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射雕之我杨康有九阳 > 第274章 安定

第274章 安定(2/2)

目录

尤其是金国,几年前红袄军尚未发动起义之时,他还有着十八个路,但随着红袄军起义、蒙古自草原上崛起,攻占中都后,割断了祖宗之地与中原腹地的联系。

金人又屡战屡败,丢失了不少地盘,只留下六七个路,如今只能据险而守,若是这新崛起的明教再对他们进行一次攻势,金国恐怕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因此,金人现在对明教的态度很复杂,既想打压,又有所忌惮。

而南宋的使者则一副趾高气昂、颐指气使的模样,对杨康等人的态度十分恶劣,似乎南宋就是天朝上国一般,等着明教跪着请求并入南宋,杨康自然不会对他们多加理睬。

至于蒙古,则是派人来警告他们一番。

此时的蒙古正如日中天,金人都被他们打得多次惨败,只能龟缩险地,汉人在他们眼中自然更加不值一提了。

特别是,明教拿下的地盘乃是他们原本的代理人李全的地盘,这无疑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不过蒙古此时正在向西发起了第一次西征,攻打西域第一强国剌子模,一时之间也无法腾出手来。

而杨康在将山东两路拿下来后,便也停止了对外进军的进程,原因也很简单,他的粮草不足,可信的士兵也并不多,各种装备也不足,整个山东都陷入了一种疲弊的状态。

好在这一切也尽在杨康的预料之内,此时正好安定下来,好好将山东两路治理一番。

首先是将山东的首府设置在密州,因为这里沿海,利于杨康日后来回。

其次是军事方面,这一个月的大战中,被俘虏的叛军约有十余万人,杨康精挑细选,将其中行迹恶劣的斩杀,身体健壮、有些武艺的人留下,其余的人统统遣散为民。

最终杨康挑出了一万五千多名士兵,与杨康原本的兵马合起来,约有七万兵马。

这七万兵马虽然不是很多,但杨康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认为七万兵马已经足以抵御外敌,毕竟兵马太多,也不利于生产恢复。

之后是民生方面,杨康并没有将一些先进的工业工坊急着从嘉兴引进,而是着力于恢复民生,为百姓提高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除了农民们开垦土地,恢复生产外,各地的铁矿、铜矿以及盐田等诸多传统产业也在逐渐发展,而且这些传统产业,杨康也有着一些新奇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令得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民心所向。

杨康的这些做法,无疑获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因此,这些百姓都愿意支持他。

不过杨康在民用工业方面虽然不着急加快脚步,但在军用工业如火枪、火炮以及计划已久的水军方面,他就是卯足了劲儿。

嘉兴总部各种民用工业在庞大的南宋市场赚取来的银两,就是要在这些地方用起来。

一时之间,齐鲁大地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这个章节名咋老是出错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