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渔村(2/2)
郑晟脑中灵光一闪,痛苦的抱着脑袋:“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窝头的口感不好,嚼在嘴里的感觉像豆渣,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的,郑晟几口吃完饭,意犹未尽。
“张家湾在什么地方”
是二狗子的声音,郑晟连忙缩回脑袋躲入屋中,趴在土墙上偷听。
二狗子站在张二叔身边仔细打量郑晟。
关键是……,这都是什么狗屁服饰两个男人都挽了在古装片里常看见的发髻!长满了补丁的衣服,矮小破旧的草屋,……这不是自己熟悉的时代!这是什么地方郑晟胸口起伏,急不可待的想问清楚。
张二叔脸色阴下来,这个男人有一种让人畏惧的气质,就像饿狼现出獠牙。
过了片刻,张二叔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光明使明夜会来。”
“张二叔,真是邪门了,这么冷的天打渔还能遇见人落水,看这小和尚细皮嫩肉的,不像是咱这边的人。”是那个圆脸的年轻人在说话。
深眼窝的汉子细细观察郑晟后,“冻成这样不死,算是捡回来一条命,月儿,把热鱼汤端来喂他一碗。”他的声音很生硬,像两块钢板摩擦是尖锐声。
刚才那两个男人的对话让他一头雾水。郑晟黑漆漆的眼珠不停的转动,想从小女孩身上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小女孩趴过来,一双灵动的眼睛骨碌碌转:“爹,他还说不出话。”
这次,张二叔和二狗子都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个白痴,二狗子抢答:“大元朝。”
“我”郑晟茫然,他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是……,哪一年”
“至正四年是哪一年”郑晟蒙了,他想了想,又问:“现在哪一朝”
郑晟的直觉告诉他,张二叔不高兴了,“我是大夫,会治病,也能打渔……”
说了两句话,两个男人就从郑晟眼前消失了,话音伴着北风传进来。
“这是哪一年”
午后,屋里没有人,郑晟偷偷穿好衣服,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张二叔好奇的转过脸:“至正四年。”
二狗子惊喜:“真的吗”
片刻之后,张二叔硬邦邦的声音传过来:“光明佛智慧慈悲,我岂能见死不救。再说,他很可能是慈化禅寺的和尚,一心老师父对我们有恩。”
周围是矮小的茅草屋,不远处有四个小木船,上面覆盖了一层薄雪。“这是个渔村。”他正在四处观望,拐角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你们不信”郑晟紧咬嘴唇,苦笑道:“我真的不记得了。”孤独的存在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他必须要学会冷静和谨慎。
张月儿托着腮帮子蹲在门口看郑晟吃饭。
张月儿再没有出现,暮色时分,一个妇人送饭过来,两个硬邦邦的窝头和一碗稀粥。妇人的眉眼清秀,五官轮廓与张月儿很相似。她没有说话。郑晟能感觉到她在偷偷观察自己。
女孩收起碗:“我叫张月儿,这里是张家湾。”
一个清秀的小女孩站在眼前,脸上红扑扑,那是寒风留下的痕迹;眉毛很淡,像一层茸毛;细细的发丝,头发用青色的布带挽在脑后;灰白色的上衣,那布料也太……粗糙了。
“你光着身子,难道遇到歹人,被丢下江了”
张二叔生硬的声音:“二狗子,这附近只有一座寺庙,小和尚也许是慈化禅寺里的人。”
莫不是明教他脑中灵光一闪,元末弥勒教、明教和白莲教发动红巾军起义,最后赶走了鞑子,建立了大明朝。
两个人同时摇头。二狗子嘟嚷道:“你这和尚疯言乱语,来历好生蹊跷,近日江面并无客船经过,方圆十里有谁我不认得,你赤条条的落水,真是怪异。”
张月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张家湾是袁州。”她瞪大眼睛张开手臂比划,“袁州!”袁州好大啊,那么大的袁州就像是在她的怀抱里。比划完后,她嫣然一笑,拿着瓷碗和勺子转身就走。
小女孩左手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碗,右手举着一个灰呼呼的勺子。
另一个年轻点,圆脸,眼睛一眨一眨的,嘴巴微张开,好奇的看着郑晟。
第二天,郑晟觉得自己的身体基本恢复了。他的父亲部队出身,很喜欢锻炼体能,因此他从小没少受折磨。无论是长跑、游泳,散打也练的不错。小时候受的苦,现在都成了财富。
金色的阳光再次洒满雪地时,昨晚送饭的妇人打开门环推门进来,放下稀粥和窝头就走了。半上午光景,张二叔和二狗子来到茅屋中。郑晟躲在被窝里,他怕被人赶走,索性装虚弱。
两个人见郑晟还在发抖,没多说什么。
出了院子,二狗子疑虑重重,道:“这和尚出现的太蹊跷了。”
张二叔板着脸回答:“要不是怕他是慈化禅寺和尚,我就把他给赶出去了。你放心,他不是奸细,没有这么不要命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