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105章 聋老太太的失望

第105章 聋老太太的失望(2/2)

目录

“李治国,奶奶问你下次什么时候去家里吃饭。”

“呃,这事啊,在等等,我选好礼物再上门。”

上次他空手去的,就是不想表现得太热情,也想看看奶奶是啥性格。

“要我帮你准备礼物吗”陈雪茹就想人能早点再去家里一趟,还没去楼上她房间看过呢。

“这用不着,自个儿准备的才有诚意。”

很快吃了午饭,半日后,他就在这边睡个午觉,等下午再去街道。

陈雪茹轻手轻脚从办公室出来,一脸笑意地去前厅了。

“春桃,你说姐是不是越来越有魅力了”

“那当然了,雪茹姐你可是我们前门大街最漂亮的。”

春桃手里拿着个鸡毛掸子,显得还挺忙。

“这话我爱听。”

陈雪茹在柜台里拨弄算盘,摸了摸肚子,差不多有三个月了,开始显怀了。

……

下午,李治国惊醒,还好没睡过头,打了声招呼,一溜去街道办。

运气不错,主任刚从外边回来,来早了还不定能见到人。

“李治国”

主任推了推眼镜框,这没眼吧。

“是我,主任,周一你不是约歌吗,我这写好就给你送来了,你先给过过目。”

李治国说着就把歌单递了过去,顺势坐到了椅子上,来得是突然了点,都没算工钱。

“这么快”

主任确定没有眼,便低头看起了歌单。

一看上面的歌名就觉得好,接班人用得好,也是儿歌

“我们是接班人,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好,好啊!这歌词写得真好,很适合大合唱,就是歌词就两段是不是短了点”

主任觉得这歌稳了,就是露脸的时间不够长。

李治国这也没办法,就只有两段啊,他往上加,就画蛇添足了。

“主任,短点的优势就是排练简单,直接连着唱两遍,就是一首歌了。”

“你这办法也行,把第二遍当成副歌,在加点乐器进去。”

主任一脸微笑,“李治国,你真是个人才啊,放心,这歌的费用,到下月三号一块给你结算。”

“没问题,我也不是等米下锅。”

他没在主任这儿装穷,什么底细,别人门清。

主任又看了看歌,遇到唱不利索的地方,连忙询问,别等人走了,真得等下周了。

李治国干脆教了一遍,他会唱的,曾经也是光荣的少先队员。

“这旋律别说连着两遍,一直唱下去都挺好。”

主任很快学会,越看越满意,又唱了好几遍,等回过神来,李治国已经跑了。

“这小子,我看就是懒,但还是得惯着啊!”

李主任念叨了两句,就火急火燎拿着歌单到居委会,让那边帮着安排,提前从辖内的学校选拔小学生团队进行排练。

同时街道和居委会也要选一些人出来,一起大合唱,这毕竟是前门街道送选的节目。

这天,李治国去照相馆把相片取了回来,还不错,把他拍得挺好的,青春的回忆啊!

特地每份都多洗了一张,连带胶卷放在空间里保存,确保万无一失。

等到了傍晚,就把照片发给了几个兄弟,谁也没落下。

“嗨,我这还行啊。”

傻柱拿着一张他站在中间的照片,留着给未来媳妇看看,多帅气啊。

“我也不错!”

许大茂也乐呵,手里拿着一张左边是傻柱,右边是蔡全无的照片,这不就把他衬托出来了吗。

贾东旭没吭声,就没一张站中间的。

蔡全无傻笑着把照片收了起来,他一个窝脖儿还过上好日子了。

“都放好了啊!等过几年咱们在去拍一次照片,拿来作对比。”

李治国发完照片就回家去了,这还没吃饭呢。

“姐夫,明天要去钓鱼吗”

吃饭时,小京茹主动提起了这事。

“最近都不去了,得攒攒运气。”

李治国拿起一个白面给小京茹分了一半,这吃不完啊。

“谢谢姐夫!”

小京茹拿起白面就咬了一口,真香。

她舍不得回乡下了,到了姐夫家里,一顿粗粮都没吃过,天天都能见到肉,比过年还好。

秦淮茹这时开口说:“京茹她都吃了一个白面了,不知道哪来的肚子,快赶上大人的饭量。”

“多吃点好,长个儿。咱家养得起,等咱儿子出生了,京茹也能帮着给带带。”

李治国自个儿的饭量反倒不大,不缺油水,不会逮住机会就暴饮暴食。

“对了,淮茹,这都六月了,等把麦子收了,找个时间回村里一趟,把咱妈接到城里来。

隔壁老太太这周末搬到中院后,我把房子租下来,让妈住在旁边,既不耽误照顾你,也不耽误我们办事。”

秦淮茹一听,也知道了男人打的主意,略微点头说:“嗯,都听你的。”

京城这边一般在六月中旬开始收割麦子,已经到时间了。

“淮茹,要不,这周六我们就回村里,刚好你孕检,周六不上班。”

他动了心思,到乡下住两天,上次就见村里有一个鱼塘,去攒攒运气

“好啊,就是这周去我家估计在收麦子了。”

秦淮茹去年还在地里劳作,没忘记农忙。

“这好啊,我也去看看秋收,积累一下创作灵感。

就这么定了,周六咱爸,还有光明、三叔,也都回村里去,农忙呢,能请假的。

到了村里,人多才热闹,顺带我把光友和京茹的入学手续给办了。”

李治国琢磨着,明天要去专门跑一下学校了,都是小事。

让京茹读红星小学,住在四合院里,都带习惯了。

至于小舅子秦光友就去读前门中学,有街道办的关系,也是小事,但该有的手续也不能少。

“嗯!哥,我娘家靠着你都过上好日子了。”

秦淮茹一脸幸福,这下全家都城里来了,住在三进大院里,以后啊都是城里人。

“那可不,往后都是好日子。”

饭后,他出去溜了个弯,等回来就见小京茹都睡着了,这有门啊。

日后,今儿个精神还好,又日后,这才歇着了。

“姐夫,九点了。”

上午,小京茹把姐夫摇醒,这是昨晚上姐姐交代的时间。

“这么快啊。”

李治国打了个哈欠,今天必须得早起,昨晚遛弯跟阎埠贵约好了,上午去红星小学,也是他的母校。

“京茹,你是跟我出去呢,还是留在家里。”

“姐夫,我想跟你出去。”

小京茹在家也能玩,可一天时间太长了。

“行,顺便带你去小学看看。”

很快,等小京茹把碗筷洗了,他这边锁好门,就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路过中院的时候,见贾东旭正在晾晒衣服,那动作老熟练了。

“早啊,东旭!”

“早啊,李治国,你这出去啊,中午又下馆子”

贾东旭一脸羡慕,他这苦日子何时是个头啊,昨儿他已经到街道登记了,说病已经好转可以上班。

可街道那边暂时没有工作名额,只好在等等。

他那首歌快写完了,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吧。

“对啊,在外面也只能下馆子,你好好努力吧,迟早能跟哥们一样优秀。”

李治国鼓励了一番,就走了,未来时间还长,东旭兄弟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家,就是不知道下份工作是做啥了。

可也没准真就成了家庭煮夫呢,这得看造化。

出了院里,他把小京茹搂着坐上前杠,蹬着自行车出发,没过一会小学到了,没有守门的,直接就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