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银山(1/2)
蒋庆之站在朱希忠的后面,这是他多年来的位置。老纨绔很是好奇,“按理你就该站在徐阶之后,三辅三辅,却和咱们这些权贵厮混在一起,御史也不管管。”
御史哪敢管这位爷。
蒋庆之一本正经的说:“你脊背宽厚。”
“这是什么理由?”老纨绔不解。
“若是有人扔东西过来,正好挡着。”
“合着你当哥哥我是盾牌呢!”
“正是。”
朱希忠气得咬牙切齿。
先是严嵩说了几件政事……事儿在永寿宫就已经形成了决议,此刻拿出来讨论不过是走个程序罢了。
以往严嵩提出的建议总是会有人出头反对,哪怕你严嵩有道理,咱们就得和你对着干。
但今日却很诡异的无人开口。
老元辅有些不习惯,觉得太安静了些。
事儿说完,他回班。
回身那一瞬,他看到蒋庆之走了出来。
来了!
瞬间,朝堂上的气氛猛地一紧。
道爷感受到了气氛,他抚须看了徐阶一眼。
最近弹劾徐阶的奏疏不少,这位次辅的地位岌岌可危,道爷正在琢磨如何打发这位神龟。
——神龟一词还是蒋庆之的贡献,这厮曾说徐阶是什么……忍者神龟。
忍者,徐阶也!
徐阶下来,庆之那娃就能顶上去。
不过,次辅的年纪是不是太小了些?
有志不在年高!
道爷心中有了算计,看向徐阶的目光中就多了些冷意。
徐阶微微垂眸,仿佛在发呆。
蒋庆之走到了前方。
“陛下。”
道爷颔首,心道:终于开始了。
百官听力全开,摩拳擦掌,就等着蒋庆之开口。
“臣此次南下,见到东南民生凋敝,起因有二,其一,东南七山一水两分地,耕地本就不够,加之地方豪强与方外兼并田地太狠,失地百姓或是出海为寇,或是前往麻六甲等地去求活。”
这是基本情况。
听到方外时,道爷微微蹙眉。
蒋庆之在南方不但清洗了官场和军队,对方外也下了狠手。
——交税!
只是两个字,就让方外舆论大哗。
京师的寺庙为此密集聚会商议,这些人嘴里说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则和权贵高官交往密切。
本来对新政不表态的方外,如今大多站在了新政的对立面。
而道门也颇为不满,西苑的那些道人隔三差五的便给道爷暗示一番。
——陛下,蒋庆之这么搞,让咱们怎么活?
出家出家,不是说不食人间烟火了。
平日里咱们修炼,侍奉神灵,忙的不可开交,哪有功夫去种地?
道爷对此也有些看法,但他忍住了。他想看看蒋庆之要弄出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格局来。
若是不妥,他出手修正就是。
“其二,倭寇为祸多年,东南沿海一带苦不堪言。”
蒋庆之提到了倭寇,那些官员纷纷冷笑。
就知晓你要提这事儿。
“倭寇从倭国中来。要想长治久安,臣以为,当犁庭扫穴,彻底扫除倭国这个威胁。”
“长威伯。”有官员出班,“下官有些疑惑,倭国如何是大明的威胁?”
蒋庆之但凡说倭寇,这些人早就准备好的反击的手段。
蒋颖微笑着,就等蒋庆之开口,随后出手。
蒋庆之说:“倭国当下如同中原的战国时,藩镇林立,混战不休。那些失败者便出海为寇,袭扰大明东南。这只是失败者。若是倭寇内部一统,起大军来攻,本伯想问问,就凭着南方官兵,可能击败他们?”
“可倭国并未一统,不是吗?”
蒋庆之无视了他,钱瑜出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倭国内部一统是必然。不过就算是倭国一统,其一要攻伐大明他们可有这个胆略?其二,此次长威伯整顿了南方卫所,想来南方官兵会脱胎换骨。”
你蒋庆之南下清洗军队,清洗后若依旧是烂泥一坨,那便是你的失职。
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好!
许多人暗自为钱瑜叫好。
严世蕃独眼缓缓转动,看着那些兴奋的脸,心中暗自冷笑。
这些人手中还握有祖制这个王牌没丢出来,但蒋庆之想来也有所准备。只是,他会用什么理由来让百官点头?
“倭国必然会一统。一统后的倭寇出兵……”蒋庆之说:“别忘了朝鲜。”
前唐时,倭寇就盯着那块半岛,想藉此为跳板野望中原。
猴子一统倭国后,第一次把目光向外,也是盯住了半岛。
后世也是如此。
“就算是如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钱瑜微笑道,看着风度翩翩。
“为何不把危机掐灭在萌芽之前呢?”
蒋庆之目光炯炯看着百官,“当年倭国羡慕大唐强大,便派人来学习,大唐对这个弟子堪称是掏心掏肺,换来的什么?”
蒋庆之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着,“前唐君臣一番好心,却忘了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彼时前唐能提防倭国,此刻那地儿依旧是莽荒!”蒋庆之叹息,“再有,诸位都当曾饱读史书,春秋时群雄争霸,看似乱哄哄的。可就在这兴亡交替,征战不休中,锤炼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皇帝一统六合的那支大军堪称是虎狼之师,若非二世而亡,彼时的大秦,当令四夷胆寒。”
“而今倭国也是如此,倭国一统,必然会伴随着一支强军的出现。记住,军队是要吃肉喝血的。”
蒋庆之说道:“大明立国后,大军频频出塞。汉唐立国后亦是如此。为何?”
是啊!
为何?
徐阶知晓为何。
立国后的那群骄兵悍将若是不给他们寻个地方撒野,弄不好便会反噬。
“前宋有杯酒释兵权,大明……这个各位心中都有数。”
干咳的声音不断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