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物资短缺(2/2)
在维和这条路上,他们早已不分你我。
转眼,太阳已落地平线,他们的“谈判”并不顺利。
俩人驱车回返时,已经天黑了,江年没有同意陶桉再开,换成他来开。
通往边境地区的难民营地人车稀少,甚至没有路灯,整条路上都是安安静静的,加上已经暗下来的天幕,陪着陶桉和江年的只有发散着温黄光亮的前照灯。
俩人坐在车内,略显疲惫的表情都不轻松。
“现在,怎么办?”陶桉看着前方受夜色影响不太明晰的道路,交握着双手低声道。
L国政府态度坚定,坚持认定难民的涌入已经给本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冲击和影响。亚西地区局势动荡,两国对战状态还在持续,非战国夹在中间难以独善其身,保证本国平稳运行已是很大压力,L国是一个小国,资力有限,难民越聚越多会不断瓜分本国民众的生活资源,对于尚未入L国国籍的难民,他们不愿继续负责。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L国该为他们藐视人伦和道德受到谴责,但站在自身利益角度,谁又都是自私的。
所以即使江年和陶桉在议事厅里的言辞和立论多么令人信服有理,物资部也不会拿本国利益做牺牲只为彰显人道主义的高尚,在位者站在高位上,是不会轻易弯下腰来慈爱的普度众生的。
但联合国维和部队、微隐维和以及医疗队的人,该国政府承诺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如果现在愿意撤离难民营他们会支持配合。
江年和陶桉当然不会同意。
天愈加黑了,江年在安静罕迹的道路上打开了远光灯。
“他们立场坚定,恐怕很难再松口,这条路暂时走不通,只能想别的办法。”
陶桉低了低眼,叹了口气,“好在他们没有做的那么绝,我们争取到了最基本的饮用水供应,还有自由行动权利。”
L国政府原本还想下达指令封锁难民营道路,既为控制难民涌入也为防止难民流向市内区域引起霍乱。如果今天他们没有去这一趟,如果不是他们的话起了些作用,那之后就不光会断了水源,连难民营与外界的连路都会被切断。
江年看着前方,眉宇始终没有舒展下来,沉重的心绪也一直暗压在心头。
陶桉懂,所以侧头搭上他暂时空闲的手腕,和缓地朝他道:“别担心,会解决的。我们这么多人在,一定能让难民营撑下去。”
温煦有力的话语,来自陶桉,就像是给江年紧绷的神经上吹了一口舒缓的气,为他开解和疗愈。
男人慢慢降下车速,看向她,声音低而温柔:“谢谢你,陶桉。”
有她在,他总是可以有力量和心安。
陶桉笑着摇摇头。
“你今天刚来这里就经历了这么多事,一定很累,我们还有半个小时到,你先睡一会儿。”他看着副驾驶的她,目光有些心疼。
“没事”陶桉看了看前面的路,“天黑路不好走我陪你说说话。”
江年轻眨眼,唇角有了微微的弧度,几秒钟后才道:“好。”
他省略了后面那句有些肉麻难说出口的话:幸好,有你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