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第185章 出发

第185章 出发(2/2)

目录

因为刘宗周曾经说过这颗大珍珠价值起码在三千两上下,所以王安也算心里有底,最后淡了两千五百两。

在最多给七成的点当铺行规下,这个金额算是高的了。

当然也有大珍珠乃是稀世奇珍,平常十分少见,导致当铺势在必得的缘故。不过典当的这颗大珍珠金额还是有些不够,于是王安又淡了另外一样宝贝,再加上煤栈这段时间的盈利,堪堪凑够一万两千两银子左右。

至于采买的过程倒也顺利,这个时期的奸商套路还没有后期那般五八门,即便耍了些手段,也被饱受后世奸商坑货洗礼的王安看了出来,所以采购的物资品质和价格,都还算不错。

除了一些量比较大不能立刻交货的,其余物品都被王安运到了相对冷清的煤栈,暂时保存起来。

随即又找了一家车马行,雇佣了足够数目的车马,又找到一家打行,雇佣了五十名打手。

说是打手,其实都是附近乡下比较强壮的农民,和京城本地的青皮混混。

虽然战斗力不高,但却很有几个老师傅在,所以路上如果遇到一些饥民或是小股强盗土匪,倒也勉强能够应付。

况且此时还是明初,相较于十几年后的光景来说已经足够“太平”,只要晓行夜宿,一路都走官道,倒也问题不大。

做好了一切准备,王安便急吼吼的带上这支临时拼凑的商队踏上了前往大同的旅途。

一路上倒也算是顺风顺水,因为崇祯给林丹汗所交易的这批战马找了个朝贡的名头,所以发给王安的不仅是“差发”文书,还有礼部所颁发的堪合。

因此一路上所遇钞关倒也没有过于为难王安,最多只是收点“孝敬”便顺利放行。

至于应当缴纳的赋税,更是一律减免。

搞得王安一路上直感慨,真是朝中有人好做事。

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王安总算带着三队来到了大同府,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

虽然遇到过几波饥民,但都是些逃难的队伍并没有所谓的起义部队,于是在打手们亮出腰刀的时候便一哄而散。

把守城门的官兵,在听说王安是前来输送物资的时候,都有些诧异。

因为崇祯早已下令“尽革其赏”,以他们的地位,满桂也不可能主动去跟他们说,自己已经上疏朝廷如何如何。

所以王安倒是费了一番口角,在费了五钱银子的情况下,领队的小头领总算是答应替王安通报。

过了月末两刻钟的时间,那名守城官兵又回来了,热情的带着王安进入大同府。

王安的三对线是被领到一处仓库模样的地方,好让商队暂时歇息。

随即便带着王安前晚总兵府,准备面见大同总兵满桂。

王安足足在门房里做了两个时辰,方才得到满桂家丁的宣见。

于是乎王安在一间书房,见到了明末的这位传奇兵王。

只见对方身材魁梧,一脸黝黑,满脸胡子拉碴,看着还真有些蒙古人的粗犷,怪不得全天下都在传他是蒙古人。

不过对于他的真实种族,其实在后世人的论证中也是存在着分歧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