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整军备战(2/2)
吕衣之所以汇聚五千大军在此,所谓者有三。其一乃是检阅部队,验证高顺半年的训练如何。
其二乃是向新归附的军师田丰展现自己的实力,以安齐心的同时,也好让他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实力好为今后的计略安排提供基础情况。
其三乃是重新开展新一轮的进攻。
不提张氏自己一力承担的一千子弟兵,其余四千大军每日的吃喝拉撒、军粮供给、装备辎重都要吕衣负责,每日所耗巨大。
他养这么多兵可不是拿来当摆设的。
而想要一支军队发挥最大的作用,最佳的场所便是战场。
以战可以练兵,以战可以养战。
运气的话,吕衣不光不用费军队的开销,甚至还能多少赚一些。
至于战争的对象,除了已经被吕衣玩残了的南匈奴还能有谁呢
吕衣知道南匈奴人日子过得很苦,但是北地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能养活自己手上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了能养活自己麾下以十万数计算的屯户。
没办法,只能再苦一苦匈奴了。
骂名,吕衣愿意来担!
“主将检阅!”
点将台上,随着吕衣一个眼神示意,矗立他身后拱卫多时的高览立即挥舞起象征中军的大旗。
而台下,泾渭分明的五支千人队列也开始随着中军大旗的挥舞开始应旗,同时各种鼓号也按照特定的节律起伏不定,整个大军此刻宛若化身一只蓄势待发的巨兽一般开始不断变化,似乎是为了狩猎,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活动。
古代战场,没有无线电,没有卫星电话。
战场其实只是一张平面,即便规模再大也逃脱不了时代和科技的局限。
战阵之中,嘈杂纷乱不休,士卒们只能看清自己身边数人。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率的调动军队,号令全军,就需要依托另外一套相对原始但是却同样有效的指挥系统。
旗号和乐令就是眼下冷兵器时代最为有效的指挥方式。
随着吕衣的一声令下,一时之间,整个点将台周边都是旗帜飞舞,鼓乐不停,煞是精彩。
这让高举点将台之上的众人都不由的点头,显示出了对这支号令严谨的部队的肯定和认同。
除了一千张氏子弟的队列稍显混乱之外,无论是吕布带来的汉军还是经由高顺训练多日的吕氏骑兵都可勘精锐之名。
吕布本身就是古之名将,加上依托汉朝数百年积累的军事体系训练的士卒都军容整备,号令演进。
而高顺虽然武力略逊于吕布,但是统帅之才能却在其人之上。
经由他训练的三千吕氏私兵现在和吕布手下的一千汉兵摆在一起,仍旧不落下风,显示出高顺一流的统帅练兵才能。
“以军师观之,吾麾下士卒可勘战否”
吕衣一面观察着面前大军的行军、变阵,一面还留心分别观察着身边众人的神色。
他见田丰面露激动之色,不由有些得意的问道。
“启禀府君,我久在洛都,也曾有幸跟随天子阅兵。”
“虽然朝廷之兵军容不下府君之兵,但是却无眼前数千将士身上的那股肃杀之气。”
“以在下浅见,只怕府君之兵以至天下强军,可勘虎贲之名!”
田丰面色激动,语气急促,连连说道。
他自从拜入吕衣麾下会后,这十日之间已经将吕衣麾下的各个民政体系都参观了一遍。
他一路走来,河北仍旧处处遗留残破衰败之相。
唯有吕衣麾下的平城、九原二地一片兴兴向荣,蒸蒸日上之气。
各处屯堡之内,仓储禀实,百姓乐业。
原本半年前只是无依无靠的十万流民,经过吕衣半年治理之下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是也是衣可蔽体,食可果腹。
田丰初见时还奇载,问这套体系是处于谁人之手,当他听闻是吕衣亲自布置的之后不由大为赞叹。
深感吕衣的政务才能不在自己之下,即便是换作他田元皓来治理,也大概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只是唯一不曾了解的是吕衣的军事实力。
他原以为吕衣毁家纾难,赈济百姓大概是没有能力再养多少兵马了。
不过,田丰也并不气馁。
他自持本领,自信就算一穷二白,一两年之内也能让吕衣增添数千可战之兵。
可当今日他亲眼见到吕衣麾下这五千虎贲之师之时,他才知道吕衣不仅政务之才不下自己,就连军务之才亦是一时之选。
天才不过是经过了锻炼的常人。
一万个小时就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在任何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吕衣穿越数年,经历不可谓不精彩,长期的锻炼之下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统帅和能吏。
即便是名垂青史的田丰见之也要赞叹。
听到田丰如此赞誉,吕衣心中不无得意。
毕竟没有考试的话,那刻苦学习也就没有了动力。
“虽然此军可勘一用,但是仍需军师先生从旁每每提醒才是。”
吕衣得意却不忘形,仍旧对田丰礼遇如故。
吕衣并非蠢笨之徒,他胸中亦有韬略。
田丰这个军师于他的意义就和荀彧、郭嘉、程昱于曹操的意义。
虽然曹操同样智谋过人,但是一人智短,众人智高。
身为吕衣和曹操这样为人之主,一举一动皆牵动万民生死,都要小心谨慎。
因此才更需要招募一些智谋之士在自己身旁查遗补漏,从旁提醒。
就连诸葛亮都会犯错挥泪斩马谡,吕衣又不是神仙岂能永远正确
而另一方面,他没有万千分身,总要分权下去让人独当一面,这时候田丰、陈宫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
因此,不光田丰、陈宫,今后吕衣还将继续招贤纳士,补充扩大自己的智囊团。
不过眼下的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北征匈奴。
想到这里,吕衣看着面前已经重新列队完毕的大军,立即朗声说道。
“古来强军,莫不以名号传世。”
“今我并州铁骑日趋强大,兵丁日多,亦需立下名号,为后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