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晚唐:朕 > 第343章 改革(二)

第343章 改革(二)(2/2)

目录

“有人说是为了朕,又有人说当兵吃粮,为了钱,有人说是为了大唐……”

皇帝陛下将建军的思想,揉碎了,一股脑的灌输给大家,哪怕不理解,不认同也没关系。

可不认同又怎样皇帝陛下威势日重,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军界,甚至在民间,受到万众爱戴,这不起眼的声音,只会受到更多的抨击。

“众将士,朕想问你们一句,诸军在战场上厮杀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这样的活动会开展很多,各军,各都都要开展。

“若是没有军人,外族将屠杀我们的同袍,强盗将掠夺我们的女人,是你们保卫了大唐,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还没废弃的藩镇,当然,说是藩镇,也是有名无实,昭义节度使还是大唐宰相韦绍度,不过韦绍度已经很久不管昭义镇的事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大宋建国后,同样把全国的精锐集中在汴梁,才开始五天一训,后来连五天一训也做不到,活生生的将当时全国最强的八十万战兵,养成了八十万头猪。

“军队的训练很重要,朕以为,军队的思想训练,跟军事训练同样重要。

“这是朝廷的责任!”

即便戍守边疆的各军也不例外。

“可为什么要拼命!”

诸将士陷入了沉思,很多人都以为当兵吃粮,天经地义,都是为皇帝,为朝廷当差的,战场上不卖命不是他们的事,但钱少了,饿肚子了,就是朝廷对他们不起,战场上起哄兵变的不在少数。

谁也没想,也不想去想。

此时刘鄩铺好纸,握着笔,是要记录皇帝说的话的。

时间安排的紧紧当当。

“你们要是不拼命,贼寇入境,覆巢之下无完卵,你们的家人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而在皇帝陛下正下首的位置,来了一个新人,便是原平卢镇的押衙刘鄩,被皇帝陛下收到翰林院担任翰林。

孔玮眉头微皱,皇帝陛下又来私货了,此言一出,将这些不认字的丘八,抬高到与读书人一样高的位置,怕是那些读书人不会认同啊!

历史上刘鄩亦文亦武,也是个帅才,关键是年轻,才二十二岁,是皇帝陛下有心培养的才干,刘鄩的前任便是现在的河北西道布政副使郭崇韬。

而与读书人相提并论,也是大出一口郁气。

“作为指挥官,作为军司马政务官,要重视士卒的思想训练。”

“拼命意味着死亡,他们有家人,有挂念的人,朝廷要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李晔肯定不会如此。

皇帝陛下一纸敕令,以司马、指挥使、指挥副使,以及大理寺、刑部、兵部司法处、御史台官员四法司同署军法署,在军中公开审理。

三千八百余人,其中一千两百余人,被判为反叛罪,斩立决。

剩余人等或多或少判了徒刑,一个个被押到矿上当几年矿奴再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