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加工湿面条(1/2)
回到铁山市,石大庆在市场上给李倩租了一个摊床。那是一个封闭市场,沿街边一字形排列,长度达五百米,市场内部中间是一条狭窄的过道,过道两侧一字型排列着摊床,有各种蔬菜、水果、肉类杂货、面点加工等等。李倩租了一个六平米的摊床,一年费用两万元。市场距石大庆家不到一公里。石大庆购置了面条机、和面机、冰箱等。拉灯布线,安装上了玻璃橱窗,交了一年的摊位租金就开张了。这一次石大庆又投入了几万元。
石大庆是个细心的人,他把狭小的面条作坊置办的齐全周到。李倩刚开始面条做的虽然不是很规范,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很快各种粗细、宽窄不同的品种就一应俱全了。
面条摊位对面有一对男女在做猪肉和酸菜、肉肠、熟食之类的生意,年龄与李倩相仿。
“妹子,你们来这里做生意多久了?”李倩先打了招呼,那个女人也很热情地说:
“也没有多久,还没到半年呢,现在生意不好做,家数多,像我这样实心眼做买卖的干不过人家。”说完用眼睛瞟了一下邻近一家与她做同样生意的摊主。同行是冤家,贬低和打压同行是生意人常见的勾当。李倩并没有在意她的话外之音,而是不假思索地说:
“一看你们两口子以前就是做生意的人,干活麻利。”女人说:
“哪是两口子。这是我哥,我亲哥,比我大两岁。帮我打理生意,他也不白给我干,一个月给他开三千元。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了,农闲时也没事,不如帮我个忙,他也有些收入。”李倩不好意思地说:
“对不起了大妹子,我不知道。”女人说:
“不知者不怪。我家那口子比我大一轮,我四十二,他五十四。”笑了笑又说:
“你只管叫我妹子,你不一定有我大呢。”李倩说:
“我还真的比你大,我是七四年的,比你大两岁,你以后就叫我李姐吧。”站在一旁忙乎生意的男人也不抬头,只是忙着招呼客人。正在聊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女人的身边,在女人脸上捏了一把,玩笑的说: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看把咱大哥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女人对李倩说:
“李姐,这才是我老公。怎么样,长得帅吧。”李倩看了一眼那个男人,急忙说:
“帅!帅呆了。”说完笑了起来。突然她好像想起来什么,这个人好面熟啊,想了一会儿,想起来了。他不就是老家邻村的那个由涛吗。她读初三时,李倩经常在学校碰见过他。听说她们班里一个年龄大的女生和一个社会青年搞对象,还怀上了孩子,没有结婚就生下孩子。后来那个男的又不要她们娘俩了,这件事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听说那个男的有个舅舅在矿上是戴大檐帽的领导,把他弄到矿上当了工人了就不要那个女孩了。那个男人就是由涛,是李倩爷爷家的邻村。李倩虽然对由涛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也不关她的事,况且都是以前的事情了,说不定人家早就改好了呢。
渐渐地李倩和田凤珠一家人熟了起来,闲聊中由涛得知李倩的农村老家和自己老家是邻村,并且李倩的老叔和他还是同学,就和她套近乎。李倩母亲当年喝药身亡的事情由涛是知道的,他以长者的姿态关心着这个苦命的同乡,主动帮着李倩做这做那,套近乎,搞得李倩很不好意思,对由涛的印象也有了好转。
原来由涛出狱后,没了工作,把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兑下了已经生意清淡的晨曦酒店,改名为阳春酒楼。随着政府“反腐”、“纠风”的全面深入,企业内部管理不断严格,公款、打白条吃饭风气大幅度减少,矿区的高档餐饮业生意越来越萎缩,加之私家车的普及,交通的便利发达,上点档次的餐饮消费都转移到城里了,整天泡在酒桌上的企业官员,公开吃喝风气大幅下降,这也给高档餐饮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就连珍品养殖业海参、鲍鱼等养殖户的海鲜品也销量大减。由涛的饭店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能关门歇业了。
由涛和陈中华盗卖招待所库高档白酒锒铛入狱,入狱后老婆田凤珠并没有离开他,她带着四岁的儿子和由涛前妻留下的十二岁的儿子生活,一直等到出狱。由涛与田凤珠已经是三婚了。田凤珠虽然在农村长大,可根本看不出农村人的痕迹,干净利落,把由涛打扮的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她人长得也漂亮,中等个子,身材均匀,显得精明能干。
田凤珠一兄一个弟,弟弟在老家伺候父母。老家是个偏远的农村,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他的哥哥田凤起瘦高个,长相一般,娶个老婆豪横刁蛮,且频频出轨,绿帽子给他戴了一层又一层,他也毫无办法,离婚吧他将失去家里的一切,不离婚吧干生闷气。田凤珠烦死她这个嫂子了,为了鼓动他哥哥和嫂子离婚,就把他叫过来帮她照顾生意,她给开工资。田凤起也是眼不见心不烦,就来到了妹妹这里看着由涛的脸色苟且活着。
李倩的生意刚刚起步,买来的二手设备需要配套,修修改改。机械设备是石大庆老本行,经过他的一顿收拾,压面机很快正常运转了。可是李倩操作还不熟练,做出的面条品相不好。为了能有面条卖,早上要到铁山市大的批发市场进货,进一些加工好的湿面条、饺子皮、混沌皮、烧麦皮回到市场赚个差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