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们

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们(2/2)

目录

就算闷在毡帽里忍着痒,他也还是坚持留发,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从朔北出发,沿阴山山谷一路向东,李世民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以来,他们一路与严寒搏斗,一边还得小心躲避追击的薛延陀军队。

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滦河谷地——

东北地区与大漠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再往前便是茂密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铁勒人的游牧骑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安全了!

接下来,不论是向东穿越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进入位于松辽平原的高句丽,还是沿大鲜卑山南下进入燕山山脉。

都是自己人的势力范围。

都是李明的势力范围!

我说那小子当初怎么挑了辽东这块边角料,没想到在这夭寿的时刻还能有奇效……李世民心中苦笑。

只是一步闲棋,没想到还能救命!

“父亲。”李承乾策马来到李世民跟前。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炼,娘娘腔的太子终于变得……

其实一点也没变,甚至因为北方光照不足,他皮肤还变得更为白皙,更有女人味了。

这让李世民有一种生了个女儿的劳累感,时刻得警惕着契苾何力的部众。

契苾何力本人当然是值得信任的,这么久也没有丝毫减弱对李世民父子的恭敬。

但他的部众就不好说了。

“跨过大鲜卑山就安全了,终于能回到大唐了。”

李承乾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虽说他和他的李明皇弟有亿点啸矛盾,但和狼哇怪叫的铁勒人相比,自己那个阴险狡诈的十四弟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是啊,安全了,各种意义上……李世民眼神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陛下,陛下!”

去捡拾猎物的契苾何力突然大喊一声。

李承乾立刻警惕起来,李世民则直接弯弓搭箭:

“敌袭铁勒人还是室韦人!”

“不是,有死人!”契苾何力大声回答。

切,死人算什么……父子二人无奈地互视一眼。

“是一个穿着唐甲的突厥……哎哎哎!死人活了活了!”

契苾何力的喊声逐渐变形。

老李和大李父子二人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立刻驱马赶了过去。

身穿唐甲的突厥人尸体突然复活,这怎么都和“对劲”二字不搭边。

…………

“谢谢谢……”

那个被从雪堆里拔出来的突厥甲士烤着火,冻得牙齿直打颤,用突厥语哆哆嗦嗦地向救了他的老乡们道谢。

不料,其中一位一看就是胡人长相的汉子,用带着古怪口音的突厥语怒斥道:

“放肆!会说官话么会就别在至尊面前用鸟语!”

什么毛病,你不也是说鸟语的胡人么……那位甲士心里嘀咕。

但他情商没有低到为此和救命恩人争论起来,顺滑地改用汉语道谢:

“谢谢诸位出手搭救,感激不尽。”

一口倍儿地道的长安话,让汉语还带有口音的契苾何力吃了一惊。

而甲士也没闲着,趁对方愣神的短时间,眼珠大致扫视了一圈。

救他的部落中,大部分成员像是突厥人或者铁勒人,其中也有几位契丹长相的人。

而且这支部落显然不普通。

因为除了一位“契丹”女人以外,这部落全是男人、牛羊、兵器和战马。

而这“契丹女人”,一下子就吸引了甲士的目光。

太漂亮了!肤白貌美,简直不像是这一带粗糙的水土所能养育的尤物。

甲士呆滞了一会儿,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局促地将视线离开了女人,落在她身边的大叔身上。

大叔长相普通,穿着也很普通,一身狐皮和普通的契丹人别无二致。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方总给甲士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错觉。

这不是错觉,因为部落里的其他人,明显对这位异族大叔十分尊敬……甚至可以说是敬畏。

“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被埋在积雪深处,奄奄一息。”那位大叔和蔼地问,说的也是汉语:

“你路上遇到了什么我看你穿着盔甲,你是唐军军官为什么会独自一人出现在这个地方”

若不是这冻僵的人穿着如此特殊,这个正在跑路的部落才懒得多管闲事救他。

大叔的态度很是温和,但甲士却不自觉地低了头,不敢直视,有一种彻底坦白的冲动。

他忍住了冲动,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

“回诸位恩公,我在找人,不慎迷路误入林间深处,失足跌汝山谷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再睁眼便见到了诸位。”

他喝了一口热水,反问道:

“几位是长安来的汉人为何也在此地”

那“女人”动嘴了,发出的却是男人的声音:

“因为我支持皇帝。”

最开始那胡人酋长插话道:

“因为朝廷的虫豸说我反对皇帝。”

那温和大叔用清水把脸一抹,摘下厚厚的毡帽,气质一下子变得威严无匹。

“因为我就是皇帝。”

…………

“陛下!长生天不负,您安然无恙!”

那位甲士——也就是从李泰军阵溜了号儿、单枪匹马北上寻找皇帝的阿史那社尔——跪在地上,激动得痛哭失声。

“你一路从长安过来寻我的吗,就你一个人”

李世民心疼地将这位大忠臣扶起,心里像是打翻了调味瓶,百味杂陈。

喜的是,大唐有忠臣。

忧的是,只有一个,还是个外族。

其他文臣武将呢他的那十几个儿子呢

“启禀陛下,臣是从函谷关来的。”阿史那社尔如实汇报。

“嗯函谷关”

听见这个意外的地名,李世民愣了一下:

“你去那儿干什么”

山东六国又来合纵攻秦了

“八王的军队,在函谷关发生会战,李泰为首的藩王联军战胜了李治的朝廷军,夺取了函谷关,正在西进向潼关进发……”

“什么什么什么!”

不仅仅是李世民,连李承乾、契苾何力,以及旁边的吃瓜部众都惊呆了,一个个都蹭地站了起来。

大家都有种少看了几十章的感觉。

“朕……起兵北伐薛延陀,是今年的事吧”李世民甚至都怀疑自己穿越了,茫然地扶着额头。

“呃……恐怕是的,陛下。”

阿史那社尔便将李世民失踪以后,李治与李泰打起内战的经过,大致讲述了一番。

“呵!厉害!”李承乾肩膀一耸,冷笑一声。

“老四有反心不奇怪,只是没想到,貌似老实的老九也……”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余光瞄见李世民的表情,便不敢再煽风点火了。

李世民的脸一下子就涨成了猪肝色,仿佛大脑的血管随时都可能会爆炸,脸上写满了震惊、悲哀、失望、愤怒……

自己落难,儿子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救自己,而是争家产。

论谁都会震怒。

更何况,这些不肖子自己互殴还则罢了,还把全天下卷了进来,搅成了一锅粥!

被他们送上战场的,可都是大唐的良家子啊!

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内耗上!

李泰和李治这是想干什么

要掘了大唐社稷的根吗

百姓吃饱饭才几年呢

皇子们为了一己之私大打内战,搞得天下大乱民怨沸腾,不怕百姓揭竿而起

更何况,北边的薛延陀、西突厥还在那儿虎视眈眈呢,忘了

贞观之治的虚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幻觉,在李世民的脑海中轰然破碎。

他忽然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东北的寒风中无助地飘摇。

所有人都哗啦啦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良久,李世民缓缓开口:

“李明呢他在干什么”

李承乾立刻接过话茬,问阿史那社尔:

“对,如今的监国是十四郎,朝政按理说在他手里。

“他为什么不阻止内战,不阻止八王之乱”

“监国殿下他……”阿史那社尔也浑身颤抖了起来,语气悲怆:

“监国殿下他,被反乱的诸王所害,死社稷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