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她,一心修仙 > 第179章 IF线 谢怜不一样的穿越

第179章 IF线 谢怜不一样的穿越(1/2)

目录

第179章 if线 谢怜不一样的穿越

“师父,我们下山已经三年了。下山时,你说要带我寻访高人,见见世面,可如今已过了三年,高人是一个也没见到,早知如此,还不如回山上修行,来的快活。”

迢迢山道上,一穿着青色道袍的女子鼓着腮帮子抱怨。

这女子生的十五六岁,衣着朴素,道袍上还沾着不少灰尘,显得风尘仆仆,本该扎的整齐的发丝,如今也只是一根简陋的枣木发簪插着,显得有些松动。

但饶是如此,仍然难掩其清丽脱俗的外表,小脸粉雕玉琢,双眸灵动有神,只是如今小嘴却撅着如壶嘴,显然是在闹着小脾气。

而在他前面慢悠悠行着的“师父”,也是一袭道袍打扮,看着四十岁左右,丝毫也谈不上仙风道骨,反而透着几分慵懒。

道人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说道。

“你这丫头,真是没点耐心,修行一道,动辄数百个春秋,现如今不过三年,弹指匆匆,你这就不耐了回山啊,你是别想了,为师非要磨一磨你这性子不可。”

此话一出,小道姑自是更加不满,腮帮子更鼓了,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道人见此,表面莞尔,但内心却是透着几分无奈。

此次他还真没有折腾自己这爱徒的意思,带她下山,本意真就是拜访一下自己的几位道友,顺便带徒弟见见世面。

可不巧,到了地方才发现,相熟的几位道友竟是都不在洞府之中,有的外出采药,有的外出论道,也有的出去寻找机缘。

修行之道,茫茫不可测。

外出一趟,兴许就是十几个寒暑。

可若是就这么悻悻的回山去,又不是他鲁同甫的风格,尤其是这丫头,本就是刁蛮的性子,蹉跎三年,一无所获,定是要在他耳边叨念数月不止。

于是,也只能领着徒儿漫无目的的自这世间行走,寄望着寻着些山野遗贤,也算是高以慰藉了。

只是这天地之大,高人怎是好寻的

饶是他挑着那些俊秀山水刻意寻找,至今仍然一无所获。

正在惆怅之时,忽然之间听到林间深处传来阵阵歌声。

“师父……”

小道姑竖起耳朵。

“静听。”

鲁同甫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神色认真了起来。

就听得,阵阵歌声自林间传出。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歌声并不优雅,反而粗犷,调子更是典型的山间野调,可是这歌词……这歌词极有韵味,细细咀嚼,恬淡而不寡淡,反而透着几分感悟,几分心境。

“哈!小杏儿,高人这不就来了吗”

鲁同甫大笑,领着徒儿直接钻入山林。

慵懒之态一扫而空,脚下生风,几个步伐之间,竟然已经没入深处。

片刻之后,就到了一个樵夫跟前。

三人对视,都有些惊讶。

樵夫惊讶于自己刚刚砍柴结束,准备挑着担子回家,结果一抬头的工夫,眼前居然出现两个大活人。

而鲁同甫的惊讶,则是来自于樵夫的身份,这歌词豁达恬淡,意境十足,吟唱者怎会是一樵夫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轻视,许多高人都有怪脾气以及怪癖,此人虽然表面看着只是平平无奇一樵夫,但这可能只是表面,于是他态度温和,拱了拱手,笑道。

“贫道师徒二人过路于此,惊扰了这位女先生,不到之处,还望包涵。”

樵夫连忙放下干柴,摆手说道。

“我不过是一砍柴樵夫,目不识丁,更无显赫家世,哪里当得上女先生称呼道长不必如此客气。”

鲁同甫一怔,问道。

“目不识丁之人,怎会唱出这等意境十足的歌谣”

樵夫闻言,大笑道。

“道长误会了,此歌谣,非我所创,而是三年前,这座烂桃山上,有一女先生迷路误入,我等樵夫见其孤独,询问之后,才知他在世上已无亲友,更是无处可去,于是便为他在山上修了几间茅舍,供他居住……谁料这位女先生当真是大才,不仅谈吐文雅,更是学识惊人,为了报答我等恩情,特意为我等子女开蒙启智,教导学问,更难得的是,这位女先生授课之时,全无普通私塾老学究那般之乎者也,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更是信手拈来,寓教于乐,让人叹服。”

“我等农闲之时,偶尔也会前往旁听,虽是一知半解,但多多少少,也学了不少东西。”

