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章六五 请先生赴死证道(2/2)
然而,这只是孙不悟随意一掌,只灌注武道意志,却未以心猿真气加持罢了。
在进了武馆后,他特意等甄仕淳夫妇收拾好状态。
见贾洁珲质问他来意,孙不悟随口道:“吾乃真气武道心猿法脉之主,孙不悟是也。今日来此,特请二位随我修行,共参大道。”
就仿佛,即便真有火山爆发,也影响不到羁押牢中自寻清静的甄仕淳。
有选择之自由,肯定比位阶固化下的别无选择,要来得强出许多。
要么随他转修心猿真气,要么,被他用心猿真气直接打死。
但换成孙不悟,性子桀骜,却是不将这些人情世故放在眼里。
自知气机被孙不悟锁定,躲无可躲的贾洁珲,只能尖声道:“淳郎救我!”
只是孙不悟继承孙九执性子,其心如铁。什么千夫所指,他横眉冷对间,却是根本不为所动。
他们许是觉得与其改换门庭延上区区三五年寿元,不若守住传统武道宗师之身的气节,至今也未转修真气武道。
而她的拳意,乃是寻隙而动,只要受拳者怀有心灵罅隙,即可顺着心灵罅隙宣判其有罪,并予以制裁,隔空亦能将人生生打死在耻辱柱上
结果,她一拳下去,只觉孙不悟之心,根本不是常人之心,而仿佛一座内蕴庞大人心怒火的火山。
但如果宋忠心思拐到了“正义”上,追求起公平公正的赤色之火,试图为藿食者做保姆。南奕不敢说他做法不对,却知这条道路坎坷至极,且对修行成仙没什么助益。
而这些耆老,大抵寿元无多,就算着手转修长生真气,等修出名堂,也多活不了几年。
虽说有些画地为牢、自求羁押的狼狈样,却到底是替贾洁珲接下了孙不悟随手一掌。
好在传武宗师交锋,拼的是武道意志,重意而不重形。
更不说心猿真气还能勾动他人心绪,相当于附带有精神伤害倍增之效,远胜单纯的武道意志。
南奕的话,于孙九执而言,就像是提纲挈领的思想纲领,令其恍然大悟:
原来,他之所以看不惯肉食者,乃是因肉食者不当人子,窃居高位却不尽责,只视藿食者为猪狗牛羊。
行侠仗义,广传武道,是给人自强自救的机会。
武馆门可罗雀,使得夫妇两人投钱开建武馆的举措,瞬间成了笑话。
甄仕淳没想到贾洁珲身为女拳宗师,竟在一个照面下落入下风。
如果一定要追求公平正义,那么,让自己成为最大的肉食者,将原有的肉食者自云端打落沦为藿食者,方是真正有望实现的公平正义。
她今日在武馆里,与甄仕淳耳鬓厮磨间,劝道:“武馆受真气武道挤压,开不下去,乃是难以预料的意外状况。此非战之罪,淳郎也别太放在心上。”
他的心猿真气,只适合传武宗师转修。为了在真气武道上走得更远,孙不悟以汉郡为起始,挨着登门踢馆,径直找上传武宗师。
与此同时,其分身孙不悟,则是跟着南奕等人回返大离,专修真气武道。
孙不悟如此放言。
如此,既能令念头通达,又是在认真修行,岂不妙哉
本就是百无禁忌性子的孙九执,得闻南奕之言,醍醐灌顶,顿时去了颠覆旧有秩序的最后一分自责,并生出一股使命感:他不是在单纯发泄私欲,而是在行侠仗义!
错误的秩序,不能称之为秩序。
莫说腰带,便是寻根树枝,乃至于飞沾叶,皆可灌注剑意。
毕竟此世民间风气便是,离皇的话可以不听,因为天高皇帝远;但当地郡守的话,却是不得不听。
他挥动腰带,却是以剑意撑起了一方气场。
两边时间刚巧撞上,原本还有意拜入他们武馆学艺的百姓,纷纷跑去修内功,嫌弃他们武馆只教外功乃是在糊弄人。
等楚郡变为汉郡、内功武道升级为真气武道,汉郡本地的传武宗师,或是猜到了南奕的修士身份,仍旧不曾站出来反对真气武道。
“不过武馆空置,终是浪费。与其继续空置,不若交给我,改做其他营生。”
他不躲不闪,生生受了贾洁珲一记隔空女拳之拳意,然后裂起嘴角,冷声吐字:“就这”
所以孙九执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答应加入南奕的真气武道做源武者。
孙不悟登门踢馆时,甄仕淳与贾洁珲相互依偎,状似正待亲热。
孙不悟一掌挥出,在贾洁珲眼中,就像是火山爆发后,万万人的人心怒火,凝聚为一道岩浆炽流,遮天蔽日地砸向她,叫她无处可躲。
孙不悟只是懒得讲礼,直接踹门踢馆,却并不打算不发一言地抢攻。
在甄仕淳拔出腰带展开剑意后,孙不悟右手一旋,举起铁棒,灌注真气。
而相较宋忠,孙九执却是不存在什么妇人之仁、圣母之心。
所以,自打发现宋忠隐约有点赤色倾向后,南奕偶尔会与其聊上几句,关注其思想观念。
简单说,他人若无自强自救之心,南奕也不会秉持圣母之心去做保姆。
孙不悟只是稍一举棒,甄仕淳夫妇便恍若听到了一阵龙吟,好似万万人的人心怒火,在真气加持下,彻底凝合,并于一处。
新仇旧账两相交加,贾洁珲登时气急。
孙不悟神色肃冷,吐出数字:“便只能,请先生赴死!”
贾洁珲同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迈步前踏。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甄仕淳心上。
————
一时唏嘘,略化时事。
然后感谢书友「月清幽尘」打赏100。本书明天,也就是3号有个限免,追读书友可以限时免费追,大家如果觉得本书质量尚可,也可以将本书推荐给其他书友一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