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375章 本性难改乱京城,讨董檄文天下动

第375章 本性难改乱京城,讨董檄文天下动(2/2)

目录

可能这一切不一定都是董卓干的,有可能是董卓手下的士兵或者将领,瞒着董卓干的,而这些事情被发现后,董卓选择了替他们隐瞒。

但是百姓和士人都将这些事算在了董卓的身上,哪怕董卓之前为党人平反,重礼名士,也挡不住百姓们对董卓士兵的惧怕和怨恨。

这种种的事情发生后,朝廷中弃官奔逃入关东的官员多了不少,比如张扬、曹操、卫兹等人纷纷放弃了朝廷中的官职,选择回到地方招兵买马,试图对抗董卓执政。

东郡太守桥瑁甚至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到各地州郡政府,陈述董卓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复刘辩的帝位。

初平元年

正月一日

在陈留散家财、聚义兵的曹操向天下豪杰发布了一篇《讨董檄文》: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天下豪杰兴义师,泄公愤;扶持皇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乃至九州同济,并赴国难。凡我同盟,务必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者,即刻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随着曹操的檄文传扬天下,关东各州郡,不管是真心想要兴复汉室,或者是有什么别的目的,整个天下海内的豪杰,均蜂拥而至,群起而响应。

为了抢占首义,加上白典等人被支得太远了,袁绍首先起兵响应。宣布自己要尽起渤海之兵,至河内,威逼雒阳,清君侧,诛灭国贼董卓。

随后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首倡义兵的曹操,也接连宣布起兵。

他们决定先带着少部分军队在酸枣会盟,大军在后方缓慢推进,等到商议完成后,再带着大军进攻关内。

因为这些人都是离雒阳最近的人,等到他们都到酸枣,距离远的那些人,才得到消息,于是度辽将军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东莱太守白典也随之响应。

陈留郡,酸枣

酸枣位于陈留郡与东郡、河南尹交界处,再往西就进入了河南尹。

因为是首倡义兵,再加上身为东道主,曹操第一个抵达这里,并带着麾下的士兵开始建立营房,修筑盟台。

正月三日

陈留太守张邈带着三千士兵抵达酸枣。

曹操与张邈是久友,两人一见面就拉着说个不停,张邈也命令麾下的士卒,跟着曹操的士兵一起修筑营房。

正月五日

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接连抵达酸枣。

跟随他们而来的士兵在数千之间,大军都在后面,整个酸枣营地也逐渐开始人声鼎沸。

正月六日

“后将军到!”“山阳太守到!”“济北国相到!”

正月七日

广陵太守张超、冀州刺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接连带兵赶到。

在众人只带了二三千士兵前来会盟时,袁绍居然带了五千士兵,这让会盟的众人直呼袁绍不愧是四世三公,家底浑厚。

而一旁的袁术也对此嗤之以鼻,这袁绍一贯这么装。

既然新的会盟诸侯到了,那依照惯例,应该重开宴会。

由于没有推出一个盟主,所以众人都将高位空了出来,都在左右两边落座,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袁绍和袁术自然而然的坐在了左右两边的首位,而其他诸侯并没有什么意见。

就连曹操这个东道主也说不出来什么,只好坐在席位的中间。

谁叫这二人都是四世三公呢也只有白典到了,才能与二人争论一番。

不过如今白氏未到,他们就只有以袁绍、袁术二人为主。

他们一个是河北世家非白姓世家的头领,一个是河南世家的执牛耳,虽然都姓袁,但是他们知道,这两家可是水火不容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