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高武大秦:我公子哥,打钱 > 第66章 明察

第66章 明察(2/2)

目录

717章

这家伙向来阴险,习惯躲在暗处不出手,就连嬴政也难以给他定罪。现在,他主动出击,给嬴政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也是他期待已久的时刻。要对付李斯,必须抓住他的把柄,了解他背后的真正意图。这些年来,李斯位高权重,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同样是右丞相的冯去疾,相比之下就显得逊色许多。

无论是在朝中的地位,还是在天下布局上,两人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

当然,这与嬴政之前的纵容不无关系,他曾视李斯为左右手,很多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嬴政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继续放任李斯只会成为朝廷的隐患。如果直接出手,即便理由正当,也会显得不合时宜。

必须找到合适的时机,比如现在李斯主动暴露的机会,正是嬴政等待的良机。对于李斯的目的,嬴政毫不关心,他所关注的是借此机会揭露李斯的势力。李斯经营多年,秦国境内定然埋藏了不少秘密,这些都是令嬴政警惕之处。想想看,六国余孽连朝廷都难以渗透,而李斯却能掌握他们的动态,足见他的影响力之广,即使与朝廷相比,他的势力或许不那么庞大。

然而,他渗透的程度远超朝廷。

根基深厚,枝蔓交错密布,还有对秦国地下势力的全面掌控

这些让嬴政心动,如果能从李斯手中夺取这些力量,秦国就能真正掌控全局。李斯回应道:

\"启禀陛下,臣的策略是散播消息,诱使六国余孽自行劫狱。\"

\"如今,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只要稍有破绽,便会不顾一切地进行劫狱行动。\" \"一旦这些人逃脱,他们将触犯大秦法律,陛下只需颁布招安令,而非直接惩罚,而是以恩惠安抚,展现大秦的仁德,让百姓看到我们的宽厚。\"

说到这里,李斯顿了顿,接着道:

\"相反,六国余孽不会轻易束手就擒,他们会开始对抗朝廷。\"

\"这样一来,在百姓眼中,六国余孽不再是正义的一方,反而显得不知好歹。\" \"朝廷只要占据了道义高地,操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但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有了六国囚犯,他们将成为阻止异族的阻碍,帮助朝廷度过危机。\"

\"这在百姓看来或许是正义之举,但只要他们未能成功,就无法获得功勋。\" \"只要朝廷在关键时刻彻底扭转战局,击退异族,民众心中依然会认可朝廷的强大。\" \"六国余孽最终只能成为我们稳固统治的基石。\"

...

真正的胜利者,只有秦国

呼...

李斯的话语掷地有声,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面面相觑。

不可否认,李斯的想法大胆,却无懈可击。毕竟,这是利用六国余孽的力量对抗异族,对秦国来说,这是双赢的策略。

想想看,打着复兴六国的口号,必定会引起天下百姓的共鸣。

以往在秦国严酷的律法压迫下,百姓可能会群情激奋,响应号召加入斗争。但现在,秦国已经彻底变革,严苛的律法已转变为仁政。

在朝廷的管理下,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以往七国争霸时期,别说这样的条件,连温饱都是问题,饿死者无数,战场上阵亡的人更是难以计数。

七国争霸对百姓来说,是灾难性的存在。

如果秦国继续推行严苛的律法,也许部分百姓会有侥幸心理,期望恢复旧有的王朝。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个更好的生活。

然而,现在的秦国已经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们还有什么奢望呢?有住所,有衣物,有食物,甚至土地和赋税都大大减轻,连孩子们都有书可读,寒门士子不再担忧读书无用。这有多么宽厚,多么福祉?

