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杀青?(1/2)
“你是打算亲自上阵,把金莱给顶了啊”
李成儒洗漱完回来,见顾北坐在床上,一会儿抓耳,一会儿挠腮的,笑着说了一句。
剧组自来了扬州之后,就住进了个园附近的一家招待所,条件很一般,房间里连个电扇都没有。
顾北和李成儒住在一间屋里,两张床摆在一侧,房间的另一半堆满了各种道具。
“我可没那么大的心。”
说着话,又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字。
“水房人还多吗”
像这种简陋的招待所,自然别指望能有独立的卫浴,洗澡有公共浴池,平时洗脸刷牙都在走廊尽头的水房。
“多,待会儿再去吧。”
李成儒说着,躺倒在了床上,眼睛看向了顾北放在床头的那个笔记本。
可张金莱愣是戴了一个多月,每天一大早上完妆之后,总要等到晚上收工才能摘下,单单是这份毅力,就足够让顾北钦佩了。
如果试集能通过审验,自然万事大吉,现在留下的遗憾,也能等到以后来弥补。
李成儒听着撇了下嘴:“反正你是总有的说,行啊!借你吉言,希望一切顺利吧!”
拍摄开始。
万事皆休。
当初在筹备会上,顾北曾提出,要将每一个故事拍成一集,文学剧本也是这么写的,可最后杨婕又改了主意,在这一集的最后留了个悬念。
说着就将一个文件袋递了过去,里面是一个笔记本,还有上百张孙悟空的肖像画。
不过他这会儿还戴着面具,倒是看不出来表情变化。
当初洪敏生答应批给《西游记》剧组三百万,可人家也没说这笔钱会一次性到位。
“再怎么说也是试集,条件就摆在这里,能拍成这样,台领导有什么可不满意的,再说了,差强人意将来才有进步的空间,真要是一下子就做到完美,到时候,台领导的期望值拔高,咱们怎么办”
本来以为准备的非常充足了,结果,越拍发现的问题越多。
总不能直接告诉对方:杨导,我是从四十年后回来的,您放心,试集没问题,领导很满意,您还是《西游记》的总导演,将来还能带着我们一起完成这部经典佳作。
像今天,又忙活到了十一点多才回来。
“你打算现在就给杨导”
“你这……研究得够细致的啊!还真打算把张金莱给替了”
顾北说完便走了,张金莱愣在原地,看看手上的文件袋,里面是什么,他倒不是很关心,反倒是顾北刚才那句话。
顾北拿上准备好的东西,叫住了正准备去卸妆的张金莱。
“你看过就知道了,不耽误你卸妆了,戴着那面具也够难受的。”
再加上,剧组也没钱了。
甚至相较于同期拍摄的《红楼梦》,顾北始终都觉得还是《西游记》更胜一筹。
刚来扬州的时候,自信满满,脑子里想的全都是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可随着拍摄深入,她的心里反倒是越来越没底了。
妖道全真变成了唐僧的模样,迷惑孙悟空,至此结束。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至于能不能理解,那就是张金莱,还有辅导他表演的老师的问题了。
顾北没说话,直接把笔记本扔了过去,除了文字记录,还有很多画,都是孙悟空的肖像,各种表情,各种动作。
临近中午,最后一场戏结束,现场没有欢呼,也没人庆祝,所有人的反应全都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等剧组重新集中的时候再见。”
他从小就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自打学了猴戏,也是一路听着赞誉走过来的,但是在剧组,他听到最多的就是否定。
现在每天回去看拍下来的素材,就没有一段能让杨婕满意的。
妖孽,先让猴子照脑袋给一棒子再说。
这些日子,台领导一直在催促,期间阮若霖还特意来过一次,考察拍摄进度,剧组也一直在加紧赶工。
接下来大部分人要返回京城,剩下的一份各自回家,还有没有重聚的那一天,听天由命吧!
反正付出了,就不后悔。
李成儒可还记得,当时的壮行会上,王峰台长提出,只要能比小日子的版本好一点儿就行,可杨婕非得拿大,还说人家台长的要求太低了。
差了多大的意思啊
“这两天一直看你写写画画的,记什么呢”
啪嗒!
一个月的时间,钱都的差不多了,再不杀青,怕是连回京城的路费都没有。
呵呵!
一个月下来,连八戒都瘦了。
杨婕抬头看向了顾北。
“开始吧!”
可时间不等人,返城的火车票已经定了,今天晚上全组就要登车回京。
“小顾,你……有事啊”
孙悟空的假脸,当初做出来,顾北是第一个戴上尝试的,贴好以后,喘气都费劲,里面还满是乳胶难闻的气味儿,时间一长还特别痒。
太不容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