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十九章 猴哥,猴哥!

第十九章 猴哥,猴哥!(1/2)

目录

顾北现如今俨然成了杨婕的心腹,亲支近派,连着两天出去办事都把他给带上了,同为美工师,彭丽作为杨婕的老班底都没这待遇。

今天外出不光是顾北和杨婕两个人,同行的还有王翀秋,脖子上挂了个照相机。

“杨导,咱们今天去哪啊”

“好几个地方呢,到了你就知道。”

杨婕正在想着事,听顾北问起,也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倒是王翀秋很有耐心,给顾北解释了一番。

他们今天外出的目的,就是要拜访几个人,为孙悟空选角做准备。

嚯……

这可是重中之重啊!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是主角,而孙悟空又是最重要、最耀眼的核心。

甚至有点儿话不投机的感觉,李万春先生坚持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一定要用戏曲舞台上的“勾脸”来表现,不然就不叫艺术。

虽然年轻了不少,可顾北刚才还是一眼就把对方给认出来了。

后来娶了个媳妇儿,是国内娱乐圈的经纪人教母,生了个儿子,拿了影帝。

齐天大圣美猴王,机敏灵异,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佛祖面前也敢一比高低。

王翀秋的心态倒是很好。

的确如她所说,打得再好也没用,不会演戏,一切都是白扯。

了解,了解。

“消消气,小董是人家团里的台柱子,团长同志答应能借给我们用,就已经很难得了。”

但问题是,李小春是内蒙京剧团的台柱子,轻易借不出来,而且年纪也大了些,不符合杨婕定下的年龄门槛。

这样一个人人喜爱的英雄,可他却是个猴子!

收招抱拳,转身归队,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谁看了都知道是在应付差事。

嗬!哈!

又上来一位,面容很清秀,还是个小白脸,不过一套猴拳打出来,格外刚猛。

“约好了,咱们去拜访北猴王。”

谈到孙悟空的演员时,李先生倒是很热心,还把他的儿子李小春推荐给了杨婕。

唉……

寻找猴哥的工作还要继续,顾北好几次都想给杨婕导演提个醒。

见着面,杨婕便有些意动,这个董志桦功夫好,年龄,身材,形象都合适,聊了一会儿,给人的感觉也是聪明伶俐。

到目前为止,孙悟空的形象呈现最多的还是戏曲舞台,各个剧种都演过关于《西游记》的故事。

一起否决的还有话剧演员,道理基本相通,会演戏,但是没有猴气,同样也不行。

这根本不是电视剧的《西游记》。

顾北登记造册,王翀秋负责拍照。

可以说,他们要拍《西游记》,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只猴子的身上。

只是,现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太小,只能先去看看了。

想要找猴子还不简单,绍兴那边就有一个现成的。

呵呵!

听说杨婕等人是来为电视剧《西游记》选演员,武校的领导表现得非常热情,自从出了一个李连洁,现在招生工作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第一站,三个人先去了什刹海武校,故事里,孙悟空有很多打戏,初期的大闹天宫,后期取经路上斩妖除魔,这只猴子的身手一定要好,要是没有一丁点武术功底,肯定不成。

再让李先生推荐其他人,结果就摇头不说话了。

他是最后一个,随后武校领导就宣布了解散,由各自的教练带着离开。

后来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经观音点化,走上了取经路,从此,便忠心耿耿,不畏艰险,驱妖斗魔,保着唐僧一路西行。

最后就是,这个戏拍摄时间会相当长,演员必须能够一心一意,不能半心半意,谈恋爱之类的事儿就要做点牺牲,往后推迟了。

不过选择标准,杨婕也有自己的要求,首先必须要年轻,易于接受新事物,要学习生活化的表演,不能离开锣鼓经就不会走路。

从剧场出来,杨婕还在生着闷气,他对演员的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能三心二意。

按照杨婕的要求,所有18到28岁的学员全部被召集到一处,挨个上场打一套猴拳。

杨婕导演显然不同意。

既然是猴子,会的自然是猴拳。

因为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不光在舞台上,生活中也已经习惯了戏曲化,走路、说话、哪怕一个眼神,仿佛都带着锣鼓经。

陈真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