“方才那首歌,便是女先生所作,本是一故事中所写,被我记下,偶尔唱起,倒也有几分闲趣。”

闻言,师徒二人皆是匪夷所思。

小杏儿瞪着大眼睛问道。

“你方才说到子女皆可前往女先生处学文,是也不是”

樵夫点头。

“如假包换。”

小杏儿摇头说道。

“可是这学问,怎会教授于女子我这三年也走了不少城镇,只见男儿入学社,私塾读书,女子却只是在家学些女红,烹饪。那女先生如此做派,岂不是离经叛道”

樵夫轻笑一声,说道。

“最开始时,我等也有此疑虑,询问女先生是否只让男儿来听课,但女先生驳斥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等又问,若是外界儒者得知,定然会为女先生招来恶名,但女先生却笑答,他本就没什么名声,更不在乎名声,学问是他的东西,他愿意教给谁,谁又能说出个不是来若是有人说,只当他是浮云罢了。”

“好一个只当他是浮云罢了!”鲁同甫赞叹。

他心中寻思,这个所谓的女先生,是不是修行者不好说,但有这等心胸,这等心境之人,也定然是一个不拘世俗礼法的饱学之士了。

修行之人也并不是只跟修行者来往,许多贤者,都和修行者为友,无关身份,只是志趣相投罢了。

樵夫所描述的女先生,就让鲁同甫产生了想要结交的念头。

于是问道:“这位女先生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贫道生平好结交朋友,既然遇到,怎能不相识还请阁下告知女先生居所,贫道当立刻前往拜会。”

听了这话,樵夫却是一叹,说道。

“不瞒道长,我等已经一年未曾见过女先生了。”

鲁同甫不解,连忙催问。

却未曾想到,听完后竟然心头火起。

只见他樵夫说道。

“一年前,烂桃山上忽然间生出了怪异,每每往半山腰去,总会有一阵恶风袭来,让人难以前进,若是硬着头皮上前,则是会被恶风卷起,一晃神的工夫,竟然已经被卷到了山下……自那之后,我等想尽办法,却也上不得烂桃山半步。”

“女先生姓叶,名叫谢怜,患有眼疾,不能视物,平日里多靠我等送上食物接济。”

“如今一年过去,我等上不得山,谢姑娘只怕是……”

樵夫说到这里,不禁忧心如焚。

一个文弱书生,还是瞎子,孤身一人生活在山上,还能有活路吗

每每想到此,便忍不住落泪。

谢姑娘,多好的人呐……

“呔!”

鲁同甫目眦欲裂,恨不得一口银牙咬碎,一腔怒意上涌。

樵夫不知详细,他还能不知道吗

什么恶风

多半是妖物作祟!

这世间不乏有妖物害人之事发生,他游历红尘多年,早已见怪不怪。

平日里倒也谈不上嫉恶如仇,只是这妖物竟然害了这山上的大贤,断了他的交友之心,这让他怎能接受

再者说,那谢姑娘,听樵夫所言,孤身一人居住在山上,与世隔绝,又是个盲人,绝对的人畜无害。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要被妖物所害吗

“说不得,今日我罗浮山鲁同甫就要斩妖除魔,替天行道了!”

鲁同甫心中默念,牵着弟子的手,一阵清风拂过,却已经朝着烂桃山而去了。

刚到了半山腰,果然一阵恶风袭来,拦住了去路。

“雕虫小技!”

他冷哼一声,衣袖甩过,恶风自然散去。

于是露出前路景象。

鲁同甫定睛一看,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这怎么可能”

在鲁同甫的一贯认知里,妖物都是凶恶的,这种凶恶,不光体现在妖物本身,还包括他们居住的环境。

不说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险恶,但也绝不该是眼前的这副模样。

他看到了什么

一眼望去,这烂桃山自半山腰开始一直往上,竟是密密麻麻的梯田,种满了各类粮食,长势极佳。

这梯田阡陌,井然有序,明显是有人打理的。

再看看这山道,原本陡峭的山路,如今竟然被打磨的平坦许多,一条条青砖铺就,形成了一道山路。

无论用哪种角度去看,这里也绝对不像是什么妖物盘踞之地。

难道是樵夫说谎

鲁同甫摇了摇头,方才阻拦他前进的恶风分明是妖风,妖气浓郁的很。

这里一定有妖!

