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第263章 (大章)天汉元年

第263章 (大章)天汉元年(2/2)

目录

……

台阶上众人人都傻了。

“国正民部”这个民部说是民部,却不是民部,而是以前的大农令,加隋唐的民部,加上现代国家的国务形成的一个部门。

这权利,大到逆天。

卜式笑了笑:“一直以来,不断地有聪明人,以为自己想出了能一击绝杀的办法,去找武侯大人的麻烦。但每一次,武侯大人都会在翻手一步直接杀死对手。而且用的办法永远不是顺着别人的思路破题,而是直接掀桌子。”

赵过补充:“最关键是,每次武侯大人都会在这样的事情中,占尽便宜。”

桑弘羊却正色:“既然有了国正这个职务,那说明陛下要把重心完全转向到征伐之中,真正的下定决心要一统全球了。”

为了一统全球,陛下都准备把大汉十三州部的所有事务,甚至是现在华洲基本盘的所有事务,全部丢给卫长公主了。

这和直接把所有权利交给了霍海有什么区别

不会真有人觉得霍海十年没有归朝,上来就提出这种事情,然后陛下不经思考就同意了吧

这肯定是陛下和武侯商量好的啊!

什么君臣间隙,都是演给大家看的吗

此时,霍光愣在原地。

霍光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永远没法战胜二哥了。

霍光一直以来想的都是,要当上大司马大将军,成为朝堂文武百官之首。

甚至要做出举世成就,让后来人企及不到大司马大将军这个职务。

霍光认为自己能够位极人臣。

但现在霍光突然明白了。

自己可能能做到没错,但自己永远都在走别人走过的走成功了的路。

所以,自己获得的最大的成功,也就比前人最大的成功能大出一丝,就已经顶天了。

而二哥不同。

二哥,从来都不屑去比照别人的成功。

或许,以后后人都不会把成功叫做成功,而叫做你威武啊。

就好像现在做一件事情做成第一,不是你第一了,而是你是冠军了。

霍光顿了一下,看向天空。

天空海阔,自己的大哥二哥天马行空。

一个沙场无人可当。

一个引领大汉举世无双。

而自己……

霍光,只挫败了三秒。

霍光,对自己太了解了。

霍光知道,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

二哥那天马行空的一生,是二哥的人生。

自己去追寻别人已经获得了的成功,也是一种人生,而这是自己的人生。

大司马大将军,依旧是我的目标!

霍光坚定的看向远天的云彩,随即感叹:“我命……”

王内侍急匆匆出来,打断了霍光,王内侍急迫:“诸公!”

众人回头看去。

王内侍脸色难看到了极点:“黄河决堤!黄河决堤!”

众人愣了一下,随后立刻往宫殿跑去。

刘彻刚刚下令召回百官,进去撒了个尿,出来一看,百官就到齐了。

“嗯!”

