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想赚钱,想发财(1/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杨婕现在过来要钱也没错。
台里领导不拍板,给不给钱给多少钱
要是定不下来的话,外出采景计划怎么制定路线怎么安排
两万!
就是这笔钱,还得等到明年的财政拨款下来之后才能给。
杨婕不满意,可她也知道,台里的日子过得不宽裕,当初她想拍《崂山道士》,跟台里申请1000块钱,都求告无门。
现在能有两万,已经算是非常大方了。
还不满足的话,可有点儿不识好歹。
杨婕的脾气虽然又拧又倔,可也懂得见好就收。
只是她的采景路线,怕是要好好的规划一番了。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吃,吃,我还能饿着你啊!”
想要赚钱的话,以后机会还多的是呢。
呃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
眼瞅着顾北的雄心壮志就在胡思乱想中,渐渐要被消磨干净了。
照样还是得中道崩。
确实香。
顾北认识一个有钱人,能将每一种野菜、杂粮的营养构成说得头头是道,后来,顾北也跟着学,可就是不知道那玩意到底应该生吞,还是榨成汁直接往胃里灌。
顾南跟在后面,搭着顾北的肩膀,坐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顾北家里往上倒八代也没有一个为官做宰的,他爹顾孝武在食品厂保卫科当科长,已经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家里倒是有缝纫机,他本身也会手工活,可是大院里人多眼杂,估计他这边刚开始,就被人捅到李素芬哪里去了。
“回来啦头天上班怎么样还适应吗”
别说是她,就连顾北这个重生之人,也同样心向往之。
这也值得庆祝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顾北要是去做买卖,那就成了社会闲散人员,只比盲流的成分强那么一丢丢,李素芬知道了,非得跟他拼命不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素芬正把一块肉往顾北的碗里夹,闻言道:“你头天上班,咱们家还不得庆祝一下。”
今天是……
“赶上开会,吃饭了吗”
要是在90年代,甭管是开网吧,还是干餐饮,凭借着先知先觉,顾北都有信心在短时间内积累第一桶金。
至于现在,一切都还不稳定,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上头的政策一会松,一会紧,形式始终在变,哪怕是政策没问题,可
经济发展必然造成环境上的破坏,国家目前的情况,显然还不是谈绿水青山的时候,解决老百姓的温饱,早日实现全面小康才是重中之重。
“吃顿红烧肉,你至于嘛!”
呸!
瞎捉摸什么呢,现如今倒爷这个行当都还没影子呢,要等到再过几年,价格双轨制政策施行,这个群体才会应运而生。
在顾家,能无视李素芬唠叨,且敢还嘴的,也就是顾南了。
“哥!”
杨婕在为了钱的事发愁,正在回家路上的顾北,同样也在为了钱的事费脑筋。
前世的人们,都开始注重养生,甭管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粗粮、野菜取代了鸡鸭鱼肉,成了餐桌上的主力。
李素芬说着,去厨房盛了饭,又把顾孝武喊了来,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前。
大型企业仍以国营为主,个体经营虽然也得到承认,但是上面对私企却一直持暧昧态度,至于自由贸易,则是被严厉打击的对象。
“妈,今个怎么想起来炖肉了”
要是有可能的话,顾北还是更愿意做个体户,在即将到来的经济浪潮里搏杀,哪怕他现在上班的地方是央视。
顾北突然有种大志难伸的寂寞感,万幸,还只是大志难伸,好在时间充裕,还能让他慢慢准备,细细谋划。
唔……
赚钱,必须赚钱!
重生到了80年代初,想迅速发财该怎么办
顾北此刻特别想找个网吧,上网百度一下,虽然上面一百个主意里面未必有一个正经的,可总比他干着急要强得多。
指望这点钱去实现宏图大志,还是睡吧,梦里啥都有,三妻四妾都不在话下。
分分钟镇压。
11月1号,月初第一天。
这么奢侈。
“吃饭!”
今天这是怎么了
“哥!快点儿。”
基本的政策就是“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不要急于取缔”,其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但不鼓励推动。
为什么非得把他扔到80年代初啊
实在不行就去中关村找一个卖打口磁带的,物流行业也不是不能接受。
难怪这么好心,跑到大门口去等着他,敢情是为了能早点儿吃上肉。
钱要省着,一分钱掰成两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