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直播探店:200元挑战古玩街 > 第241章 高晋阳的父亲,东瀛的故事(求

第241章 高晋阳的父亲,东瀛的故事(求(2/2)

目录

这时,楚昂注意到自己老泰山在看到老人后,脸色顿时拉了下来,一脸阴沉,“高展融先生,请你离开,我家不欢迎你…”

“柳队长,别这样说…咱们在东瀛有段日子不是相处很好的嘛…”老人满脸笑容,“还有…我其实更喜欢柳队长称呼我为高先生!”

说着,老人眼睛眯成一条缝,面无表情的瞥了一眼楚昂,随后又快速收回目光。

“柳队长…阿布警官的死与我无关!”老人笑的时候,显得和蔼和亲,“您应该对我有些误解,所以这次我亲自登门道歉,打听到您喜欢喝茶,高某带来了两件礼物,还望您收下!”

老人话音落下,身后的高晋阳拿出一提壶。

提壶高约20厘米,肩部两侧向上起虹桥式提梁,整器装饰青折枝,青发色淡雅,釉面滋润。

“青折枝纹提梁壶!”楚昂一眼便认出了那件宝贝,惊讶的嘀咕了一句。

柳韵低声道,“很贵吗”

楚昂同样低压着声音,“茶叶博物馆收藏一件同款宝贝,那件是明万历年间的,眼前这件…我瞧着像永乐年间的!”

柳韵虽不懂古董,可也知道博物馆收藏的宝贝,价格定然价格不菲,再说眼前这件宝贝又是永乐年间的,价值远远胜茶叶博物馆的同款。

“小子眼光不错…”老人似乎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赞赏的看了楚昂一眼。

楚昂挑眉,嘴唇微动,可老人却不给楚昂说话的机会,不由分说的把青折枝纹提梁壶放在客厅的桌子上,随后又给高晋阳使了一个眼色。

高晋阳马上拿出了第二件礼物,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铜炉。

铜炉平口外侈,收颈,鼓腹圜收,足根部有如意头装饰,盖钮为一硕大的狮子造型,神秘生动,周身沿饰一周莲瓣纹,器形古拙周正,表面铜质精细,犹如婴儿的肌肤,上面还闪着一点点的金光,看上去给人一种浑厚古朴的气。

看到这铜炉,楚昂瞳孔一缩,“宣德炉!”

宣德炉,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

它有特殊意义,因为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朱瞻基甚至亲自督促下,特下令从暹罗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与工部侍郎吴,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整个制作过程,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次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直到朱瞻基满意后方准开铸。

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又由皇帝曾亲自督促,这放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而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启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只不过宣德年制造的宣德炉间一共只铸造出三千座香炉,此后再也没有出品。

宣德年间制造的宣德炉,如今难以寻踪,市场上流通的香炉虽也被称为“宣德炉”,事实上大多为后世仿品,不过即便是仿品也有很多天价之物。

就比如崇祯年间的“冲天耳金片三足宣德炉”与顺治年间制作的“大鬲宣德炉”分别在拍卖行拍出了1500万与660万的天价。

老人微微颔首,对楚昂的越发欣赏了起来,毫不吝啬的夸奖道,“楚嘉良的手艺总算传了下来!”

求收藏,求推荐,生活不易,扑街叹气,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