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多愁善感的满桂(2/2)
建奴还未做大兼并科尔沁部之前,科尔沁就经常以附庸的名义,请求大明朝廷帮助其抵抗建奴的吞并。
且在万历和天启年间,大明针对建奴发动的战役中,提供武力支援。
在当时的明末舞台,堪称变异版的三国演义,大明、建奴和蒙古族部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不过随着时局的发展,松散的蒙古各部落逐渐被分化击溃,不是投靠了大明就是投靠了建奴。
当然,绝大部分都还是投靠了更能直接威胁他们生存,且文化相近的建奴。
而投靠大明的蒙古部落,大多只是一些小部落,或者干脆就是一些被击溃的残兵败将。
而这些人也在明奴战争中,逐渐的消耗殆尽。
不过王安也知道,此时明面上还对大明保持善意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只是因为过于弱小,而且还分不清大明和建奴之间究竟谁能力主沉浮,因而摇摆不定罢了。
但要是说,三方势力之中最弱的蒙古人,除开林丹汗以外居然敢对大明发动袭扰,甚至直接打到大同府境内的,王安就多少有些不信了。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同样受到小冰河时期影响的蒙古人,再加上崇祯断绝市赏的影响,比起大明也好不了多少。
为了吃饱肚子,弄到足够的生活所需物资,这些小部落经常伪装成建奴或者是林丹汗,或者干脆不打出旗号,匿名打劫大明百姓,劫掠一些小的城镇。
虽然对大明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放在满桂这个负责一地平安的总兵身上,就如同蟑螂啃大象,咬不死人但是恶心人啊!
地方报上来有鞑子侵扰百姓,升为总兵管还是不管
如果要管,又得去分析究竟只是小股活不下去的鞑子跑来打秋风,还是真的紧急军情,由大股鞑子入寇
派出去的军队如果多了,粮草消耗能吓死个人。
但派出去的少了,搞不好遇上实力较强的鞑子,人家直接给你当成送军需的好人怎么办
要说不管的话,边城外那么多的百姓和屯田,难道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而且长此以往,周边的蒙古部落难道还能服气大明吗
如果是换成别的将领也就罢了,不服就不服呗,反正自己捞够了银子就退休。
可是满桂才四十几岁,虽然并不年轻了,却也还算得上身强力壮,在仕途上的发展前景也算未来可期,自己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自己这良心,还过不过得去
而且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明开始走下坡路的事情已经弄得人尽皆知,即便是最弱小的鞑子,也敢扑上来咬两口。
这让心怀家国的满桂,如何能够不忧心忡忡。
又谈论了一会儿局势,王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叹息一声,却未满桂说道:“大哥莫要忧心,尽人事知天命,凡事问心无愧便好。”
“况且小弟也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