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祭祀(2/2)
即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的心腹徐棣、韩千年他们仍然没有放弃过为他寻找解药的时候,他自己甚至没有一刻在乎过这些没有意义的生死。
他只是一直在想,这些年里,她对自己还到底有没有过真心?
到底有没有?
她终究也是陪伴在自己身边数年的,难道这几年里,她对他说了这么多情深意重的话,字字句句,就没有一个字是真心的吗?
难道,当真是从龙徽元年的正月二十日之后,她对他就再也没有过一丝情意了吗?
这个问题,直到死,梁立烜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答案。
可是当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弥留之际的他再度想到今时今日的场景时,他心中仍然没有感到过半分的后悔。
假使重来一次,他还是会为自己选择这个结局。
他还是会这样选择,用自己的血肉托举起他们共同的女儿,让他心爱的女人如愿以偿,成为女帝的生母,成为丧夫的皇太后。
*
这一日的幽州城格外的肃穆宁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皇帝带着他的妻子和女儿祭祀他岳父岳母的日子。
大抵这就是枕头风的威力,皇帝真真儿祭祀自己梁家的先祖的时候,尚且没有这般声势浩大地用心过呢;但是为了讨好自己心爱的女人,这就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其实史书里几乎是从来没有皇帝这样赫赫扬扬地去祭祀自己的岳父的。
——毕竟皇帝一般都会有很多个女人,所以也会有很多个岳父。
外间都传那个名义上早就死亡、实际上这些年都只是在江都养病的赵皇后、带着皇帝唯一的女儿将会出现在这次的祭祀上。
这也是自邺帝梁立烜称帝即位之后,他的妻女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更有外界的一些坊间消息传闻说,皇帝的这个嫡长女生的不是汉人的眼睛,而是一对胡人似的蓝色眸子。
还有一些十分隐秘的传闻说,皇帝极为宠爱嫡长女,将要在这一日立嫡长女为“皇太女”。
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个消息表示“滑天下之大稽”,但是还是有不少看热闹的人表示可以观望一番,看看后续发展的结果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不论外人心中怀揣着怎样的考量和猜测,十一月十六,甲辰日的这一天,赵观柔还是带着女儿,和梁立烜一起来到了她父母的陵墓之前。
这座陵墓自然是被人扩建过的,此刻看起来也是十分的气派。
周遭摆满了供奉的祭品,五谷,牲畜,酒水,金银玉器,各色各样都是应有尽有。
文武臣官跪满了两旁的道路,众人皆是屏息凝神,丁点都不敢出错。
——假如是在皇帝亲爹梁凇的祭祀礼上出了点什么错,说不定皇帝为了塑造一个“宽宏大度”的明君形象,还是可能轻拿轻放放过他们一马的。
可是现在这个毕竟不是皇帝的亲爹,而是皇帝心爱女人的亲爹。
若是他们出错了,皇帝就算有心想要饶过他们,为了博得自己心爱女人的展颜一笑,指不定也能把他们给打个半死。
跪着的这些文武臣官们,其中还有不少是梁立烜从幽州起大业的时候就带着的人,当中年长者,过去都是认识赵偃这个人的。
见到赵偃在死后数十年竟然得到如此盛大恢弘的祭礼,他们心下都不免感到一阵所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慨然。
从前他们纵然是想过梁家以后会成为皇帝、想到过赵家会出一位皇后,但是他们也丝毫不敢想到从前那个和自己一起共事的赵偃,死后能得到这份殊荣。
几十年前赵偃死的时候,他们惋惜他死得太年轻,否则一路陪着梁家造业,指不定也能位列高官。
几年前他女儿赵夫人死的时候,他们也惋惜赵夫人死的太年轻,甚至死后还没有皇后的追封。
哪里又能想到,人这一辈子,在彻底咽气之前,还真是无法想象谁才是最后的输家。
至于赵偃更是个例外。
他自己都咽气了几十年了,最后还是赢得彻底。
瞧瞧人家,昔年那梁凇生的儿子,俨然不就是为他生的了么?
现如今,他赵偃的坟头,修得可比自己亲家梁凇的坟头还气派呢。
*
祭礼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有旧例可以因循的,梁立烜和赵观柔携手而站,完成了这份祭祀之礼的大部分内容,共同宣读了祭词。
至于为赵偃和杨拂樱夫妇进献供奉的祭品的时候,梁立烜三跪九叩、每一下都是虔诚无比,比给自己亲爹亲爷磕头的时候还要虔诚恭敬。
因他心中一直心虚,害怕赵偃夫妻若是活了过来,知晓他从前亏待了观柔、叫观柔受了委屈,一定不会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
所以为了博得早已不在世的赵偃夫妻的“好感”,像是为了叫他们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似的,梁立烜一下下俯身、一下下跪叩,动作做的甚至比观柔还是板正许多。
他是史书上第一个给自己的岳父磕头的皇帝。
惊呆了
但是谁敢说皇帝的不是。
于是他们就只能也跟着一块嗑一块跪。
假如世人所为逝者举行的祭祀和仪式是真的有力量的话,那么现在的赵偃夫妻应该都快被这么些给跪活了才对。
在他们的陵墓之前,静静地立着一颗高大的老樱树,是当年梁立烜和赵观柔成婚的时候,他亲自移栽过来的。
至于祭礼上一直跟随在帝后二人身后的那个女童,更是吸引了
毕竟按照皇帝宠爱赵皇后的程度来说,这女童应当是赵皇后现在唯一的孩子,皇帝来祭祀的又是她的亲外祖父和外祖母,把她带着也是应该的。
可是她身上穿着的朝服……
分明不像是公主的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