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凭本事占的便宜为什么要还(2/2)
眼下袁隗的问题还没解决,实在是没必要大打出手。
等到董卓带着人离开之后,王凌见王景还站在高台上注目远眺,便忍不住问道:“二哥,人都走了,怎还不下来”
王景这才神念传音道:“靠,我现在浑身脱力,动一下都难,你赶紧先解散士卒,然后悄悄扶我回去疗伤,小心点别让人看见!”
王凌连忙照着,最后小心翼翼地将王景扶着去了静室,还找来貂蝉照顾。
强行射出三箭的王景,自身也是元气大伤,至少三天之内无法与人动手,此时肌肉酸软,任由貂蝉给他按摩揉捏。王凌一脸震惊:“二哥,原来你刚才是唬人的啊”
王景斜躺在胡床上,枕着貂蝉修长的美腿,做闭目养神状,嘴里说道:“废话,我要是能射出第四箭,方才早就出手了。”
王凌则是有一丝后怕:“万一被董卓等人识破怎么办”
“能怎么办当然是喊人啊,我早就与帝师商议好了,只待鸣镝声响,他随时可以支援过来。”
在还未开打之前,王景看似冲动,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尽可能周全的准备,同时也吃准了这个时候的董卓,无暇分心来对付自己。
毕竟袁隗一直没有出手,而潜伏在暗中的袁绍又时时刻刻想要取代董卓的地位,掌握权力。
有这些威胁存在,董卓就算是一头猪,也绝不会冲动到不惜一切来和北军火并。
只要自己展现出强横无比的武力,对方这种武装抢劫集团必然不会不要命的跑来死磕,说到底,西凉兵也不过是一群兵痞罢了,指望他们能多讲义气,能多有骨气,那纯粹就是搞笑。
几天后,看着洛阳的局势再次恢复风平浪静,王景的北军与董卓的西凉军并未有扩大冲突的打算,朝中文武百官都是松了口气。
此时的京师已然经不起战火的摧残了,否则一旦陷入兵荒马乱的境况,只会让大家的日子更不好过。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十月。
左等右等,都不见董卓废了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王景便忍不住把荀攸叫来商议此事:“公达,眼下都已经是十月份了,董卓为何还不采取行动,废立皇帝之事也这般墨迹,袁隗没意见吗”
荀攸闻言一脸无语:“主公,这是因为董卓畏惧于你啊,当初你的那三箭,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如此威胁在侧,董卓又岂敢轻举妄动万一背负骂名,结果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岂不是大败亏输”
王景略显愕然:“搞来搞去,原来董卓是在怕我啊”
经过荀攸这么一提醒,王景哪里还不明白,只要自己一日不离开洛阳,董卓恐怕就绝对不会选择动手。
就在王景为此而发愁时,有侍卫进来通报:“宫中有人过来传旨,白波军攻河东,情势危急,太后急召文臣武将开会议事。”
“白波军”
等王景进入朝会时,文武大臣此时已经吵做一团,实在是河东距离洛阳太近了,几乎就是一河之隔,随时都能威胁京师洛阳。
“黄巾余孽郭大等人,在西河白波谷竖起叛旗,如今正在攻打河东诸郡县,情况危殆,还请陛下早作决断!”
“消息可靠吗黄巾乱党不是都已经被剿灭了吗怎么又复起了!必须有人要对此负责!”
然后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的矛头就不断指向董卓。
御史扰龙宗本就对董卓不满,此刻更是趁机发难,几乎是指着董卓的鼻子开骂:“董司空,我记得你之前就是陈兵于河东郡的吧为何现在那里出了乱子,你是不是和黄巾余孽有所勾结”
董卓气得想拿刀砍人,只见他大声驳斥:“胡说八道!我曾亲自领兵围剿黄巾贼众,大小战事上百起,你竟敢污蔑我与黄巾贼勾结你究竟是何居心!我看你才是与黄巾贼勾结吧!”
有几个骂街段位比较高的文臣,则是骂人不吐脏字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董卓老底:“司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驻守河东郡的西凉军军纪涣散,劫掠地方,如此禽兽行径,才导致民怨沸腾。若非你将当地百姓都逼得活不下去了,郭大之流能聚众十万”
这话直接问得董卓哑口无言。
其实这年头地方军队的军纪都不怎么样,但毫无疑问就算是比烂,西凉军也肯定是最烂的那一个。
董卓被人抓住痛脚,顿时一群人围着他口诛笔伐,什么黑锅都开始往他头上扣。
“够了,现在是推卸责任的时候吗”
王景走进朝堂,直接一声暴喝,威压全场。
他开口不是为了替董卓解围,而是看不惯这些文武大臣丑恶的嘴脸。
河东之地流民四起,多少百姓朝不保夕
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在这里拼命甩锅,难不成指望郭大这些乱党自己老死在田间地头吗
太中大夫杨彪看王景非常不顺眼,便对他冷言冷语:“北中郎将说我等推卸责任,不知你又有什么解决之法呢”
杨彪出身弘农杨氏,他现在已经暗中倒向了董卓,因为董卓许诺自己当上太尉之后会让他出任司空。
所以杨彪才会替董卓出头,找王景的茬。
王景但凡说不出一个靠谱的办法来,杨彪就敢指责王景夸夸其谈,然后搞臭他的名声。
其他朝臣也纷纷怒视王景,对他各种冷嘲热讽:“吾等忧心国事,不像北中郎将你,占据西园,每日纵情享乐,不知民生疾苦啊。”
灵帝耗费巨资建造西园可是风水宝地,现在却被王景以保护陈留王刘协为名据为己有,眼红的人自然不少。
要知道陈留王刘协自己现在都已经回到嘉德殿去住了,可王景这个自封的“保镖”却还厚着脸皮赖在西园不走,甚至把侍女貂蝉等都一并接过去常住。
这就非常过分!
但凭本事占的便宜,为什么要还呢
王景也懒得和这些人吵,直接向皇帝刘辩请命:“陛下,臣愿率大军,亲往河东平叛。”
“你说什么!”
朝中文武大臣,无不惊呼出声。
王景此举,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就连董卓,看向王景的目光都惊疑不定。
原本河东白波军这个黑锅,董卓是不背也得背,甚至他都决定好了要派自己的女婿亲自前往征讨。
可现在王景突然跳出来表示要替他背这个锅,董卓顿时就有点怀疑人生。
王景自然不是在做什么好人好事,他直接狮子大开口,不仅要钱要粮,还要求开放武库,任由他选用里面的武器和装备。
“不可!”
“绝不能答应!”
“这太过分了!”
一听王景打武库的主意,司徒黄琬和太中大夫杨彪等朝臣顿时对王景群起而攻,纷纷表示反对。
国家武库,那可是朝廷几百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是你北中郎将能够随便乱动的吗
可王景根本不理会这些所谓的朝廷重臣,因为现在的洛阳,真正能一锤定音的话事人,其实只有袁隗。
而袁隗隐于幕后,把董卓放在台面上当他的代言人,故而只要董卓点头,此事定然能成。
所以王景也懒得废话,目光直接投向董卓,嘴角似笑非笑:“董司空,你怎么说”
看到王景这副表情董卓看就来气,他索性闭起双目,肥硕的脑袋开始迅速盘算起来。
现在的他,完全不清楚王景的打算,但是河东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所谓的叛乱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谁去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