黄河决堤的事情还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田蚡的食邑位于山东鄃县,地处黄河北岸。

三十六年前,黄河在瓠子南岸决口时,洪水南流导致河北岸的鄃县未受影响。田蚡出于私利,担心堵口后黄河改道北流会威胁自家封地,因此反对治河。

田蚡的理由是天命论,“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

当时刘彻也不懂科学,信了他的邪。

而霍海来长安的时候,田蚡尸体都凉透了。

后来,随着科学发展,刘彻才知道自己上了个大逼当。

于是,刘彻有钱了之后,发动了一次付费徭役,把缺口堵了。

历史上本来要持续二十三年波及十六郡到后期造成人相食的灾害,就控制在了十年时间就结束了。

当初为什么大河以南的诸郡,特别是洛阳宛城这样的富庶之地,居然稍微一点天灾,就六万灾民跑来长安

要知道当初流离失所的实际上是十几万人,几万人去了朔方,几万人来了长安,路上还死了不少。

原因就是当初大河以南十多个郡受灾,根本没有粮食产出。

这事情之后,刘彻就在想办法治理黄河。

要说的话,刘彻治理黄河,比霍海见过的前世的黄河好治理多了。

毕竟黄河还没那么黄呢。

但是,在最开始的几年,大家不懂科学,却又发展迅猛的时候,在从陇西到朔方这一代,开垦还是非常多。

开垦,就会导致水土流失。

黄河本来没啥问题,但是缺口泛滥十年没人管,那缺口就像是……皮裤破了一块。

众所周知,皮裤没破就是新的,破了一块就等于破完了。

这些年来,上游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抬高。

抬高后,中等程度的洪水就等于以前的大洪水。大洪水就等于以前的特大洪水。

所以,口子,又崩了。

好在,整个地区的百姓,被水灾折磨过十年,当初有经验的老一辈现在也才三十来岁四十多岁,又身体健壮。

所以水灾是爆发了,但是,附近的居民跑的比兔子还快。

受灾人数不多,一共泛滥了三郡之地,却只冲垮了三十栋民居。

不过,依旧有上百人失踪。

其中大量都是单独外出工作的年轻人。

听到是水灾,霍海没有想平时那么轻松,而是严肃了起来。

前世的时候,有一年霍海去旅游,听说一个地方有一个很著名的水灾水位纪念碑。

于是就在城里河边去问,纪念碑再哪儿。

河边的人往城的方向指“那边”。

霍海又去城里问。

城里的人往城郊指。

城郊的人往山里指。

霍海就懵逼了,怎么会有一个在山野的洪水纪念碑会有名呢

到了山下,村民往山上指。

霍海不信,但是问了几个人,都问到了同一个答案,最终还是爬上了山。

接近山顶的位置,霍海俯瞰整个城市,回头看着水位纪念碑,人懵逼了好几分钟。

当年的洪水,把该地区淹的只剩下山顶一小块。

这就是洪水。

不过,看了暴胜之的具体报告,霍海松了一口气。

不是很严重,就是水位抬升。

霍海:“当务之急有三个。”

“第一当然是救灾,救灾最好直接派遣军队去,强壮的军人调度起来比地方救灾力量强大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从体力能力各方面都比地方优秀,现在有铁路,只需要火车开过去就行。”

“第二是停止在上游的砍伐,从今天开始禁止乱砍乱伐,开始保护各地生态,建立法律保护黄河的植被。”

“第三是在合适的地方建立完善的速生林体系和巨木伐木规则,来供应中原的使用。当然,也要保护到当地生态,不要把原始森林砍没了,日后和黄河一样。”

大臣们还没开始讨论呢,就的到了解决方案。

刘彻:“丞相发话,那就办去吧。”

霍去病:“既然是出动大军救灾,臣请缨。”

人群中,终军感觉自己这辈子值了,大司马骠骑将军,居然也用自己请缨这个典故了。

随即站出来:“臣愿意前往辅佐大司马骠骑将军赈灾。”

刘彻思索了一下点头:“可以。”

既然两人主动地,那就这样正好。

“具体需要多少钱粮,多少人力,需要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吧。”

等一群人算完,刘彻疑惑:“就这点儿钱朕自己掏了,都去办吧。”

霍海站了出来:“陛下,时代变了,以后救灾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了。”

众人都懵逼了。

霍海:“以前救灾,尽量能让半数灾民活下来,然后再接下来几年或者十年在该区域免去农业税,就已经顶天了。”

“而现在,社会繁荣到了这种程度,仅仅是让他们活下去吗灾情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十数年,等过几十年这个地方岂不是是一个大坑”

“我们应该救灾,但是救灾结束不意味着一切结束,接下来是重建。”

“我们最差要让该地的人回复原本的生活水平,当然了,指的是平均,而不是某个巨富家庭被毁了还要给他发钱发成巨富。”

有些人点头,有些人摆头。

这得要多少钱啊!

霍海继续:“各地的规划其实很差,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朝廷对于各种发展的规划越来越有规律,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

“在受灾之后,要救灾要重建,是不是应该蹭着灾难毁灭了基建和城市村镇,而把城市,村镇,还有道路,规划成符合时下最新规划的程度。”

“这样等整个地区重建完成,直接就是附近的经济高地,一方面能弥平灾害的损伤,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大汉十三州核心地带的人对于灾害抵御能力越来越强,大家对于朝廷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所有人对朝廷的信任度越高,经济越繁荣,发展越迅速。”

霍海讲完之后大家都没想到。

如此说来,灾难变成了好事了

霍海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没有人会为了朝廷的灾后补贴而去主动寻找灾难,如果有,那就让那个地方成为永久的典型吧。”

人性的恶劣,霍海从来不低估。

刘彻:“再算。”

算完之后,刘彻倒吸凉气。

以刘彻的身价,都直呼内行:“要不……算了吧”

霍海:“不一定做到最好,尽量吧,随着大汉越来越富裕,未来做的越来越好,到时候大家会记得今天的决定,记得陛下的决定的。”

刘彻一听,抬头:“再算。”

距离真正的出兵,还有时间。

霍海还需要熟悉朝堂。

卫长公主也要熟悉国正这个职务。

算完后,刘彻顺口:“自从有了科学的思维后,我们应该喊出口号,人定胜天。”

“如今世界变革,大汉要引领天下的发展,大汉人要引领天下的发展。”

“即日起,改元。”

“改太初为天汉。”

谁都知道天汉是天朝大汉的意思。

但刘彻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改元了,新的周期来了。

接下来是外扩周期!

外扩周期伴随着人口再次膨胀,第二次工业革命真正的大发展才刚刚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