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168章 天下苦王久矣

第168章 天下苦王久矣(2/2)

目录

一听说是送去并州挖煤,朱铄原本枯寂的脸色,顿时变了,绝望中多了一丝愤怒和癫狂:“祁侯,祸不及家人,你这么做,不合规矩!”并州的煤矿很多都时常死人,而且因为是重体力劳动,普通人干个三五年怕是身体就要扛不住了,更何况是朱铄家里那几个养尊处优的儿子

真要送过去,别说头三年了,头三个月怕是都熬不过去。

“呵,你现在倒是想起规矩了可惜,晚了。”

王景并没有理会朱铄的质问,更不会可怜他的家人,毕竟规矩从来都只是用于保护守规矩的人。

更何况,流放犯官家属,充实边塞人口本来就是炎汉帝朝的惯例了,只不过以前刑不上大夫,一般文官犯事,除非得罪是皇帝,不然不会被这么对待。

可王景又不是学儒出身,眼下都跟世家闹翻了,哪里会去管这些官僚之间的潜规则

随后王景命令一队甲兵:“把他给我押回洛阳受审。”

“遵命!”

直接砍头,太便宜朱铄了,王景要用明正典刑的方式,先摧毁他的名声,再处决他的性命。

不仅杀人,还要诛心!

解决完了朱铄,王景再次询问丁三:“说说渑池的情况。”

丁三在这里潜伏已有一段时日,借助富商的身份,暗中调查到了不少有用的情报,此时便一一向王景道出:“启禀主公,渑池县最大的豪族便是韦家,而现任的家主正是韦宾。”

出身渑池韦氏的韦宾,利用金钱和人脉勾结县令朱铄,十年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基本上一个汉末豪族能干的坏事,比如欺男霸女,强买强卖什么的,他都干过。

无论哪个时代,普通百姓就是权贵砧板上的鱼肉。

而在王朝末期,这种情况更是严重。

因为古代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地主霸占的生产资料一般是土地,垄断的社会资源,大多是粮食。

这两样东西,可全都是直接能要人性命的!

正所谓穷则思变,百姓若是无立锥之地,又无果腹之食,那可是会揭竿而起的。

事实上,帝朝的黄巾之乱便是因此而来,大量的流民才是决定了黄巾之乱能够爆发的群众基础。至于方仙道想要建立地上道国,以教权压倒皇权的目标,只不过是背后的推手罢了。

相比某朝立国之初把地主都抄没乃至杀光的策略,王景自认为已经很温和了,提出了建立工坊,以商业贸易牟利的解决方案。

其中一部分世家和豪族,选择了接受。

但很显然,韦家属于冥顽不灵的旧党派系,他们这些人甚至暗中与朝廷的新政对抗,拒绝清查田亩和人口登记,摆明了不合作的态度。

“既然不合作,那就是敌人了。”

王景打算拿韦宾开刀,而借口实在是太容易找了,韦家横行渑池县这么多年,必然开垦了许多未曾经过登记的土地,并且对官府隐瞒了人口数据。

只要认真找茬,绝对能让韦家不死也脱成皮。

然而王景还没动手,周泰忽然从门外进来:“主公,韦宾反了!”

此时县城之外,朱铄被闻讯赶来的韦宾给救了下来。

“彦才兄,怎弄得如此狼狈”

朱铄却是一脸惊恐地看着韦宾:“你带人围着县城,是想要造反吗”

韦宾嘴角露出狰狞的笑容:“彦才兄,祁侯要灭我渑池韦氏,你说我还有别的路可以选吗”

王景一进入县城,韦宾就收到了消息,而当听说朱铄被罢官之后,更是明白自己除了造反,否则必然要被王景杀鸡儆猴。

若是当猴子也就罢了,韦宾不是不能忍,可他却明白,以王景面对世家和豪族时向来的强硬作风,必然会拿整个韦家开刀。

而韦宾不想成为被杀的那只鸡,所以他只有拿起刀,打算把王景当鸡一样杀了。

朱铄知道了他的想法之后,当即惊恐不安:“你疯啦,造反是要抄家灭族的!”

