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首流逝的岁月 > 第136章 小吃部

第136章 小吃部(1/2)

目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石大庆在中学哲学课上理解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语言。一年多的多次生病住院、化疗,虽然大部分费用都由医保解决,但是其他费用也是很大的。日常生活中花钱方面石大庆收敛许多,李倩表面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她觉察到了未来生活的压力。

她想起了她第一次将石大庆患病的事情告诉他父亲时,李德仁说:

“你这孩子就是不听我的话。你看看他,当初是给你花两个钱儿,现在他除了一身病,还有什么?能养起你和曾芳芳吗?你还年轻,什么时候是个头?”后妈韩馨也说。

“咱家倩倩就是傻呀,让那个石大庆给骗了,你俩要是没有登记还行,现在要分开那就是第三次离婚了。我和你爸也是三婚,你爸加上那个姓张的已经是四婚了,可是人家没有登记,只能算同居,法律上还是结过三次婚。”

李倩从小就生活在那些长辈婚姻复杂的环境中,对再婚家庭早已司空见惯了。她爷爷是再婚,她父亲就不用说了,说是三婚也行,说是四婚也行,她现在的后妈是三婚,她第一任丈夫的父亲是再婚,她第二任老公和她是三婚,她和石大庆都是三婚。

虽然如此,她毕竟还年轻也不想让别人说三道四,出轨归出轨,那是冲动、是娱乐、是需求、是不为人知的隐秘行为。现在女儿都已经长大了,自己也不能太过分了。

她有一个初中时的女同学,在事业单位工作,开朗大方,看样子也是丈夫管不了的主,有她一个男孩儿已经上了大学。自从被张健撺弄到一起吃饭之后,几个男女同学时常就在一起聚一聚,开始还有几个电灯泡,后来那几个电灯泡发现情况不对,就闪人了,只剩下她俩和他俩。啥叫“臭味相投”“物以类聚”?就是这样的。

三月的一天,他俩又被张健喊去吃饭,李倩给石大庆打了电话,告诉他晚上不回家吃饭了。

李倩她们吃饭的地方是一个破烂的待拆迁的小区,那里虽然破破烂烂,仍然住着一些居民,有三两家低档餐馆,经营着铁锅炖鱼之类的低成本菜品。此时的张健已经不承包土地和鱼塘了,在开发区干临时工维持生计。他老婆在食品厂打工,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大学,前几年承包土地和鱼塘,也没有挣到什么钱,闹了一个有钱的名声而已。另外那个男同学也是一个靠卖力气挣钱的打工者。两个人都没有什么余钱,还都想寻点儿花问点儿柳找点刺激。正如很久以前流行的那句话“找小姐费,找情人累,老同学最实惠”。经济能力有限,只能选择这种即便宜还是便宜的地方了。

狭小肮脏的一间屋子里,靠墙摆着两张折叠桌子,靠在门边的那张桌子上,一口不大的铁锅里还残留着鱼骨、姜片、香料等碎渣,锅下的酒精炉里固体酒精早已烧尽,靠墙处摆着十几个空的啤酒瓶。李倩和张建并肩坐着,好似拍结婚照那样亲近,那两个同学坐在他的对面同样拥坐在一起。

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多了,李倩还没有回来,石大庆发微信,等了许久李倩回道:

“喝酒呢,一会儿回去。”并且发过来一张那个女同学的照片,以示还有一个女同学也在,不是她单独和谁在一起。此时的四个人早已脸红耳热,互相打情骂俏的相互纠缠起来。张健见李倩不时地拿起手机瞥上两眼,就知道是石大庆在催促她回去。一边动手动脚地挑拨着李倩一边说:

“你老公恁大岁数了,又一身的病,还把你看得这么严,还和他过得啥意思,分开算了。”李倩说:

“说得轻巧,分开了你供孩子念书呀?说话不腰疼,你能供我孩子念书,我就跟他离婚,做你的专职情人。”张健也不接她的话,只是不停手地在李倩身上游走。李倩手机响起了视频通话的声音,突然响起清脆的声音把李倩吓了一跳,她本能的伸手想去关闭,被张健阻止,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