虽然秦国尚未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它已经具备这样的潜力。

对于秦国,如今的百姓普遍心怀感激,赞誉秦王朝的强大和秦王的圣明。这正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目标。简而言之,秦国已经有了统一的条件,百姓渴望统一也是情理之中。

面对外族入侵,这对秦国来说是突发的危机,但百姓会责怪秦国吗?不会。

在入侵发生之前,朝廷就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搬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拯救他们。在百姓看来,大秦王朝已经竭尽全力,这足以使秦国屹立不倒。

以复国为名,六国异族单凡的行为实则是,真能赢得百姓支持吗?或许有一小部分忠诚的六国遗民会赞同,但大多数平民会选择旁观。

相反,真正投入复国事业的,其实是六国的士族阶层,那些曾被大秦瓜分利益的昔日权贵。随着六国的覆灭,他们的权益被大秦掌控,原有的地位也随之消失。

只有六国重新崛起,他们才有机会重振旗鼓,夺回失去的权利。因此,他们全力以赴支持复国。简单来说,李斯所说的铲除对象,就是这些残存的六国势力。

最好的局面,是当六国残余势力与异族打得两败俱伤时,大秦乘机出兵,一举平定异族,招抚六国士族,向天下展示大秦的宽宏和无双实力。这样,这场战争的最终赢家,无疑只有大秦。

---

李斯,犹如国家的砥柱,其策略深思熟虑。

朝堂之上,文武官员屏息静气,不敢随意发声。李斯此刻站出来,显然已做好充分准备,毕竟他是权倾一时的人物。

要么不做,要么一鸣惊人,李斯这次的发言无疑令朝堂震惊。不仅震惊了文武官员,连秦王嬴政都微微眯起眼睛,他对李斯的说法极感兴趣。

实际上,这样的计划早就在嬴政的考虑之中。之前嬴云的密报就提到,朝廷在六国士族动荡期间保持沉默,并非畏惧或忽视,而是等待时机,让六国士族首先行动,然后一网打尽,借此解决大秦的隐患。这事,嬴政已经深思许久,但他清楚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关键在于六国士族是否会中计,落入朝廷设计。

这是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现在,李斯主动提出能洞察六国士族的动态,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策略,这岂不是正合了嬴政的心意?

“依李卿所言,似乎确有把握掌控六国士族的动向,是这样吗?”秦王嬴政慢条斯理地问道,下方的官员们顿时惊讶,目光聚焦在李斯身上。

李斯刚才说得信心满满,毫无保留,他真的能如愿吗?更关键的是,李斯私下与六国余孽走得这么近,秦王会置若罔闻吗?

“启禀陛下,这些年臣暗中调查六国余孽,秘密成立了‘天赐盟’。”李斯高声道,“天赐盟的使命出自陛下亲口授命,也是在陛下光辉的照耀下,使盟会日益壮大。”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这些年,臣逐渐集结力量,追踪六国余孽的行踪。”李斯继续道,“可能陛下会质疑臣的言论,但天赐盟确实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能掌握他们的行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决策。”

“今日,臣当着满朝文武,将天赐盟交付朝廷,接受陛下的监管。”李斯继续,“这样一来,陛下就能明了臣的言行,确认这是否为妄言,以及我是否能执行如此重要的计划。”

哗然一片,文武官员们的脸色都变了,相互对视,都被李斯的话语深深震撼。他的话语不仅表达了忠诚,更是拿出了一切,倾注巨大的心血打造的天赐盟,如今要献给朝廷,这是何等的决心!

——李斯的觉醒,确实到位,没有任何犹豫。他站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样的举动,既是洗脱嫌疑,也是借助天赐盟稳定秦王,表明自己的忠心。这种魄力,让在场的官员都为之赞叹,他能成为秦相,成为嬴政的左膀右臂,确实非同一般。

“天赐盟?交付朝廷?”嬴政听到这句话,不禁笑道:“好,很好。李卿有如此爱戴朝廷的心,朕深感欣慰。李卿果然是朕大秦的栋梁之材。”

---

天赐盟是李斯耗费十多年光阴,借助朝廷的力量,在民间建立的庞大组织。它的目标是搜集六国余孽的情报,构建强大的情报网络,同时关注天下民生。对嬴政而言,这个组织极其重要,是他期望从李斯那里获取的宝贵财富。

从道理上说,李斯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名臣子,没有什么能让他心动的事物,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都是他给予的。然而,李斯的才华和能力才是嬴政看重的。

天赐盟正是李斯才华和能力的体现,是他辛勤努力的成果。事实上,嬴政早已察觉,黑冰台并非无所作为,对李斯的行动并非一无所知。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从未采取行动,也未想过借此机会控制李斯。今日之事,他花费大量精力,就是为了迫使李斯摊牌,这是一个公开的策略,他相信李斯会忍不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