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77章 聊钱我可就不困了【改】

第77章 聊钱我可就不困了【改】(2/2)

目录

可眼下乱世都快来了,朝廷中枢的权力游戏已经成了笑话。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太皇太后,太后,一个个地位显赫的大人物,还不是说死就死了

王景如今手握重兵,行事百无禁忌,有能耐你就去告我啊,看看朝廷管不管你

果不其然,第二天王凌带着人去查税之后,薛、裴、柳三家的家主都傻眼了,尤其是之前和张辽还有王景都打过交道的柳惠,更是憋屈不已:“北中郎将真是太过分了,之前让我们出粮,结果粮出了,现在又没收我们的盐池,这天底下哪有如此蛮横霸道的人啊”几大家主凑在一起,纷纷大吐苦水。

“可不是嘛,北中郎将也太不当人了,这是要把我们敲骨吸髓,吃干抹净啊。”

“不行,我就不信这世上没有讲理的地方。”

柳惠闻言满嘴苦涩:“讲理你是打算去跟废立皇帝的董卓讲理,还是去请朝中的勋贵来为我们主持公道眼下洛阳城中的贵人自身尚且难保了,哪里还会顾及咱们”

“这……”

薛家和裴家的家主听了这话,也是不由唉声叹气。

“难道咱们就这么算了”

“是啊,今日吾等吃了这个哑巴亏闷不做声,我只怕北中郎将日后会得寸进尺,欲壑难填啊。”

就在几人愁眉苦脸的时候,徐晃却是前来登门拜访:“三位家主都在啊,倒是省得我多跑两趟了,我家主公有请。”

“有请”二字一出,柳惠就先打了一个哆嗦,其余两位家主也是面色难看,心中是又惊又怕。

上回邀请众人,结果宴席结束后才几天啊,那么大一个汾阴周氏就没了!

这次又来邀请,鸿门宴还能办两次的吗

王景你不当礽子啊!

虽然不情不愿的,可王景的邀请,河东本地的世家和豪族并不敢拒绝,毕竟汾阴周氏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惹怒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

安邑县太守府,原本属于王邑的官邸,此时已经换了一个新的主人。

新官上任的王凌以河东太守的身份,款待诸位来宾,而王景则是居于次座,显然是在给王凌站台,在告诉所有人,以后就算他人不在河东了,王凌也能完全代表他。

谁敢不给王凌面子,就是不给他王景面子。

王凌心中感动不已,因此干活愈发卖力,酒过三巡之后,便与在座众人聊起了正事:“今日邀请诸位家主过来,只为一事。”

此话一出,顿时引得众人哗然。

席间更有家主大声叫屈:“前些日子不是已经征过粮了吗还来”

“是啊是啊,非是吾等不愿为国分忧,可也不能这么刮地三尺吧”

前些日子,河东郡的五大家族每家都出粮三万石,其余的小家族也同样需要出钱或者出人,反正是被王景狠狠盘剥了一番。

伤筋动骨倒不至于,可皮被扒下来一层那是肯定的,因此在座的诸位家主,到现在都还一阵肉疼。

眼见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王景猛然拍案,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吵什么吵太守话都没说完,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开口了”

王景虎目四顾,在场众人无一敢与他对视,纷纷低下脑袋,生怕触了这位杀神的霉头。

而王景既然唱了黑脸震住了场子,王凌为了日后好开展地区建设工作,此时自然要站出来唱红脸,只见他笑语晏晏,语气轻柔:“诸位稍安勿躁,这次请大家过来,不是为了纳捐,是有一件好事要告知各位。”

对于王凌口中的好事,在场没人当回事儿。

尤其是盐场被罚没的薛、裴、柳三大世家,心中更是腹诽不已,觉得王景下手比特么董卓还黑。

董卓虽然也刮地皮,但主要还是针对河东郡的普通百姓,没怎么薅他们这些世家豪族的羊毛。

可王景就不一样了,上来就抄家灭门,征粮纳税。

现在却说要带我们发财

你当我们是傻子不成!

除开薛、裴、柳三家之外,河东郡五大世家中的安邑卫氏与襄陵贾氏都表达了不满的态度。

尤其是安邑卫氏,先祖可是曾与冠军侯霍去病一同北逐匈奴的大将军卫青,家主卫觊已入而立之年,安坐不动。

襄陵贾氏家主贾习已经老迈,倒是带来见见世面的孙子贾逵,目光始终落在王景身上,双眸中暗藏着对权势的向往和渴望。

与其他吵吵嚷嚷的世家豪族不同,襄陵贾氏虽为名门,但在贾习接管家族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受到党锢之祸的影响而没落,身上拔不出几根羊毛了,上回的三万石粮食都是带着一些中小豪族一起出的。

所以贾习才能如此老神在在,事不关己地坐在一旁。

王凌对于众人的怀疑和不信也是看在眼里,不过他并未生气,而是拍了拍手,吩咐左右:“都呈上来吧。”

随后太守府邸中的仆人便端着一个个木盘,分发下去。

只见木盘上别无他物,唯有一块灰扑扑的毛料,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上面。

贾习与卫觊将毛料拿起,用力扯了扯,发现非常结实,虽然有些扎手,可厚重的质感,让其看起来十分保暖。

贾习年纪最大,且曾官拜豫州刺史,因此贾氏虽说已经没落,可贾习的江湖地位在一众家主中却是最高的。

所以他第一个开口说话:“府君,不知此何物也”

王凌则是笑着给他解释起来:“此物名为毛料,以羊毛织成,可用于制作御寒保暖之衣服被褥。”

卫觊闻言不由面露震惊之色:“这真是用羊毛织成的”

不怪他如此惊讶,河东养羊的人不少,可羊毛却基本上属于没人要的垃圾。

因为在技术路线上面,中原的纺织业以丝织品为主,毛纺织业并未涉猎,而匈奴人虽有一定的毛纺织产业,能够将羊毛等捻成毛线,制成各种毛织衣物,可因为质量太差的缘故,人嫌狗厌,根本不被重视。

以至于北方苦寒之地,御寒保暖的衣物大多是各种动物皮草,就是连皮带毛一起扒下来的那种,单独的毛纺织产业迟迟不能建立起来。

可眼下王景拿出来的毛料,显然是一种技术上十分成熟的毛纺织产品,质量过硬,还能保暖,这在黄河以北的地区,绝对是刚需!

而但凡是涉及到刚需的货物,就没有不挣钱的,因此一些人眼神开始变得认真起来,一副“你要聊钱那我可就不困了”的架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