他心中好奇之意愈发浓郁,领着徒弟上前。

一路登山,所见所闻,着实大开眼界,山道两侧的梯田也就罢了,他甚至还看到了成片成片的果林。

有杏子,有苹果……当然,最多的乃是桃。

毕竟山名烂桃山,本来就以桃树众多而闻名。

烂桃山上过去只有桃树,而如今却多了这么多其他果树,显然也是人为栽种的。

可是按照樵夫所言,烂桃山已经一年没有人上去过了,而且就算是有人上去,又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果树呢

这些果树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有些年头,绝不是刚刚栽种一年的能够长成的。

也就是说,只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

可是这么多的果树,要搬运到山上移植,谈何容易谁又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

鲁同甫胸中疑惑越来越多。

“师父,你看那里。”

小杏儿指着前方某处。

鲁同甫定睛一看,竟然是炊烟

“去看看。”

他并没有因为亲眼所见的祥和景象放松警惕,反而愈发的提防。

随便恰了个法决,隐匿住行迹,师徒二人渐渐靠近了炊烟处。

就看到,前方竟是一排整整齐齐的木屋,而在最前方的屋子,正是厨房,里面准备着饭食,伴随炊烟传出来的,还有诱人的饭菜香味。

可师徒二人分明看得清楚,这所谓的厨房之中忙碌的,压根不是什么人,而是三只狐狸!

准确来说,应该是狐妖!

三只都是红狐。

其中一只老狐,身材硕大,人立起来,真就跟成人差不许多了。

腰间围着个围裙,手上锅铲翻飞,正在噼里啪啦的炒菜。

老狐是大厨,其他两只小狐狸则是帮厨,干一些剥蒜,洗菜,切菜之类的琐碎小事。

鲁同甫几乎怀疑自己的眼睛。

什么情况

三只狐妖在做菜

我没有看错吧

锅里面真的是菜,不是什么人肉血食之类的东西!

鲁同甫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了,身形一闪,直接就出现在厨房之外了。

他已经确定,虽然这里有一排木屋,但其他屋子都是空的,只有厨房里有三只狐狸。

“谁”

毕竟是妖物,反应很快。

三只狐妖立即戒备看来。

奈何鲁同甫的道行高出许多,袖口一松,一枚晶莹剔透的铃铛便落入掌中,摇上那么一摇,三只狐妖立即动弹不得。

三妖眼中惊恐无比,他们已然知道眼前的道人能够轻易决定他们的生死。

但并没有如其他鲁莽妖物一般口出威胁之言,更没有卑躬屈膝的求饶,反而不卑不亢的说道。

“胡阳,胡月,胡长寿,见过道长。”

鲁同甫眉梢一挑。

“你们不惧贫道吗”

胡长寿,也就是老狐。

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转,说道。

“非是不惧,只是女先生说过,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爷孙三狐,没有得罪道长之处,道长看着也不像是滥杀之人,所以尚且能够保持镇定。”

边上的小狐狸胡月脆生生的补充说道。

“还有,若道长真的想对我们不利,那我们就算是恐惧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徒增笑料罢了,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闻言,鲁同甫终于确认,这三只狐狸与众不同。

虽然说狐妖,本来就颇有灵性。

但这三只狐妖不仅有灵性,还有“人性”,言谈举止之间,还透着几分文雅之意。

“你们这三个小妖,倒是有几分聪慧,不过有一点你们却是说错了,贫道是否会对你们不利,还要看你们是否肯配合问话,若敢隐瞒编造,贫道也不介意斩妖除魔。”

鲁同甫威胁说道。

“事无不可对人言,道长尽管询问。”

胡长寿很是配合。

“贫道一路走来,此山之上,多有怪异之处,如那山间妖风,田地,果林,木屋,以及你们这些正在做饭的狐妖……如此种种,贫道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鲁同甫抚摸着胡须问道。

“这一切,都是因为谢姑娘。”

胡长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没办法,不配合不行啊,形势比狐强。

“一年之前,大姐途经此地,于烂桃山上见到女先生授课,女先生讲课之时,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言语之间,更是蕴含天地至理,发人深省,大姐偷听三日,获益匪浅,于是便将我们一众召集而来,于烂桃山上听课。”

“女先生原来的学生,都是凡夫俗子,我等未曾化形,只恐惊扰到了他们,于是刮起妖风,拦住前路,以防凡人误入。”

“至于那良田,是为女先生三餐而种,至于果林,本来这里只有桃树,只是有一日,女先生言桃子再好吃,吃久了也腻了,于是大姐便动用法力,自他处移来果林十三处,供女先生日常食用,而我们爷孙三个,则是女先生的厨子,午饭时间眼看着就要到了,于是在此忙碌。”