韦宾在县中横行霸道惯了,虽然听闻过王景的事迹,心中却不以为然,毕竟这年代信息闭塞,而说书人讲故事的时候又喜欢胡乱添油加醋,夸大其词。

所以韦宾对王景的武功修为有多高,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大多数关于王景的传说,则是直接当成笑话。

他这种土财主的思维模式并不奇怪,毕竟窝里横习惯了,井底之蛙,不知天地的浩瀚和广阔。

因此现在韦宾对自己有着谜一样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反杀,相信自己一定能赢!

朱铄的劝止,被韦宾当成了软弱,他甚至嘲笑道:“他只带来了一千人,身边没有大军护卫,如今被我堵在城里,必死无疑。”

朱铄一想到自己就算回去洛阳,也是被问斩的命,而家人也要被发配并州边郡,这一路上的奔波,能不能活着去到并州都是个问题!

心中的怒火被不甘和怨恨点燃,朱铄自然不愿束手就擒,当即咬牙发狠说道:“横竖都是死路一条,我索性和你一起反了!”

救下朱铄,正是因为韦宾想要一个谋士,为自己出谋献策,见朱铄答应一起举事,韦宾更是心怒放,然后当场问计于他:“你说说看,接下来我们要如何是好”

朱铄好歹是读书人,脑子不笨,想了想便建议道:“你立刻联系城中其他豪族,商议共同举事,否则单凭你一个人,势单力弱,必然会被朝廷派来的官军所剿灭。”

“那祁侯呢,我们要如何对付他”

朱铄闻言亦是怒火夺眶而出:“王景武功盖世,最善万军之中斩将夺旗,你最好不要自己出面。照我看啊,当遣一心腹,领兵围困渑池县就好,以防王景走脱。至于攻城,可以稍微尝试一下,但千万不要勉强,一旦损耗太多兵力,万事皆休。”

这一番分析下来,韦宾顿时觉得心中有谱:“哈哈,有彦才兄为我谋划,此战必可斩杀王景,大获全胜!”

韦宾已经开始幻想,等自己斩下王景的头颅之后,要如何做才能获取到最大的政治利益。

只能说,无知者无畏,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对抗的人,究竟有多恐怖。

就算造反,也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出师有名。

因此韦宾召集一众手下前来商议大事,开口就是:“四郡世家,苦王久矣,所谓新政,实际上却是祸国殃民的暴政,而王景更是欺君罔上的妄臣,如今我韦仕邦愿为天下除此大害,不知可有勇士愿为宾取来祁侯项上人头”

“关中无人,致使王景小儿成名,有我兄弟二人在,哪里轮得到他来猖狂!”

“没错,我兄弟二人,愿做先锋,定要拿下王景小儿的人头,来献给韦家主!”

韦宾面前,走出两个手持眉尖刀的布衣壮汉,二人身形魁梧,肌肉结实,长相更是酷似一人,丑得近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他们正是韦深和韦浅兄弟,来自凉州姑臧,在当地杀人越货,被官府通缉无路可逃之下,三年前流窜到了渑池境内,接受韦宾的庇护,成为了他的手下。

兄弟二人还算有些本事,武器都是一把重约四十六斤的长柄大刀。

其刀身狭窄,单面开刃,尖而锐利,其后斜阔,因酷似人的眉毛,所以这种刀,又被称之为眉间刀,作战时以劈砍为主,非常考验使用者的臂力。

韦深和韦浅兄弟两个,肆虐姑臧时就曾多次率领马贼击败围剿的官军,最后更是突围成功,因此根本没把王景放在眼里。

觉得自己可是马贼,就算打不赢,大不了再跑路就是了,因此主动请缨出战,战前还夸下海口。

韦宾则是赞赏了两人的勇迈,不仅赐予大量赏钱,还亲自倒酒为二人饯行:“满饮此杯,先预祝二位得胜归来!”

“哈哈哈,等着看便是,这一战,我兄弟二人,当扬名天下!”

韦深翻身上马,背负长刀,大笑而去。

弟弟韦浅也紧随其后,带着韦宾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五百骑兵,三千步军,杀向渑池县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