坐在沙发上把装钱的袋子拿过来,“哗啦”一声,里边的零钱都流淌在沙发垫上。好家伙!一大堆,比平时多出一两倍。石大庆开玩笑地说:
“发财了!”李倩看了一眼石大庆,咧嘴笑着说:
“发财了,今天差不多卖了一千多元呢,一天我就压了四袋面,到晚上全卖光了,我还后悔压少了呢。”石大庆坐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数起钱来,边数边说:
“你这一堆钱也没有多少啊?”李倩神秘地一个动作,唱着说:“噔噔噔——你看!”说着不知从何处拿出了一叠钞票来,放在石大庆眼前。石大庆故作惊讶地说:
“哇,这么多呀!老婆你发财了!”李倩不无骄傲地说:
“那是,这两个半多月纯挣一万多了,老婆我能干吧?”石大庆讨好的样子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