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368章 收编李定国

第368章 收编李定国(1/2)

目录

第368章 收编李定国

孙可望率军退出宝庆,屯齐亦不敢追。驾前军的实力,他算是领教过了。另外,清军粮草不济,亦使屯齐深感苦恼。

是役,大西军、清军各自领兵十万云集宝庆。宝庆本就残破,老百姓更加惧怕,纷纷遁入山谷不出,号曰“避安”。

屯齐领满蒙汉八旗三万多人,绿营兵七万多人,总兵力达到十万余人。绿营兵虽不能战,吃粮食是一点也不少。清军粮草不济,军夫多饿死者。

于是,屯齐分兵掠邵阳、新化、新宁、东安、祁阳诸县,“搜山破寨,无一得免”。百姓多被清军所杀,粮食皆被剽掠,余者多饿死。

大西军退屯武冈、城步、黔阳等地,与清军以紫阳河为界。

六月,屯齐部清军饱掠过后,解决了粮食问题。

此时,赣州已被围困四个月,守军粮食将尽,只得减半供应。居民粮食多被剽掠,民众饿死甚多。全鸣时潜入城内,策反守军,鼓动民众。居民时有暴动,赣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六月初二,屯齐按捺不住,从宝庆拔营,东击郴州。

郴州有一条驿道通往广东,经宜章县可翻越五岭之一的骑田岭,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从韶州府溯浈水即可到达南雄府,走梅关翻越大庚岭便可至赣州。

只不过,这条通道多为陆路,通过条件不佳,不像严关、梅关那样有水利之便,不常用来行军打仗。

屯齐此举甚是厉害,一可以打击李定国,肃清湖南的大西军,为本职责任;二可以威胁赤军侧背,遥解赣州之围,为友军分忧。

李定国急派靳统武间道走吉安,向岑丹初求援。

靳统武,陕西泾阳人,乃李定国嫡系部将,挂澍德将军印。历史上,靳统武对定国忠心耿耿。李定国在缅甸病重,临终托孤,命靳统武辅佐世子李嗣兴继续抗清,要求李嗣兴事之如父。

“殿下,唇亡齿寒,鞑子一破郴州,便可入韶州,后果不堪设想。”靳统武一身是胆,但拙于言辞,见到岑丹初先行跪拜,直言请兵。

大西军、大顺军从惨烈的明末农民战争中脱颖而出,自有其过人之处。大顺军擅长抚民,大西军则勇猛敢战,尤其擅长机动作战。

每有大战,大西军将领常常带头冲锋。靳统武就是这样一员猛将,深为李定国倚重。

“赤军兴师动众,围赣州四个多月,志在必得。一旦出兵入湘,势必前功尽弃。”丹初慢条斯理地说道:“康国公能征善战,在衡州阵斩尼堪,对付小小一个屯齐,自然不在话下。”

李定国心气高,对孙可望不服久矣,亦不愿归顺岑丹初。但时过境迁,他脱离孙可望,也就没有了稳定的后勤供给,麾下兵马缺衣少食,不断溃散。

郴州形势逼仄,并非根据之地。李定国前有赤军拒绝入关,后有清军咄咄逼人,俨然已经陷入绝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