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九章、(1/2)
杜大姐找赵华兰聊天的时候,听她说在绣手帕,当即就来了兴趣。
在现代,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可能自己做过衣服,不过大部分人也就只会按照衣服样子剪好布料,然后用针线和缝纫机把布料缝在一起罢了。
要说绣花,除了前些年十分风靡的十字绣外,在这个机器绣花替代了大部分手工绣花的年代,那真是好多人连见都没有见过的。
杜大姐强烈要求要见识见识,赵华兰无奈,只能在下午给女儿送了水果后,用袋子装着自己绣了一小半的手帕出了门。
赵华兰也不想麻烦,可是家里现在没办法招待客人,所以她只能拿着手帕去超市前面的小广场绣给杜大姐看。
小广场旁就有许多修建起供市民休息的长椅,杜大姐挑了一个在树荫笼罩下不太晒得的太阳的位置,等着赵华兰过来。
见赵华兰手指十分灵活的把一根细丝线分成了更加细的十二根丝线,杜大姐简直佩服得要站起来给她鼓掌了。
杜大姐感叹道:“妹子,你这手技术实在是不一般呐。”
现在人工的东西多贵啊,尤其是绣花这种技术活,要不是赵华兰家里条件好,她就是去当个绣娘,那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不老少呢。
赵华兰的刺绣手艺确实不错,当时为了给家族中的女子增添谈亲的筹码,赵华兰的爷爷,也就是赵家上一代的族长,花重金从蜀地请来了刺绣大师教族中的女儿刺绣。
大周朝的手艺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吃穿绝对是不差的,赵家的族长专门请人教族中的女子刺绣,也是做了两种考量的。
这以后赵家的女子要是嫁的好,有着一手的刺绣手艺,平常时不时地也能替夫婿做上两个荷包,手帕之内的,既有益于夫妻关系,又能显示出他们赵氏女的心灵手巧。
要是有女子嫁的不好,那靠着一手好的刺绣手艺,也不怕日子过不下去,之前在家里学会的刺绣,也能成为她们日后的谋生工具。
当时赵华兰就是族里天分最高的人,刺绣大师离开赵家的时候,还收赵华兰做了自己的亲传徒弟,足见她的绣工有多好。
赵华兰左手拿着绣绷,右手拿着银针,手指上下翻飞,不多时绣布上就出现了一片荷叶的雏形。
杜大姐看得入神,赵华兰自己也是一拿起针线就会忘记了时间,等她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了。
一位看起来家境不错的阿姨见人总算是抬起头了,连忙问道:“妹子,你这荷叶绣的可真好,你这帕子绣好了买不买?”
赵华兰绣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就连最初期的练手作都是自己用了的,倒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问自己的买绣品的事情。
赵华兰愣了愣,见对方还一脸期待的盯着自己看,虽然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态度坚定的摇了摇头:“这是我给我女儿绣的,不卖的。”
有人欣赏自己的手艺,这对赵华兰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这方手帕昨天她绣的时候景晴就说了想要了,她又不缺钱,自然是不会把手帕卖给别人的。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赵华兰也很难集中精神继续绣花,她看了杜大姐一眼,小声说道:“大姐,我今天就不绣了,你要是对绣花有兴趣,回头得空了我教你。”
杜大姐连忙摇头,她把自己的手伸到赵华兰的眼前,笑呵呵的自黑到:“我就不学了,先不说我眼睛不好,穿不了针线,就我这双糙手,还没绣到两针呢,布就先被我给刮毛了。”
杜大姐自己确实喜欢绣花,前几年她眼睛好的时候,也绣了一副两米多的十字绣,可是这东西淘汰得太快,她辛辛苦苦绣了一年多,如今想从老家搬过来挂到帝都的家里,她儿子都嫌弃土,说什么都不让她拿。
也是杜大姐现在的眼神真的是不好了,不然有了赵华兰的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天分,她都是要学上一学的。
赵华兰把绣绷子收回包里,出都出来了,她也不准备现在就回家。
自从又不用买菜了以后,赵华兰和杜大姐聊天的时间也少了,如今凑到一起了,自然是要聊会儿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