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1/2)
他们坐着一辆老旧的面包车,一路颠簸。
车窗外,田野里的庄稼随风摆动,远处的山峦联绵起伏。
“李师傅,咱今天能找到好食材不”年轻的厨师小赵坐在副驾驶位,扭头问道。
李师傅双手握着方向盘,眼睛盯着前方,说道:“肯定能,潍坊这地儿,好东西多着呢。”
他们先到了安丘。
走进一个蜜桃种植园,园主是个朴实的大叔,热情地迎上来:“几位是来买桃的”
李师傅笑着说:“大哥,我们是饭店的,想看看您这蜜桃,打算用在新菜里。”
大叔一听,眼睛亮了,带着他们走进桃园。
“你们瞧,这蜜桃,个大、皮薄、汁多,可甜了。”李师傅随手摘了一个,擦了擦,咬了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嗯,这味儿正,就用它。”
从安丘出来,他们又赶往青州。
在一个银瓜种植基地,李师傅和基地负责人交谈着:“这银瓜口感咋样”
负责人捧起一个银瓜,拍了拍,说:“您尝尝,又脆又甜,清爽得很。”李师傅尝了后,当即决定采购。
回到饭店厨房,李师傅召集厨师们。
案板上放着安丘蜜桃和青州银瓜,还有各种调料和食材。
“咱今天就研发新菜,把这些特色食材用好。”
李师傅拿起一个蜜桃,对大家说,“做个蜜桃红烧肉,这蜜桃的甜得和红烧肉的香搭配好。
先把肉切块,焯水。”厨师们迅速行动起来,切肉的切肉,烧水的烧水。
李师傅在一旁指导:“肉别切太大,不然不好入味。”
肉焯水后,李师傅亲自下锅翻炒,放入调料,等肉上色后,加入切好的蜜桃块。
“这火候得掌握好,蜜桃不能炒太烂,得保留点口感。”
不一会儿,厨房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蜜桃红烧肉出锅了。
接着,他们开始做银瓜海鲜沙拉。
“这银瓜切丝,海鲜要新鲜,虾得去壳,鱿鱼切成圈。”李师傅一边说,一边示范。
沙拉做好后,李师傅让大家品尝。
“这味道咋样”他问。
小赵说:“李师傅,太好吃了,银瓜的清爽和海鲜的鲜美搭配得刚刚好。”
除了新菜,李师傅没忘了经典菜品。
他把做萝卜海鲜面和海鲜煎饼的厨师叫到一起。
“咱这经典菜,顾客反馈不少,得优化。
这萝卜海鲜面,面条得更劲道,海鲜得更新鲜,汤底味道再浓郁点。”
做面的师傅说:“李师傅,我觉得可以把萝卜切丝后用盐水泡一下,能更脆。”
李师傅点头:“行,试试。”
做海鲜煎饼的师傅也说:“我打算把面粉和鸡蛋的比例调整下,让煎饼更松软。”
李师傅说:“好,就这么办,大家动手吧。”
在饭店大堂,陈宇带着几个技术人员在安装先进的点餐系统。
这系统是个大盒子,连着显示屏。
技术人员小王一边安装,一边给陈宇讲解:“陈经理,这系统可方便了,顾客在显示屏上就能点餐,还能实时看到菜品制作进度。”
陈宇看着显示屏,问:“这操作难不难老人小孩能会用不”
小王说:“简单得很,就跟玩游戏似的,一点就懂。”安装好后,陈宇叫来几个服务员,让他们试试。
服务员小张点了几下,说:“陈经理,这确实方便,以后点餐效率能大大提高。”
服务员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饭店专门请了一位资深培训师刘老师。
培训室里,服务员们整齐地坐着。
刘老师站在前面,说:“服务礼仪很重要,顾客进门,要面带微笑,主动问好。
来,大家站起来,我看看。”
服务员们纷纷站起来,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欢迎光临。”
刘老师走过去,纠正着:“小张,笑容再自然点;小李,站姿要端正。”
接着,刘老师又讲菜品知识:“咱们饭店的特色融合菜,每一道都有独特之处。
比如这蜜桃红烧肉,安丘蜜桃和红烧肉的搭配,口感丰富。
大家要能给顾客详细介绍。”服务员们认真听着,不时做着笔记。
……
饭店还推出了定制化服务。
一个阳光正好的中午,饭店里热闹非凡,食客们的交谈声与餐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陈宇身着整洁的工作装,正穿梭在餐厅中,关注着各个服务细节。
这时,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饭店。
他目光扫视一圈,径直走向陈宇。
“您好,请问您是这儿的负责人吗”男士礼貌地询问。
陈宇微笑着回应:“是的,先生,我是陈宇,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我想在这儿办个商务宴请,你们能帮忙布置不”男士直奔主题。
陈宇笑着说:“当然能,您有啥具体要求”
男士双手抱臂,认真地说:“我要个安静的包间,菜品要精致,能体现咱们潍坊特色,还得适合招待外地客户。
毕竟这次宴请对我生意挺重要的。”
陈宇点点头,“您放心,我们肯定安排好。”
说完,他转身找到正忙碌的李师傅,“李师傅,这位先生要办商务宴请,你看菜品咋安排”
李师傅停下手中动作,思考片刻,说:“可以上蜜桃红烧肉、银瓜海鲜沙拉,再加上咱们的特色萝卜海鲜面,主食就上潍坊的杠子头火烧。
这些菜既有潍坊特色,口味也丰富,肯定能让外地客户满意。”
旁边一位正在上菜的服务员听到,忍不住插了句嘴:“李师傅这安排绝了,咱这几道特色菜,我听好多顾客都夸呢。”
男士听了,点头说:“行,就这么安排。
包间布置得大气点,要有咱潍坊的文化味儿。”
陈宇连忙应下:“没问题,我们会在包间里挂上潍坊风筝,再摆上一些潍坊特色的工艺品,营造出浓厚的地方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