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朱纯臣(2/2)
怎么跟人家国公斗那两条煤矿人家说占就占了,你能咋地
然而王安虽然面色难看,却并没有什么畏惧之色,反而义愤填膺到:“淦,这忘恩负义的狗汉奸欺负到我头上了!”
晚安这句话,吓得二狗的嘴皮子又是一阵哆嗦,慌忙摆手道:“掌柜的,这话要是让人家听去可怎么得了哟!”
“而且人家可不是狗汉奸,那可是咱们的大明的国公爷呢!”
王安眼珠子左右转了转,确定周围没人偷听,这才狠狠的骂道:“国公咋了,大明律哪一条规定国公不能当汉奸!”
没有在理会面如土色的二狗,王安站起身在生药铺里来回踱步。
“还以为是拿伙趁着没人占便宜的强盗,没想到居然是朱纯臣,这王八蛋虽然是条卑鄙下贱无耻的狗汉奸,不过这国公的身份倒是真难弄啊!”
王安左思右想,在铺子里转圈都快转的鞋底冒火了,也没想到怎么把煤矿从朱纯臣手上拿回来。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此时两者之间的鸿沟犹如天堑一般,想把煤矿从他手上拿回来简直是痴心妄想。
“娘希皮的,大不了老子上午门告你的御状去!”
朱元璋开创大明之时,曾专门编纂了一部名为《大诰》的法令,规定百姓可以直接向朝廷举报不法官员。
并设立登闻鼓院,类似于后世的信坊办,专门受理百姓告官的案件。
甚至还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如果百姓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非皇帝出面不能明断的,可以直接敲击登闻鼓告御状。
虽然朱元璋之后,大明的其他皇帝们对于这些相应的举措有一些面子工程的意思,并未再积极推动,但好歹有那么一道程序在那里。
王安要是真豁出一切,非要去敲那登闻鼓告御状,那也是他身为大明百姓的合法权利。
不过告御状这玩意儿,想想怎么不那么稳妥,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还是轻易不能动这个念头。
但眼下除了告御状,晚安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也许自己那个有堂弟有办法”无计可施的王安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堂弟身上。
毕竟听堂弟的意思,自家叔叔还是个红顶商人,貌似跟袁崇焕还有点交情。
而王安并不知道袁崇焕已经出京赴任,还当袁崇焕仍然在当他的兵部右侍郎,心想着要是实在不成,或许可以托舅舅给袁忠换写封信找找门路,从中设法。
只是他那堂弟,整天神出鬼没的,连住在哪家客栈也没有提起。
王安又有些羞愧,自己似乎也没有主动问起过。
现如今火烧眉毛,想找人却又无处可寻。
好在煤栈的存煤还能支持几天,只能寄希望于堂弟这几天来找自己,也好商量一番。
然而此时财政危机得到缓解的崇祯,正忙着清算九边欠饷。
难得财大气粗了一回,崇祯也想着把欠饷发下去,提振一下士气。
顺便看看各地发来的谢恩奏本,正沉浸在各类华丽辞藻堆砌的马屁之中。
浑然把他的兄长王安,给忘到了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