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逐鹿中原(六十三)(2/2)
“我隋国,不能重蹈覆辙!”
“只有跪下来乞求燕国的怜悯,才能有一线生机,否则,大隋……必亡!”
燕国这几百年来积攒下来的战绩太吓人了,虽然单独某一次不算什么,但问题是,次数太多了。
一代又一代燕国王家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这如何不让人心生畏惧?
相比较中原的君主,燕国统治者的质量,真的高得离谱。
尤其是一开始的连续九世明主,让一个普通的平民家族,迅速崛起。
燕国间谍将情报传递给了自己的上线,上线又传递到了燕国。
然而,等到杨勇的情报递交到燕国之时,燕煦只是看了一眼,便直接在油灯上点燃烧毁。
因为,在今天白天的时候,就已经有隋国的高层将领,偷偷把隋朝的军事行动计划透露给了燕国间谍,所以,太子杨勇的情报,价值不大。
带路党太多,燕国用都用不完。
不仅是隋朝高层将领在透露情报,就连杨坚的公主,也在偷偷向燕国透露情报。
她们认为燕国才是文明的代表,自己的国家隋国,不过是侥幸篡位成功的蛮夷之国,只有与文明之国合作,隋国才有未来,否则,便会重蹈苻秦覆辙。
这与燕国对高句丽的战事也是一样的,每次高句丽出兵南下,燕国都会提前得知消息。
高句丽的贵族们,想方设法地把高句丽王出兵的军事情报透露给燕国。
“隋国,看来是打算动真格的了?”
书房内,燕煦喃喃自语。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杨坚听从杨素的建议,搞了个疲陈之计。
所谓疲陈之计,就是利用北方与南方粮食丰收时节不同的时间差,每次到了陈国粮食丰收的时候,隋国就大摇大摆地派遣军队,声称要渡江南下。
如此一来,陈国担心隋国真的渡江南下,就只能暂时停止收割粮食,把军对调集到前线,把正在收货粮食的百姓强行征调徭役,让他们去前线当苦力。
可是等到陈国把百姓折腾得半死不活,好不容易做好战争准备时,隋国又突然宣布自己只是军事演习,没有渡江的打算,让陈国白白损耗了国力。
等到下一次,隋国故技重施,又趁着陈国收割粮食的时候,大摇大摆派遣军队,声称要渡江南下。
虽然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但陈国为了以防万一,肯定又要折腾老百姓,又要白白损耗粮食。
最后,隋国又宣布,自己只是军事演习,没有渡江的打算。
然后,第三次,隋国又又又又故技重施,又大摇大摆派遣军队,假装要渡江南下。
然后陈国又是折腾百姓,又准备作战,最后隋国又宣布自己只是军事演习。
这样反反复复来了好多次以后,陈国终于扛不住了,实在是太消耗国力了,而且心里也放松了警惕,觉得隋国下次肯定又是军事演习。
然而,等到这个时候,隋国突然动真格的了,突然真的渡江南下了,陈国瞬间就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这一招,春秋时期,兵圣孙武对楚国用过,搞得楚国疲惫不堪,最后等到吴国突然动真格的时候,楚国被打得措手不及。
然而,这一招能够实现的前提是,用这一招的一方,能够保证自己情报的机密性,绝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哪一次是军事演习,哪一次又是真的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