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第37章 天下人都是盐商

第37章 天下人都是盐商(2/2)

目录

而当时全国持有盐引的商人按照地区划分为十个“纲”,每“纲”为盐二十万引。

算下来朝廷应该得到的银子是,二十万引乘与十个“纲”再乘与六两六钱四厘,合计朝廷应该得银一千三百八十万两!

是每年,一千三百八十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明末的盐税收入只有二百五十万两!

剩下的一千一百三十万两去哪儿了

无疑,是进了各级盐政官员和各大小盐商的口袋!

而大明运转了多少年,这些蛀虫就趴在食盐这条利益链上吸了多少年的血!

整整两百多年下来,盐商该多有钱想都不敢想!

当王安将上述数据一一说出,崇祯眼睛都红了!

每年一千三百八十万两白银,你们只给朕二百五十万两!

真他娘的把朕当二百五了是不是!

原本对王安说的“大家一拍两散多好”的言论还不敢苟同,但是在得知盐商把自己当二百五之后,别说一拍两散了,拖着盐商同归于尽的心思都有了。

他奶奶的,劳资在这里为了边关几十万两的军费愁的头发都白了,你们攥着几千万两的身家纸醉金迷。要不说,还以为这天下是你们盐商的天下,咱老朱家只是给你们打工的!

“他姥姥的,全都抓出去宰了!”崇祯越想语气,直接“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捏着拳头睚眦欲裂。

王安吓了一跳,有心心惊的道:“呵呵,贤弟啊!咱知道你爱国,不过这到底是朝廷的银子,咱别激动好嘛”

崇祯没搭理王安,实在是气的说不出话了。

王承恩也是哆哆嗦嗦的不敢出声,因为他太知道皇帝为了银子操了多少心。

操心到甚至亲自拿着算盘去算户部的账册,就怕被底下人乱了一两银子。

结果现在知道每年都有一千一百多万两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流走,没有气的当场驾崩已经算是心脏好的了。

崇祯相只暴躁的兔子,原地来回踱步,恨不得当场蹦起来。

转悠了大半天,这才勉强冷静下来,抓着王安的胳膊说道:“那依照兄长的意思,就是废除纲法,改由官府专营”

王安点点头,想了下后世的盐业说道:“能这么做当然是最好的,每个布政司都成立专门负责食盐销售的衙门,直接将税额包含在成品当中,直接销售给百姓!绕过盐商这一环节,又或者说全天下人都可以是盐商!”

“全天下人都可以是盐商”崇祯一愣,他本意就是清除盐商,怎么一下子又整出全天下都可以是盐商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