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见证者(2/2)
“雅量,你估计这张错币会在什么区间成交”欧亦然转而问道。
“不会超过二百万港币。”雅量如是道。
金先生笑眯眯的说道:“欧先生,您不妨也估个价吧”
“我猜,大概会到三百万港币左右吧”
“哦,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估价”金先生和雅量不免诧异。
欧亦然把手机上前几年伦敦那张换算后以一百六十五万港币成交的漏印币给他俩看了:“这张漏印币时隔三年重新出现在这里,没有充分的溢价空间,藏家怎会出手呢”
金先生和雅量仔细看过后,不由得笑道:“这个理由倒也充足。看今天的人气,似乎有这种可能。”
在三个人说笑的功夫,那张错币已经突破了三年前的成交价。
此刻参与的竞买人已经剩下了七个人。
云蕾笑道:“这七个人当中,有没有黄牛啊”
金先生笑道:“我想,其中至少三个人是黄牛。”
“何以见得呢!”云蕾专注的看着他问道。
“这种情形在拍卖现场并不鲜见。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了推高藏品价格,就会雇佣黄牛入场配合叫价。”
“可是万一被人识破呢”
“黄牛之间互相熟悉,一旦发现没人跟进时,会立刻停止叫价的。”
“那若是他们叫到最后一口怎么办”
“那样的话,藏家只能赔了手续费和雇佣费带回藏品。”
“原来雇佣黄牛的风险还是有的。”
“瞧瞧,说话的功夫,就上了二百万了。”欧亦然笑道。
“还有五个竞买人,设若其中有三个是黄牛的话,那么两个就是真正的藏家。”
“这位先生出价二百一十五万港元。”拍卖师兴奋的叫道,“有没有更高的出价人”
“二百三十万元。”一位女士举起了牌子。
“好,二百三十万元,还有没有更高的的出价人”拍卖师激情洋溢的问道。
“二百五十万元。”这时候异军突起,一位始终没有参与竞买的男子忽然举牌叫价。
金先生低声说道:“这个一准是接力的黄牛。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人气,吸引眼球。”
果然,那个男子叫完价后,立刻有两个人退出了竞争。
“二百六十五万元。”那位女士举起了牌子。
“很好,二百六十五万元了,还有没有加价的藏家”拍卖师游目四顾,看着此前的几位竞价人。
后加入的那位男子叫道:“二百八十万元。”
“我出二百九十万港币。”女士叫道。
“很好,二百九十万元,二百九十万元,还有没有加价的”
“我出三百万港币。”男子叫道。
“瞧见没,新加入的男子一出场,立刻就有四位不再举牌了。显见得那四位都是黄牛。看来那位女士是个真正的买家,就看她这次举不举牌了”金先生低声说道。
“三百一十万元。”女士的牌子举了起来。
“各位藏家,这张五十元漏印币此刻的价格已经到了三百一十万元港币了。还有没有加价的”拍卖师激情澎湃问道。
然后回答他的,是一阵寂寞。
那位后来者不举牌的话,这张错币就是那个女士的了。
“三百一十万元港币,还有没有加价的藏友”拍卖师又问了一次。
“三百一十万港币,最后问一次,还有没有加价的”拍卖师举起了木锤,当啷一声敲下,“成交。”
“嘿嘿,黄牛真是功不可没,再有二十万,可就翻倍了。”欧亦然轻声笑道。
金先生竖起大拇指,笑道:“欧总一语中的,果然是慧眼。”
“我也是随口一说。不成想果然是这个情形。”
雅量笑道:“这也好,一张普普通通的漏印币,都能拍出三百多万港币,说明市场的热情的确非常高。”
“瞧瞧,我的藏品上场了。”金先生欣喜的说道。
欧亦然翻到对应的图册上,金先生的藏品描述如下:
澳门双错钞是唯一一版印刷错误的纪念钞,所以它的热度非常高。
业内专家称其为“澳门双错钞王”
为隆重庆祝澳门回归,2001年由中行、大西洋银行联合发行《澳门双错》纪念钞,本次《十全十美澳门双错钞王珍藏册》内含中行发行澳门10元钞10张连号纸币、大西洋银行发行澳门10元钞10张连号纸币,两家不同银行发行的纸币后三位号码对应相同。稀世同号、连号、错版、绝版钞首次同集一册,百年难遇!
错版一
中行发行的10元券整版钞中,中银大厦图案上的行名标准字体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把繁体字的“銀”写成简体字的“银”。
错版二
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整版钞,繁体字的“圓”字少了一横;钞票上的“圓”字不是封口“贝”,而是少了最后一横的开口“贝”。
作为钞票上的文字,其严肃性不言而喻。出现如此明显的错字在世界印钞史上均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