这一番言语,着实是让师徒二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什么鬼

这些妖族竟是那谢姑娘的学生

不仅来听人族授课,还极为注重师道,从种粮食栽树开始,照顾老师的方方面面。

如此妥帖,别说是妖族了,就是人类也要汗颜。

“你们身为妖族,怎会来听人族授课呢”

小杏儿忍不住问道。

这一切都在冲击着她的世界观。

“妖族艰苦,不懂文字,没有传承,天生地养,好不容易觉醒灵智,却不通修行之法,人族乃是万物灵长,不跟人族学习,我们又跟谁学呢”

胡长寿言语之间先是有些凄苦,紧接着又振奋了起来。

“再者说,谢姑娘虽然不通修行,但却不是一般凡人,所言所讲,皆不同凡响,我等跟随女先生学习一年,三百妖族,尽数有了道行,成了精怪,炼化横骨,口吐人言。”

闻言,鲁同甫再次受到了震撼。

这个谢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

竟能做到如此不可思议之事!

妖族修行艰难他是知道的,在这个世间,除了十万大山乃是妖族地盘之外,其他各地,多是人族活动。

在多数人族眼里,妖族都是十恶不赦,厌恶非常的。

所以妖族欲要求道,确实是艰难无比,绝大多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运气好些的,或是有大妖提携,或是成为了修行者的坐骑,或是意外得了机缘,这才可能有些成就。

妖族跟随“谢姑娘”学习,鲁同甫不觉得意外。

可是这谢姑娘一介凡人,所教的东西,竟有如此妙用

一年之内,三百蒙昧妖族,全部成了精怪,能够口吐人言。

这即便是十万大山之中的那些老妖,只怕是也办不到吧。

“那谢姑娘,可曾知道你们的真正身份”

鲁同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平静。

“这个……不曾知晓,女先生有眼疾,不能视物,还只当随他学习的都是樵夫山民的孩子,我等也不敢暴露。”

说到最后,胡长寿声音微弱。

却是有些自卑,有些惶恐。

毕竟这年头,妖族没地位,且有着凶恶的刻板印象,若是谢姑娘得知,怕是就不愿意教导他们了。

“你方才说,有三百精怪,可为何这里只有你们三个”

鲁同甫一眼看出了胡长寿的心思,心中更是感慨,这个谢姑娘,当真是个人物啊。

“都在听女先生授课,不过马上就要下课休息了,只等我将饭菜做好送去。”

胡长寿说道。

“那饭菜做好了吗”

鲁同甫询问。

“好……好了。”

“那就好,端上餐食,带贫道前去见谢姑娘。”

鲁同甫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之意了。

他迫切的想要见到“谢姑娘”这个奇人。

烂桃山上。

有一座小院。

院子的占地面积算是大的,但是却绝对谈不上阔气。

院子周围是嫩绿的青藤,纠缠交叠在一起,就形成了篱笆,两扇木门敞开着,沿着门径往里去,是碎石子铺成的路,院子中心,长着一棵桃树,枝繁叶茂,树干双人合抱,正对着院门的,是一座木屋,少有打磨痕迹,反而浑然天成,就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一样,看起来古色古朴,没有丝毫匠气。

整个小院,虽不奢华,也不雅致,但是却难得的兼容,有一种自然之美。

待在这样的院子里,会让人本能的放松下来。

而此刻的院子里,却有一个白衣女子,站在桃树的树荫下讲课。

而在其四周围,则是一群“学生”将他包围了起来。

若是让寻常人看到这一幕,定然会惊慌失措。

因为这群学生,无一不是异类,一眼望去,有狐狸,有老虎,有豹子……

走兽全部保持着蹲坐的姿势,乖巧的排排坐。

而燕子,老鹰,喜鹊等飞禽,则是清一色的站在桃树的树干上。

随着白衣女子的言语,飞禽走兽们摇头晃脑,露出沉醉之色。

这是它们最快乐的时光。

因为白衣女子所讲的,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最喜欢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西游记》,正讲到“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一回。

惊心动魄处,一众妖物屏住呼吸,仿佛身临其境,为“猴子”捏了一把汗。

可偏偏就在这关键之时,白衣女子却是促狭一笑,说道。

“今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若是还想听,明日再来听课便是。”

闻言,妖物们顿时嚷嚷了起来。

“故事正到关键时刻,怎能戛然而止呢”

“老师,还请快快讲完吧!”

“是啊,猴子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妖物们看似凶恶,但声音却都像是孩童一般,清脆悦耳,就像是一群在吵着要吃的小孩。

可这一幕分明诡异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