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207章 挚爱亲朋,手足兄弟

第207章 挚爱亲朋,手足兄弟(2/2)

目录

毫无疑问,审配是个智者,几乎只是瞬间就想到了事件后续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因此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而朱汉就是最合适的执行者,因为他已经往死里得罪了韩馥,连韩馥独子的双腿都打断了,偌大冀州,已无他容身之所。

所以审配没把事情交给其他人来办,而是让朱汉去做这件得罪人的事情,甚至可以用追查刺客为理由,借题发挥,光明正大地去对付那些不肯合作的世家和豪族。

因为审配知道,朱汉现在只能跟随自己的主公袁绍一路走到黑,他不想自绝性命的话,绝对会保守秘密,并且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

审配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他的安排更是不可谓不妥当,但审配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他的想法,他的应对,早就在郭嘉的算计之中,并且已经安排好了反制的措施。

朱汉刚准备出别驾府去抓刺客,结果却被堵在了门里。

门外头,忽然出现一队甲兵,将审配的府邸团团包围,让府中之人插翅难飞。而率队之人不是别人,竟是韩馥当初的从事赵浮。

朱汉认出了赵浮,怒声呵斥道:“赵浮,你居然兵围别驾府,难不成是要造反吗”

赵浮当初就反对袁绍入主冀州,甚至不惜举兵对抗,当时他手里足足有一万能开硬弓的冀州射手,实力非常强大,可惜韩馥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最后依旧让位于袁绍。

但是赵浮内心深处,依旧对此事挂怀于胸,对袁绍很是不服,因此听了朱汉的呵斥,直接大声嘲笑:“他袁本初自己就是乱臣贼子,你甘当走狗,也好意思污蔑我造反真是笑话!”

朱汉本打算搬出袁绍来震慑赵浮身边的士卒,却不料竟然弄巧成拙。

毕竟这些士卒都是吃帝朝的皇粮长大的,早已习惯了听从朝廷的命令,当初韩馥是得到朝廷任命文书的冀州牧,他们听从韩馥的命令。

后来袁绍当了冀州牧,还说自己是车骑将军,冀州本地有声望的郡望和名士都没有出面反对,所以他们信了。

可是现在,赵浮质疑了袁绍的身份,这份信任,顿时摇摇欲坠。

同时袁绍政权的合法性,也岌岌可危。

朱汉瞬间想到了这么大的事情,单凭赵浮绝对无法做到,背后肯定有一个惊天大阴谋!

所以朱汉赶紧返身去找审配:“别驾,大事不好了,赵浮兵围别驾府,韩馥可能反了。”

审配一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如何可能全城的兵权明明掌握在我……啊,不好,中计了!”

“别驾你无恙否”

捂着心口,审配一个踉蹡,若非朱汉眼疾手快扶住他,差点就要瘫倒在地。

审配却是脸色惨然,环顾四周,看着眼前聚在一起的城中守将,他瞬间就想明白了对手的计谋和目的,整个人倒吸一口凉气,心神俱震。

自己代替袁绍坐镇邺城,身份何等尊荣

所以自己当街遇刺,城中掌控兵权的武将必然要来探望,以表忠心,免得落人口实,又或者是在冀州的官场上遭受攻讦。

而躲藏在暗处之中的对手,恰恰是是利用了这一点!

用一起刺杀案,就成功调动了城中各营的将官,导致兵将分离!

然后再趁此机会,遣数百精锐,围住别驾府,就可以从容地策反城中的冀州兵马。

论智谋和心机,审配在众多谋士中,也位列于当时一流,因此越是推演,心情越是沉入谷底:“韩文节绝无此等计谋,背后替他谋划之人,必然擅查人心,而且对冀州,对邺城,甚至对我本人都有足够多的了解,能预知众人的思维和决策,并且提前设下陷阱……”

“此人,究竟是谁!”

审配越想越是心惊,越想越是心寒。

背后竟然藏着如此上智之人,还对自己和主公如此怀有恶意!

“别驾,吾等眼下该如何是好”

朱汉已经彻底慌了神,韩馥如果重登州牧之位,别人或许还可平安无事,但是他却是死定了的。

韩馥放过谁都不会放过他!

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审配,哪有精神去在意朱汉的死活,他强装镇定,面色淡然地说了句:“不用担心,我在府内还有数十护卫,加上几位将军随行的亲兵,足可抵挡一段时间。韩馥手里没有兵符,他就算想要策反城中的守军,士卒们又岂会听他的”

一句话,在场众人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绪,顿时都平复下来。

“别驾所言甚是,没有兵符,他韩文节又能如何”

“兵围别驾府的消息瞒不了多久,等城中守军发现不对,就是赵浮等人身死之时!”

审配现在也只能不断引导众人的思维,把眼前这些韩馥的旧部安抚住再说。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审配也想不通对方费尽心思布下这么大一个局,到底图啥

韩馥此举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冀州世家心向袁绍,韩馥成功的几率可以说是十分渺茫。

同时审配心里也暗暗恼恨。

好你个你韩文节,不乖乖认命当你的奋武将军,居然敢跳出来搅风搅雨想坏主公的大业

真是不知死活!

周围前来探望韩馥的将官此时皆是放声大笑,当着审配的面对韩馥百般嘲讽。

“这韩文节,怂了一辈子,偏偏现在冒头,真是不知所谓,或者不好吗”

“就是说啊,没有兵符,他想策反全城兵马,除非他手里拿着圣旨,哈哈哈哈!”

审配听了这话,却没有笑,身子再次发软,刚从没想通的事情,如今答案已然明了,然而答案却是审配最不愿意接受的残酷事实。

“好一个连环计,好一个片纸夺冀州,好歹毒的用心啊!”

方才想不通的问题,在听到“圣旨”二字之时,审配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同时心中也是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虽然推敲出了对方的全盘谋划,但此计已成,想要破局,却是难如登天。

只因为唯一能够破局的人,此时并不在城中!

“难怪要引颜将军出城,必然是对方熟知冀州军内部的情报,明白以颜将军的出身和威望,足以镇压军心,就算有圣旨也难以成事。”

审配终于窥破了对手的用意,但颜良已经出城,难挽败局。

颜良出生于安平郡堂阳县,是土生土长的冀州人,又位列河北四庭柱之一,因勇冠三军而素有威望。

正是靠着颜良和文丑等冀州将领的存在,袁绍这个汝南人才得以笼络冀州士卒的军心,让将士听从他的命令。

然而要命的事,文丑与颜良两员大将此刻皆不在城中!

如此一来,只要操作得当,韩馥是真的只需一纸文书,就能合理合法地夺回冀州。

毕竟普通的士卒哪里知道上层大人物的斗争

他们只会听从命令行事,若是有自己的直属长官在,那还好说,若是没有直属长官,自然是谁的地位高听谁的。

而炎汉帝朝治世数百年,又有谁的地位能高过皇帝

当然,若是袁绍已经统治冀州数年,不断安插人手掌握关键位置,名声和威望深入基层,只要不用担心被朝廷用一份圣旨就剥夺一切。

可偏偏眼瞎冀州刚刚易主,袁绍对冀州的掌控力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眼下袁绍军的主力也在忙着与公孙瓒开战,后方极为空虚。

韩馥毕竟是前任的冀州牧,如今又拿着圣旨,而军营里能够说得上话的将领皆不在场,他们就算怀疑,也只能听命行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