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288章 兵临城下

第288章 兵临城下(2/2)

目录

他恢复了镇定,说道:“桂林易守难攻,城西、城北多山,有鹦鹉山、叠彩山诸座山峰。城墙依山而建,连接诸山,构成西北环山城。城西、南又引阳江为护城河,城东濒临漓江。此山川形胜,天赐之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固守待援,定能大败赤匪。”未几,广西巡抚王一品、署理布政使张星光、巡按御史王荃可先后赶到南宁。他们听说孔有德召见部将,猜想必是在商议进退走留,随即跟了进来。

孔有德倒也坦荡,让人把来袭赤军的情报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王一品出身辽东汉人,隶身汉军八旗,官瘾大,却又贪生怕死。此人在历史上留下恶评,其人其事颇能窥见清初政法之严。永历四年,王一品随孔有德进入广西,为满清第一任广西巡抚。广西战事频繁,王一品“畏瞥托病”,于永历五年回旗疗养。永历八年,清军击败李定国,再次占领广西,拟任王一品为广西巡抚。王一品大惧,以两千白金贿赂吏科给事中陈嘉猷,打算留在京中或京畿任职。事发,清廷将王一品绞首,陈嘉猷则流放宁古塔,成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个流放宁古塔的汉人。

“王爷,赤匪从柳州来,其势汹汹。缐镇统率主力攻略柳州,生死未卜。桂林城防空虚,不如急往平乐、梧州,与马镇合兵一处……”

定南藩家眷众多,迁徙不易。战时急迫,军队自顾不暇,哪有余力保护家眷

王一品话还没说完,王荃可立马跳了出来,说道:“抚台所言,万万不可。桂林为广西省会,也是王驾所在,得失关系重大。定南藩五万藩军之士气,广西三百万百姓之观瞻,基于桂林坚城。

“圣上封王爷为定南王,开府广西,为的也是借助王爷的威名,镇慑广西军民。试想,若王驾擅动,则广西军民都将动摇。守军焉敢再守城顽抗百姓岂不更要受赤匪蛊惑”

王荃可还不到三十岁,却担任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巡按御史,又称巡按。这只是个正七品小官,却“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权力很大。

巡按御史品级低,多由年轻的小官担任。这些小官未染官场暮气,甫掌大权,往往勇于任事。有明一代,很多名臣出仕不久就担任巡按御史,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但到了明朝后期,巡按侵略巡抚大权,导致巡抚事权不一,地方军政往往受其影响。

清承明制,清初亦在各省设立巡按御史。满族封疆大吏对巡按御史非常反感,各省经常发生督抚擅杀巡按的事情。顺治后期,清廷干脆裁撤了巡按御史一职,改以分巡道代替。

清朝的分巡道,成为督抚事实上的属吏,完全起不到巡按地方的作用,反而在省、府之间增加了道,行政更加臃肿。相比于列朝历代,清朝官场更加注重论资排辈。官员颟顸无能,官场没有活力,呈现出万马齐暗的政治形态。

王荃可是顺治三年的进士,之后任湖广监察御史,不到四年升广西巡按御史,跻身大吏之列,对满清感恩戴德。

孔有德戎马多年,最讨厌书生论道,反问王荃可道:“王大柱史,依你高见,赤军兵马甚盛,本藩该作何举措”

大柱史是官场上对巡抚御史的尊称。王荃可被定南王王称为大柱史,脸上并无尴尬,反而侃侃而谈,说道:

“王爷出生布衣,受两朝国恩,封定南王,开府广西,富贵已极。如今桂林事急,王爷守城有责。我们抚按藩各院,自当与王爷一样,与桂林共存亡。”

王荃可说得大义凛然,孔有德很受触动。他思考良久,又问署理布政使张星光:“藩台,你怎么看”

张星光为人深沉有计谋,很受孔有德的重视。他同样是辽人,隶身汉军八旗,说道:

“王爷出身布衣,戎马三十年,定南藩兵马精锐,将士用命,遂能开府粤西。赤匪在明军中堪称后起之秀,但起事仓促,至今不过四年,兵马虽众,多为乌合。今日,赤匪侥幸奔袭桂林,已然强弩之末。只要我们锚定心思,加固城防,再檄令各镇来援,内外夹击,必可一举击败赤匪。”

此计与李养性所说暗合,孔有德深为赞同,说道:“不错,我已檄令各镇回防桂林。不出三日,各镇援军相继到达桂林,再与赤匪决一死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