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画卷来历(1/2)
玄清观前,顾子羽和道士相对而坐。
书生站在顾子羽身后,努力昂首挺胸,试图在气势上压过对面的一群道人。
几个小道童在旁边围观,他们还做不到道士那样喜怒不形于色,正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他们是儒修?”
“不是,就是普通读书的人,考功名当官的那种,没有文气呢!”
“那还敢和乾元大师兄论道,他能说出几句?诗词歌赋可不算!”
被称为大师兄的乾元道长眼角一扫,几个道童顿时噤声。
“请!”
乾元对论道很是上心,若不是顾子羽拦着,他还打算沐浴焚香。
顾子羽对玄清观目中无人的态度心里有些不舒服,这里的修仙者……总给他一种扭曲的感觉。
“倒也不用这么客气,人命关天!你且听我说一句,若是自己觉得答不出比这更好的,那就立刻随我下山救人!”
顾子羽站起身来,一脚踢开蒲团,在众位道士带着几分阴沉的目光中朗声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句话说出口的同时,顾子羽感觉天地间仿佛有某种桎梏在一声轻响中碎裂。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玄清观的上空本是天晴无云,忽然间有乌云翻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乾元道长还维持着坐在蒲团上的姿势,可是他身后的一群同门师兄弟已经在狂风的吹袭下东倒西歪。
说来也怪,顾子羽站在众人中间,不知从何而来的大风吹得他身上的衣袍猎猎作响,却丝毫不影响他挺拔的身形。
顾子羽说话的声音,在山间荡出回音,重叠起来恍如洪钟。
有道人被风吹得跌倒在地,他顾不得从地上爬起,便想招手停下这场论道。
可是他刚张开嘴,呼喊还没说出来,就被乾元抬手拦住。
作为道人中修行境界最高的人,乾元听着顾子羽口中念诵出来的话语,只觉得浑身飘飘如仙。
他听得如痴如醉,俨然忘记了方才对顾子羽横眉冷对的人是谁。
这是什么?
是大道之音!
乾元闭着眼睛,下意识跟着顾子羽的念诵,口中喃喃重复起来。
他身后的一众道人看到乾元的动作,也连忙学着他的模样,在地上盘膝坐起,摆出五心朝天的姿势,脑海中不断回忆着顾子羽说出的话。
顾子羽还在继续念着。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但是说到此处,他便曳然而止。
实在惭愧。
上次他准备在流云宗中默写《道德经》,结果写完开头就忘了后文。
这段时间以来,顾子羽绞尽脑汁……只是想起了这么点内容。
后面还有些零碎的只言片语,但在他可怜的记忆里串不成字段。
行走在狂风中大袖飞舞的顾子羽悄悄睁开眼睛,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身后的情形。
很好,玄清观的一众道士都被他唬住了。
剩下的内容顾子羽记不清,说出来反而会打乱节奏,他便干脆重重的咳嗽一声,表示就说到这里了。
乾元有些着急,道:“怎么停了,你
听到这话,顾子羽有些尴尬。
虽然顾子羽对《道德经》的理解胡伦不解,无法向乾元那般为之痴狂,但想到刚才自己隐约觉察到天地间崩碎的桎梏。
毫无疑问,这本传世巨作起了作用。
面对乾元的急切,顾子羽冷哼一声,学着他方才高傲的模样,不屑的说道:“你想要,我就要给吗?”
听到这话,玄清观的道士顿时急了。
顾子羽看着他们脸上涌现的怒气,心里还有点发怵。
毕竟在画中世界,他只是一个懂得修行术法的寻常人。
乾元等人的设定,可是玄清观修炼有成的高人。
就在这时,顾子羽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方才他念诵《道德经》的时候,天边涌现乌云,山间吹来狂风。
书生的狼狈姿态自是不提,被狂风吹着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抱住了远处的一棵松树,才勉强没被吹下山去。
就连踏上修行之路的道士都被吹得东倒西歪,只有修为最高的玄清观大师兄乾元还维持着坐在蒲团的姿势。
可他刚刚在狂风中行走自如,身形飘逸。
顾子羽心中一动,尝试掐出手决。
这个法术的作用,是以自身灵力为引,吸引天地间的火灵气汇聚之间。
简单说,就是点个火。
正常来说,顾子羽掐出手诀,指尖会出现一团包子大小的火焰,战斗中可以当做火球丢出去。
但这时,只听“嘭”的一声,一团火柱突然出现在了顾子羽手上,熊熊燃烧足有一人之高。
加强了几十倍。
在玄清观众人看来,顾子羽一下子变得高深莫测。
明明刚才顾子羽和书生一起堵门的时候,看着只是一个凡人……
和乾元大师兄问道一番,大师兄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听着刚才如洪钟大吕般篆刻心中的论道之言,道士都沉默了下来。
隔着燃烧的火柱,顾子羽的形象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标签。
“得道高人”!
可是这么厉害的前辈,为什么不自己出手解决凡人身上的妖邪,反而要让他们玄清观年轻一辈弟子前去?
乾元眼中闪过了一抹困惑,但是看着手上“把玩”着火柱的顾子羽,愣是没敢开口。
双方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顾子羽还在思考,怎么自己忽然间就可以动用力量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刚刚因为《道德经》召来的乌云尚未完全消散,看着好似天边泄露了大片被稀释的墨色。
他心中有所明悟,应该是画中世界在对逻辑进行修补。
将丹青画卷中发生的人和事看作一本故事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设定。
顾子羽最开始是到书生面前应聘当教书先生的凡人,但是当他拿出了位格更高的《道德经》时,显然不符合凡人的身份。
在逻辑修补上,就要给他加上隐士高人的背景。
刚才冥冥中突破的桎梏,就是被打破的设定。
如此一来,倒是方便了他在此间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