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疑心大起(1/2)
第616章 疑心大起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
尚书省两位宰相对视了一眼,右相裴涣便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战火不止,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若此时再加赋税,岂不是自取灭亡?”
这位裴涣,与内敛的楚临丞相比,倒是张扬外放了不少,虽年老体衰,喘疾缠身,却还是直言不讳。
刘闵念着他两朝老臣,忠心直谏,心中虽有不悦,却还是和颜说道:“裴相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冀州之乱犹在眼前,又岂是危言耸听?”裴涣又说,“数月前,就是因卢公亮强行征粮以致民怨沸腾,冀州烽烟四起,更使罗不辞后方不稳,无奈撤军,幽州重陷宇文崇泽手中……”
他说到情深,屈膝跪地,“您下令将卢公亮斩首,其求饶告罪之音还在这大殿之内回荡,老臣请陛下三思,万不可重蹈覆辙。”
刘闵微微皱眉,目光在裴涣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后缓缓扫过朝堂内的众臣。
众臣反应各有不同,或低头沉思,或窃窃私语,或面露忧虑,抬头注视着殿上,似乎在等待皇帝的决断。
而裴涣,依旧跪伏在地,浓重的喘息声在这殿内显得格外清晰,许是太过激动,鬓角还有细汗流下,但其眼神却异常坚定,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结果的准备。
刘闵沉默许久,才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裴相忠心为国,朕心甚慰,但如今国库亏空,战事未息,若无足够的粮草和银两,如何支撑前线将士?”
裴涣猛地抬头,目光直视刘闵,拱手急道:“陛下,老臣并非反对增加赋税,只是也该把握好时机,此时加税,百姓恐难以承受。不如从国库中拨出部分存粮,先解燃眉之急,同时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缓解财政压力,待战事稍缓,再徐徐图之。”
刘闵轻轻摇头,起身来到裴焕面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在殿内缓缓踱步,边走边说:“朕也不瞒你们,之所以加税,是因为要补充兵力。”
他顿了顿,环视众臣,见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又继续说,“自朕登基以来,我朝兵力从未低于五十万,鼎盛时期更有八十万之众,可现在呢?”
“曲阳郡一战,二十万冀州府兵死伤殆尽,不到五万的残兵败将,或逃或投降逆贼,仅剩罗不辞麾下八万黑甲军,三面受敌;而雍州府兵不断往上阳关增援,也已消耗了七七八八,同样仅剩武思惟手中那不到七万的黑甲军,苦苦支撑。”
他瞥了眼刘文康,语气稍显冷漠,“一个柳溪村,一个岷洮,不过区区弹丸之地,就接连折损了梁王府近六万兵力,他手里满打满算,也只剩五万雍北边军,你们自己掰着指头数数,我朝可用之兵还有多少,又能否应对各处叛军?”
随着他最后一句话说出,刘文康自觉面上无光,一脸羞惭的跪了下去,众大臣纷纷投去目光,殿内再次陷入沉寂,就连裴涣也只是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起来吧,现在跪,又有何用?”刘闵淡淡地丢下这一句,转身回殿上坐下,又说,“征兵事宜刻不容缓,加税之事同样势在必行。”
他一顿,陡然提高声音:“刘文康!”
刘文康身子一颤,连忙应声:“末将在。”
刘闵冷冷地说:“你当年未经允许而挂印封金,出世后又接连战败、损兵折将,朕念你昔日之功,不曾处罚……”
“末将谢陛下隆恩!”
“别高兴的太早了!”刘闵又说,“虽不降罚,却也难恕戴罪之身,征兵事宜便由你来负责,朕给你两天时间,会同兵部和工部,商议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办好了,过往罪责不予追究,办不好……你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能否扛得住你手里的那柄偃月刀!”
“末将一定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期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