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 > 番外2 关于诚意

番外2 关于诚意(1/2)

目录

火车呼啸着穿过大片一望无际的平原,如今才9月中旬,东北就已经到了丰收季节。

目光所及之处的田地里都泛着生命力的绿,和金黄的成片稻谷大豆交织在一块,形成一片绚丽的色彩。

王福琴在火车卧铺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内心还觉得有些恍惚。

十几年前,王福琴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太好,家里穷不说,前头几个孩子生下来都没保住,这件事是夫妻俩永远的痛,那段时间,王福琴差点哭瞎了眼。

那时候日子过的是真苦啊,做月子连吃口鸡蛋都是奢侈,每天玉米糊糊和辣嗓子的高粱面混着吃,后来终于有了宝柱。

孩子生出来皮肤皱巴巴的和小猫崽子差不多,加上又是在冬天,冷风顺着窗户缝隙往里灌,索性直接把不用的褥子钉在窗户上。

王福琴和林树田恨不得连睡觉都坐着,只为了把这个脆弱的孩子护在怀里。

也许是老天垂怜,又或者上天不忍再让他们夫妻俩受苦,这个孩子总算是磕磕绊绊长大了。

在林宝柱三岁之前,王福琴一直没给他起名字,就狗娃狗娃的喊着,生怕老天一个不长眼,把她这个孩子再收走了。

而狗娃后脑勺的小辫子也一直留到了三岁。

直到村长出面,孙良本手里抱着胖乎乎的狗娃提议:“眼看孩子就三周岁了,也该起个名字了,总不能一直狗娃狗娃的喊,长大了孩子觉得没面子。”

王福琴和林树田合计,他们俩别的要求没有,出人头地什么的现在根本不用想,只想保住这个孩子。

最后狗娃变成了林宝柱,那个冬天,因为修水库的缘故,林家也算是过了一个有肉的好年。

日子就好像那样一点一点的好起来了。

再也不用过忍饥挨饿,那些吃野菜糊糊的日子,也渐渐的从记忆中变得模糊。

林宝柱这会正拿着从餐车上打好的饭过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也没必要在火车上啃干粮。

火车上的饭虽然贵,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林宝柱买了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土豆豆角烧肉,这年头的饭菜都比较实诚,两个大饭盒装的满满当当,人还没到,饭香就飘出来了。

林宝柱跟着杭仁山干活,两个大男人把蔬菜大棚从一个做到上千亩,手里自然是不差钱。

这次去东北,林宝柱直接给一家三口都买了卧铺票,一日三餐也都是从火车上买着吃。

用他的话来说,咱有钱,虽然不如土大款那么不差钱,但也不至于过的多艰苦朴素。

人靠衣装这句话从哪里都适用,有钱为了让自己过的更舒服,如果把钱都攥着舍不得花,那赚钱还干啥呢?

王福琴夫妻俩自然是说不过儿子的,自从儿子跟小杭总开始干活之后,他们夫妻俩的大道理就说出不来了。

因为人家小杭说的更有道理。

现在他们一家都特别佩服杭景书,人家那小姑娘就是优秀,不管是学习还是做生意,总能想到所有人前头。

在所有人都觉得学种地没前途的情况下,愣是靠着蔬菜大棚成了优秀的企业家。

现在都下岗的年代,景兰的玩具厂和景安的蔬菜大棚,愣是给凤城的许多人都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下岗潮的冲击都没有那么明显了。

凤城地理位置不如鲁东,近两年,小杭总又跟着肖然去了肥城那边,据说要研究大白菜和其他蔬菜出口的生意。

下午火车就即将到站,王福琴心里惴惴不安,她有些忐忑地看着儿子:“宝柱,这回来提亲,你确定人家姑娘家都同意了?”

说到徐迎安,林宝柱笑的牙不见眼,瞧着就是一副坠入爱河的傻小子模样:

“妈,你咋还对儿子不放心呢,小安也准备来凤城发展,咱们只需要准备好诚意就好。”

东北比凤城冷的更早一点,林宝柱带着父母下车之后,就碰到了等在火车站的徐迎安。

日落之下的徐迎安被罩上了一层软乎乎的金边,一段时间没见,似乎还瘦了,林宝柱瞬间就心疼了:“咋在这傻乎乎站着,不知道去暖和点的地方。”

徐迎安笑容爽朗,轻拍了下林宝柱想要抓自己的手,转而去帮王福琴拎东西:“叔,婶,坐火车累了吧,咱们先回去。”

王福琴之前就认识徐迎安,那时候儿子就殷切地围着人家姑娘绕圈圈,别说不好意思了,愣是一点遮掩都没有。

本以为徐迎安这样的高材生看不上他们农村的,却没想到人家姑娘和自家傻儿子相处的还不错。

这次来,就是为了商量订婚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