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警告(1/2)
就在\"曙光计划\"国际联盟框架即将敲定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乱了节奏。
\"薄总,日本武田制药想加入谈判,\"宋雨薇报告说,\"他们声称掌握了一项关键技术。\"
薄颜皱起眉头。武田制药确实底蕴深厚,但在基因治疗领域并不算顶尖。这个时候突然插手,恐怕另有所图。
\"让技术团队先评估一下他们的专利池,\"她说,\"另外,查查他们最近的资金走向。\"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武田制药在过去三个月秘密收购了几家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都在研究基因递送系统。
\"原来如此,\"薄颜若有所思,\"他们想掌控药物传输环节。\"
这是基因治疗的关键一环。就算有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没有高效的递送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
就在团队讨论对策时,bioatrix传来消息:他们也在研发新型递送系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看来大家都盯上这个环节了,\"李玥宁说。
\"不,\"薄颜说,\"这反而是个机会。\"
她迅速起草了一份新提案:在\"曙光计划\"框架下专门成立递送系统研发联盟,邀请各家企业入股。
\"这样可以避免技术垄断,\"她解释说,\"也能整合各方优势。\"
消息传出后,武田制药立即表示有意参与。但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在日本建立递送系统研发中心。
\"他们这是要在亚洲市场布局,\"宋雨薇分析说。
这时,辉瑞也坐不住了。他们通过中间人传话,希望重启之前的合作谈判。
\"局势开始微妙了,\"李玥宁说,\"现在是欧美日三方势力都想参与。\"
\"还有中国,\"薄颜提醒道,\"别忘了,我们才是原始技术的来源。\"
正说着,江瑾从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她领导的团队在提高基因编辑精准度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率提升了30%。
这个进展立即引起各方关注。连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印度药企也派代表前来接触。
\"形势对我们有利,\"宋雨薇说,\"现在是卖方市场。\"
但薄颜却陷入沉思:\"越是这样,越要小心。当各方利益都盯上一个项目,往往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果然,第二天就传来消息:有人在黑市上出售银河生物的核心技术资料。
\"这是警告,\"薄颜说,\"有人想告诉我们,技术可能已经泄露。\"
调查很快锁定了源头:是银河生物原来的几个研究员,他们在被边缘化后离职,带走了部分数据。
\"要报警吗?\"李玥宁问。
\"不,\"薄颜说,\"这正是我们推动开放平台的理由。当技术被垄断,就会催生地下市场。\"
她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曙光计划\"将定期对外发布研究进展,同时欢迎全球科研机构参与评估。
\"这是一场革命,\"媒体评论说,\"它可能会改变整个医药行业的生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